每个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领导干部也不例外。但领导干部不是一般老百姓,弱点和不足多了,将直接导致无法胜任工作。在所有的弱点与不足中,最可怕的不是脾气不好、经验不足、知识不够,而是格局小。格局形容人的度量与胸襟。心胸宽,有气度,能容人,才会团结合作;见识远,眼界宽,视野广,才可运筹帷幄;有抱负,有理想,有信念,才能百折不挠。这是大格局。相反,格局小,就会心中无大局,做事不大气,以自我为中心;就会眼界不开阔,不顾整体与长远;就会以自我利益为中心,划定“小圈子”、结交“小兄弟”、养成不良“小嗜好”,没有大的事业追求。
从上述领导干部“三小”现象的调查可以看到,“小圈子”、“小兄弟”、“小嗜好”在不同人身上表现不同,但一个共同原因是格局小。一门心思只顾运作“往上爬”,哪还有功夫去干正事;胸无大志无追求,何来谋求发展的积极性;只顾作秀搞形象工程,怎会真正实践科学发展观;满脑子只有自我或者小家庭,心中怎会有群众;眼里只有“小兄弟”,就不可能五湖四海;独断专行,容不下不同意见,优秀人才谁还会真心追随他,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又从何谈起;思想苍白、认识短浅,其言行注定走向平庸……
这就是格局小引起的种种问题。格局小是形成“小圈子”、“小兄弟”、“小嗜好”的内因,“小圈子”、“小兄弟”、“小嗜好”又是格局小的具体表现和必然结果。两者互为因果,相互影响。上述“三小”往往相伴而生,爱划“小圈子”,必然结交“小兄弟”,不知不觉间养成不良“小嗜好”。
经济不景气围困着中国企业和中国领导者。其实,最大的困阻还是来自中国领导者的人生格局。中国企业最大的问题,不是资金、不是市场、不是规模,而是经营者的观念和心智。有多少中国领导者能把人生当作一种提升心智的过程?有多少中国领导者能够突破人生格局的困境?掌握人生话语权,积极应对风暴时代,站在视野制高点,从容适应社会转型。有一种战略叫拥有格局,有一种境界叫开放格局,无关“体积”、无关财富、无关年龄,只看你的视野、你的心量、你的思想。
解密大人物的成功秘诀——秘诀就在于他们还是小人物的时候就逐步形成了人生的大格局!所谓人生的大格局,就是以有长远、发展、战略的眼光来看问题;以帮助、合作、奉献的态度来交朋友;以大局为重、不计小嫌的博大胸怀来做事情。格局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
如果把人生当做一盘棋,那么人生的结局就由这盘棋的格局决定。想要赢得人生这盘棋的胜利,关键在于把握住棋局。在人与人的对弈中,舍卒保车、飞象跳马……种种棋着就如人生中的每一次博弈,相同的将士象,相同的车马炮。因为下棋者的布局不同而大不相同。棋局的赢家往往是那些有着先予后取的度量、统筹全局的高度、运筹帷幄而决胜千里的方略与气势的棋手。所谓决胜千里,首先,我们就要主次分明,做好几件大事。人的一生要经历无数的事,然而,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管有多么努力,不管有多么勤奋,也不可能把一生中的每一件事情都做好。追求事事做好,反而事事都做不好。但一生中只要做好几件大事,那么,你的人生就是成功的。纵观古往今来的那些成功者,莫不如此。
近代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曾国藩在谈到如何将事业做大时,他有这样一句名言:“谋大事者首重格局。
”的确如此。一个人格局一大,哪怕从外表看起来,他似乎一无所有,但胸中却会拥有10万雄兵,这样一来,自然就能征服世界了。难怪有诗云,笔底伏波三千丈,胸中藏甲百万兵,形容的,就是善于造势,善于布局的人啊!在今天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成为主角的背景下,谁都想把事业做得大。但是怎样才能将事情做得大呢?几乎所有的领导者都深知,格局决定结局,态度决定高度。正是领导者的格局决定着企业的结局,领导者的思想、精神、气魄的高度决定企业的高度、远度。反思古今中外著名企业成长过程中的成败得失,无一不印证“格局决定结局,态度决定高度”的格言。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命运。能够左右命运的因素很多,而人生的格局,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人生需要格局,拥有怎样的格局,就会拥有怎样的命运。很多大人物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们从自己还是小人物的时候就开始构筑人生的大格局。所谓大格局,就是拥有开放的心胸,可以容纳远大的理想,可以设立长远的目标,以发展的、战略的、全局的眼光看待问题。对一个人来说,格局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那些想成就大业的人需要高瞻远瞩的视野和不计小嫌的胸怀,需要“活到老、学到老”的人生大格局。
古今中外,大凡成就伟业者,无一不是一开始就从大处着眼,从内心出发,一步步构筑他们辉煌的人生大厦的。霍英东先生就是其中一位。香港著名爱国实业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这是笼罩在霍英东先生头上的耀眼光环。透过这些光环,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一个有着人生大格局、生命大境界的大写的“人”字。
