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职场老司机都会发现,毕业五年之内,好多新人的成长虽然在速度上有差别,但是不容易在成就上看出太明显的差距。但是五年过后,好多人很可能会突然进入职场爆发期,取得相当的成就,成为项目组的leader,甚至成长更快一点的能够走上总监甚至副总级别的岗位。
很多人在毕业五年后陷入成长瓶颈当中,成长和成就都进入缓慢增长阶段,很快就泯然众人矣。这个转折点往往就在你的同龄人在30岁左右突然成为部门主管,而你还是普通科员的时候看出来。
这种落差看似是断崖式的,其实是前五年之内点滴积累所造成的,如果你仍然意识不到问题出在哪里,未来这种差距只能越拉越大,哪怕努力奋斗18年也很难站在同一个台面上。
为什么会这样?
丧失初学者心态
禅宗中有一种“初学者心态”,好多高僧大德都保持好奇心,保持谦虚,对一切事物保持开放心态和好奇心。
这种心态对乔布斯的影响非常大,乔布斯也始终认为“拥有初学者心态,是件了不起的事。”这也就是他为什么在知名的斯坦福演讲里提到“Stay foolish,Stay hungry”。
而好多人在一个领域内待久了,根本用不了五年,甚至一年就丢掉了初学者心态。
因为一个人往往只需要一到两年,就可以对行业内的基本知识和基本逻辑有所掌握,他就会习惯于既有的经验和逻辑来执行日常工作。在这样的既定模式的操控下,他们往往很难取得成绩。
而且如果不是经常能够见到更牛x,更专业的同业者,这些人是很难认识到自己的差距的。
但是有初学者心态的人会放下自己的知识背景和一切成见,努力从“无”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例如在键盘这个问题上,乔布斯很奇怪为什么大家好像都默认电脑必须有一个键盘呢?没有键盘到底能不能行呢?我们怎么才能做到更好?
有一段时间乔布斯几乎是见人就问,但是从所有有人那里得到的答案几乎都是“理应如此”,而且也不必做出什么改进。
后来只有一个工程师告诉他,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天经地义,键盘糟透了。两人一拍即合,做了大量工作,最终开发出了真正意义上的触摸屏。
真正成长速度快的人,更能够保持初学者心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被行业内既有的规则和理念束缚住,时刻对自己面临的问题保持好奇,勇猛精进。
时间越久,两种人之间拉开的距离也就越大。
缺乏内在驱动力
吴军老师曾经说过的,起点差其实并不可怕,只要一直坚持到最后的人总会胜利的,因为绝大多数人跑到中间就会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放弃了奔跑。
这就是为什么人和人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因为总是有人在别人停下来休息的时候,全力奔跑。
你苦么?你累么?你冷么?你饿么?
So what?
这些全都不重要,只要你不愿意落在后面,别停下就是了。
前几天埃隆·马斯克接受媒体采访,他含泪讲述了自己做特斯拉的经历。
特斯拉面世以来,不仅华尔街丝毫不看好,而且还受到了来自传统汽车、石油供应商持续不懈的攻击。
甚至当时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还用特斯拉面临严重亏损的案例质问奥巴马,高达900亿美元的新能源政策怕是一个字儿都收不回来了。奥巴马无言以对。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马斯克碰到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为保住特斯拉,马斯克忍痛让心爱的特斯拉上市。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短短几年特斯拉就还清了美国政府的5亿美元贷款,甚至还让纳税人多赚了2000万美元利息。而同期的福特、通用则还一直没有还清贷款。
马斯克在纪录片里嚎啕大哭,可是当记者问马斯克你为什么不放弃的时候,马斯克眼含热泪告诉记者,我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做放弃。
这让我想起了今日头条的创始人张一鸣曾经在采访里被问到在看什么书,张一鸣说了好多鸡汤励志书籍。好多人嘲笑张一鸣没文化而且太low。
尽管我跟张一鸣差了十万八千里,但我作为一个小创业者我深深理解张一鸣为什么要看那些书。
因为当你身后有上万员工等着吃饭,可是你却不知道前面的路是不是一条死路,差踏错一步不仅会断送上万人的饭碗的时候,也很可能会让自己万劫不复。你根本不想也不敢停下来。
每个人都很害怕,只不过有的人放弃了,有的人负重前行。一直往前走的那个当然走得更快也更远一点。
一只缺乏战略规划的无头苍蝇
现在有一个概念非常火,叫做停止无效努力,光在我的朋友圈里,就有三个作家的新书用了这个名字。
成长加速度快的人,职业生涯规划都是是一场接力跑,人生的每个阶段,他们所做的每一份工作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发力,而不是让不同的工作相互抵触,尽量少做无用功。
但是成长速度慢的人却缺乏这种认知,他们不仅仅是在职业规划上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就算是在一个行业里面也没有相应的目标和专精的领域。
BBC著名的纪录片《人生七年》曾经追踪各个社会阶层的孩子几十年,每七年记录一次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状态。
BBC发现相比下层社会的孩子,上层社会的孩子有更加清晰的人生规划和目标,他们从很小就开始接受相关的教育,比如从小就养成看《经济学人》杂志的习惯,培养各种各样的相关好习惯。
而下层社会的孩子们就没有那么清晰的目标,他们人生的各个阶段就像一场拳击赛,不同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之间完全没有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甚至不同的工作经历也并没有让他们学到太多东西,导致浪费精力。
这就是为什么人和人之间成长差异都在不断地加大。
成长速度快的人往往是立意成为一个行业的专家和顶尖人才,他们更加致力于研究某些核心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汽车专业的本科生学的是汽车整体,而研究生学的是某个系统,而博士生则可能精细到研究某一个部件。知识层次越往上走,路径就越来越精细。
而成长速度慢的人则不然,然们往往采用水漫金山式的成长方式。
就像我的一个文案同事小罗,他认为自己很勤奋,在工作的四五年里,他拿到了二级建造师证书,挂靠在建筑公司一年能赚不少钱;他还考到了注册会计师资格证,据他说这也是成为金领的跳板。可是作为一个文案,这些看起来高大上的证书对他的成长一点帮助都没有。
没有老板心态
所谓的老板心态其实很简单,就是你把这份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来做,而不是只当成“打工”。
大家都知道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前者往往意味着“差不多”就好,而后者则往往是要精益求精,意味着要多想、多做一步。
就像一位老师讲述的他助理订机票的故事:
最没有老板心态的助理,帮老板买了机票就算了,也不会考虑是否省钱。
再高一级的助理会想帮老板省钱,还会帮老板安排接送机的车跟休息的宾馆。
最顶级的助理考虑的不仅是省钱,还会考虑飞机起降的时间会不会影响老板的休息和第二天的工作,还会再安排行程的基础上详细为老板准备在路上可以看得材料。
哪种助理最把工作当成事业来做一目了然;哪种助理最让老板离不开,最可能获得升职加薪,也一目了然。
这不仅仅是工作能力的问题,这是工作心态的问题。真正能把自己当成自己老板的人,总是能够恰当的问一句“哪里还能做得更好?”
日积月累之下,两种人的成长差异会巨大无比。
登录后发表你的伟大言论!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