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转变思维方式很重要,这些经典思维方式能让你更具创造性

 

先分享一则这样的故事:

礼拜六上午,一位牧师正在苦思明天的布道词,妻子出去购物,淘气的儿子在旁边搅得他心烦意乱。他实在不知该如何让儿子安静下来,忽然看见身旁的一本杂志,灵机一动,扯下了封面,这是一张背面是人像的世界地图。

他把它撕成了很多块,然后交给淘气的儿子、让他到一边把已成碎片的世界地图重新拼接好,允诺如果拼好了就给他一美元。

父亲以为这件事足够儿子忙乎一阵子了,可是才不过十分钟,就响起了敲门声。儿子站在书房门口,手里拿着的正是他从碎片中拼起来的世界地图!

父亲惊异于孩子的速度,问他是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的。儿子很是得意:“我发现纸的背后是一个人的头像,我就先按人像来拼碎片;然后翻过来就是地图了。”

如果小孩子一接到任务,便只有一个念头,不先思考,直接埋头苦干地拼地图的话,过程就会很曲折费力。

法国哲学家埃米尔·卡蒂埃根据故事,提出了卡蒂埃定理,认为当你只有一个念头时,你那个念头也许是最危险的念头。如果只有一条路可走,那么这条路往往是死胡同。

很多事情按照常规思维常规方法来解决的时候往往异常困难曲折,然而反过来想一想可能就很容易得到解决。我们在经营管理或是职场中遇到种种问题,先不要急于解决,应该先静下心来好好的想一想,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解决方案。转变思维方式可见有多么的重要。今天,小编想给大家介绍几个经典的思维方式:

变通思维

变通思维,从一个方向思考问题容易陷入困境,变通一下思维,从另一个角度思考问题,往往得到意外的收获的思维方式。

变通,变则通。将旧飞机改造为咖啡厅是一种变“废”为宝的做法。这是一种文化包装式的变通,有了文化包装式的变通,不值钱的开始值钱,值钱的变得更值钱。

《系辞传(“传”易经的解释)下》中回答:“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简而言之,“变通”就是“创新”与“继承”同在,变化是为了通达,通达之妙还在于变化,变化之美在于高效。

古语道:“不变不通,不变难通,小变小通,大变大通。”这些是成功经验。

变通的意义就在于:一是变通才能够快速高效写好文章;二是变通才能够创新出奇;三是变通才能因势索取、因时取宜;二、变通才能够成就个性、完美自己。

总之,变通即是创新,变通可以抓住机遇,变通可以充满生机与活力,变通能够破解难题,走在前列。时代需要变通,发展需要变通,一切需要变通。变通能够多一点,创新发展就能快一些。

观察渗透理论

观察渗透理论,是美国科学哲学家汉森提出的著名命题。这个命题指出了我们的任何观察都不是纯粹客观的,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观察者观察同一事物,会得出不同的观察结果。“观察渗透理论”摧毁了逻辑实证主义所追求的科学合理性。

逻辑实证主义坚信, 科学作为一种追求真理的客观活动,其所坚守的理性标准一定是可被经验证实并符合逻辑规则的。“科学所作的一切,说到底不过是描述人类经验的规律性。所有的科学理论必定依赖于经验,正因为与经验相连,科学词汇才可能有意义”。为了清楚地表明这一点,他们将理论词汇和观察词汇区分开来。“观察词汇”的无疑问是其理论的坚固基石,“理论词汇”也是在此基础上得以解释和证实的。

然而,在科学观察面前,人类往往更要借助主体的能动性而不是事物的自然属性来获得经验知识,不同的主体甚至同一主体在不同条件下观察到的结论也不尽相同。

所以,人们开始接受汉森的结论:观察渗透理论。在汉森看来,我们通常带着由我们过去的经验和知识构成的、以各种特殊语言和符号的逻辑形式加以着色的眼睛来“ 观看”的。“ 看”是我们所谓的渗透理论的操作。

它重点表征了“先行信息”在人的视角转换中的意义;科学活动中的观察渗透理论是一个关于科学的概念框架的变换问题,而哲学层面考察的则是主体的“先行具有”、“先行掌握”和“先行视见”等精神的本质力量对于现实的认识活动的条件性。

组合思维

组合思维又称“联接思维”或“合向思维”,是指把多项貌似不相关的事物通过想像加以连接,从而使之变成彼此不可分割的新的整体的一种思考方式。

例:在一次国际酒类展销会的酒会上,各国代表都拿出自己国家的名酒展示:

中国——茅台酒
俄国——伏特加
德国——威士忌
意大利——葡萄酒
法国——香槟
美国——鸡尾酒

组合思维的特征:

  • 1、创新性。
  • 2、广泛性。
  • 3、时代性和继承性。

例:电视+电话=可视电话;多媒体=数据+文字+图象+声音;集成电路=电子管+电阻+电容;台秤+电子计算机=电子秤;飞机+飞机库+军舰=航空母舰;手枪+消音器=无声手枪;自行车+电机+蓄电池=电动自行车。

逆向思维法

逆向思维法是指从事物的反面去思考问题的思维方法。这种方法常常使问题获得创造性的解决。

案例一:摘下女士的帽子

印度有一家电影院,常有戴帽子的妇女去看电影。帽子挡住了后面观众的视线。大家请电影院经理发个场内禁止戴帽子的通告。经理摇摇头说:“这不太妥当,只有允许她们戴帽子才行。”大家听了,不知何意,感到很是失望。第二天,影片放映之前,经理在银幕上映出了一则通告:“本院为了照顾衰老有病的女客,可允许她们照常戴帽子,在放映电影时不必摘下。”通告一出,所有女客都摘下了帽子。

案例二:哈桑借据法则

一位商人向哈桑借了2000元,并且写了借据。在还钱的期限快到的时候,哈桑突然发现借据丢了,这使他焦急万分,因为他知道,丢失了借据,向他借钱的这个人是会赖账的。哈桑的朋友纳斯列金知道此事后对哈桑说:“你给这个商人写封信过去,要他到时候把向你借的2500元还给你。”哈桑听了迷惑不解:“我丢了借据,要他还2000元都成问题,怎么还能向他要2500元呢?”尽管哈桑没想通,但还是照办了。信寄出以后,哈桑很快收到了回信,借钱的商人在信上写道:“我向你借的是2000元钱,不是2500元,到时候就还你。”

实践证明,逆向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考能力。个人的逆向思维能力,对于全面人才的创造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逆向思维法,不是一种培训或自我培训的技法,而仅仅是一种思维方法或发明方法,然而要挖掘人才能力,有必要了解这一方法。因为在实践中使用这一方法,可能取得惊人的效果。

人类的思维具有方向性,存在着正向与反向之差异,由此产生了正向思维与反向思维两种形式。

正向思维与反向思维只是相对而言的,一般认为,正向思维是指沿着人们的习惯性思考路线去思考,而反向思维则是指背逆人们的习惯路线去思维。

正反向思维起源于事物的方向性,客观世界存在着互为逆向的事物,由于事物的正反向,才产生思维的正反向,两者是密切相关的。人们解决问题时,习惯于按照熟悉的常规的思维路径去思考,即采用正向思维,有时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然而,实践中也有很多事例,对某些问题利用正向思维却不易找到正确答案,一旦运用反向思维,常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功效。这说明反向思维是摆脱常规思维羁绊的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喜欢 (0)
分享到:

评论 抢沙发

登录后发表你的伟大言论!

立即登录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