霍英东幼年时家境贫寒,7岁前“他连鞋子都没穿过”。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渡轮上当加煤工……贫寒成了霍英东人生起步的第一课。后来,他靠着母亲的一点积蓄开了一家杂货店。朝鲜战争爆发后,他看准时机经营航运业,在商界崭露头角。1954年,他创办了立信建筑置业公司,靠“先出售后建筑”的竞争要诀,成为国际知名的香港房地产业巨头、亿万富翁。他的经营领域从百货店到建筑、航运、房地产、旅馆、酒楼、石油等。
霍英东叱咤商界半个世纪,他懂得如何经商,更懂得做人:“做人,关键是问心无愧,要有本心,不要做伤天害理的事……”成为巨富后,霍英东从未忘记回报社会:“……今天虽然事业薄有所成,也懂得财富是来自社会,应该回报于社会。”他在内地投资、慷慨捐赠,却自谦为“一滴水”:“我的捐款,就好比大海里的一滴水,作用是很小的,说不上是贡献,这只是我的一份心意!”只有拥有人生大格局的入,才能拥有这样博大的“一份心意”。
领导的格局还体现在用人上,用人要有气度。只有“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士”,才能成大业,成常人难成之举。比如,曹操这个人,政治抱负宏大,在用人上,气度很是不凡。这在他一登上政治舞台,与袁绍共同起兵的对话中,就充分表现出来——
“初,绍与公共起兵,绍问公日:‘若事不辑,则方面何所可据?’公日:‘足下意以何如?’绍日:‘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公日:‘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任天下之智力,争天下之归心,曹操最想争想任的是刘备和孙权。刘备是三国时蜀国的创立者,他在羽翼未丰时,曾一度与曹操合作。
那时的刘备,虽然势孤力单,但在曹操看来,他是个可与自己打天下,也可与己争天下的屈指可数的英雄人物。“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日:‘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因此,他对刘备十分敬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总想把他纳入自己的营垒。刘备不甘在曹操之下,表面上应付着曹操,实际上另有己图。他与曹操翻脸后,一次被曹兵打得大败,妻子和大将关羽都被生俘。在这前后,曹操的谋士程昱、郭嘉等,几次提醒趁机杀掉刘备,可曹操的回答只是一句话:“方今收英雄时也,杀一人而失天下心,不可。”(《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明知刘备是劲敌,也有机会杀他,但只要有一丝争取的希望,也不肯下手,这是何等的气量!唯恐杀一,丢掉一片,这又是多么高明!
孙权是三国时吴国的统治者,他比曹操晚生27年,当是曹操的后辈。曹操从公元190年起兵,到208年挥师南下,整整19年,几乎是大战必胜。没料到在大功眼看告成时,因遇到孙权等人的顽强抵抗而惨败于赤壁。这一败,使曹操要达到的政治目标成了泡影,也使他看到了虎虎有生的新的一代领袖人物。“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在后期,不止一次地发出过这样的感叹,并采取过多种措施,想把孙权拉过来。他让阮瑀为他起草的《与孙权书》,完全是站在平等立场上,从“百姓保安全之福”、孙权可为天下一统作出更大贡献的高度,劝导孙权与他合作。在曹操的殷殷招纳和刘备的夹击之下,孙权终于做出了称臣的表示,如果不是曹操在这时突然死去,他把孙权争取过来是大有可能的。那样,三国的历史,就会以一老一少两位政治家的握手,大江南北的统一而改写。
三国之主都能用人,但只有曹操思想着把另外两主用起来。孙权作为后生,对曹操的用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他说:“至于御将,古之少有,比之于操,万不及也。”(《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对他来说,保江东是大局,不可能产生如何用曹操的念头。刘备是曹操的同辈,在曹操设法团结他时,他想的只是如何钻曹操的空子,捣曹操的鬼,也没有敢用曹操的奢望。一般来说,在同样的客观条件下,用人的气度与取得的业绩是成正比的。天下三分,曹操雄踞中原,刘备和孙权各偏安一隅,绝非偶然。
过去30年,中国很多企业一不小心做大了,做大的中小企业,实际上领导者的人生格局就决定了企业未来的格局。我们领导者人生的格局,最开始我们不知道,光看他们在台面上宣传的时候说得非常好,但真到实质问题上,闹了半天也就是贪婪,也就跟美国金融危机,跟那些大公司制造的骗人的把戏完全是一回事,谎言很多。我们看到了这一层,我们就在反思中国领导者、中国企业人到底该往哪儿走?
总之,领导者人生格局决定了企业的未来格局~希望各位领导者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