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不道德经营一样,欺诈也是身为职场人士不得不防的麻烦之一。
这里我介绍两种欺诈手段——投资欺诈和约会欺诈。
所谓投资,是指为了在将来获得更大的收益而花费金钱的行为。 比如在股票市场,我们会投资购买预期可能会上涨的股票。其他的投资包括信托、旧债,购买黄金、门银、铂金等也是投资的一种。
金融投资有各种各样的方案。低风险低回报、高风险高回报等说法相信大家已经耳熟能详。相对安令的投资收益牢也低,反过来,比较有风险的投资行为如果成功,则能获得较大的收益。
那么“低风险高回报”是不是就很有吸引力了呢?
若经济长期处于持续增长的状态,我们确实可以期待一下这种情况的发生。但“低风险高回报”绝不是随时都能够保证的。
投资欺诈基本都属于保证能获得高收益的低风险投资。较之年轻人,老年人更容易上当。我们随时随地都可能被这种欺诈迷惑,所以要时刻保持警 惕。
为了方便理解,我举一个极端的例子来说明。
似没投资公司A需要资金来做一个项目。投资合约中的内容是:若投资100万元.则会在一个月后返还110万元。,如果这是真的,那么投资人确实稳赚不亏。于足我们尝试着先打100万过去,结果在第二个月真的得到了110万。这样一来,大部分人都会因为尝到了甜头而欣喜吧。
但是,这些所谓投资公司的运作方式就是将融资得来的钱返还给客户当作利益,所以根本不可能每个月都保持10%的赢利(返还给客户) 。有些投资欺诈甚至根本无意将客户的钱通过投资获利来返还给客户,最初的110万只是一个为套信受害者的诱饵而已。在获得庞大投资资金后,这家所谓的投资公司就会倒闭。公司一倒闭,所有的钱就都打了水漂。
当然,从法律上来说,欺诈并不是这么简单就能行得通的。但简单来说,投资欺诈就是以各种超乎寻常的优厚条件为诱饵,来欺骗投资者。
这个诱饵并不仅限于“高回报”。有的欺诈者会利用投资者的同情心,编出“要投资一个帮助非洲饥饿儿童的企业”、“要建立一家公司,从事xx事业”、“10年后实现太空旅行”等纷繁多变的理由。
所以我们还是要牢记那句话“天上不会掉馅饼”。
而约会欺诈的手法更为直接。比如当你进入一个街边的小画廊,可能会遇见一位漂亮的小姐为你介绍一些绘画作品。即使你没有买的意思,也会得到她的手机号码。之后,这个人会多次与你联系、约会。当你们渐渐熟络起来后,这个小姐就会强迫你以离出原价几倍的价格买下一些画作。还有的情况是你在街上走时碰到找你做调查问卷的异性,聊了几句后,你们的关系变得不错。过了几大,对方就会以类似约会的形式找你去一些衣服店、首饰店等,逼你买东西送给她,就算你没有钱,对方也会逼你签下贷款。骗子一方可谓准备周全。
类似这种因和异性关系不错导致被强迫购买的案例就是典型的约会欺诈。若花钱的本人没有任何怨言也就罢了,但大多数人都会在自掏腰包后后悔不已。
受害者不仅限于男性,女性也可能被英俊的男店员蛊惑,买下昂贵的皮草大衣。约会欺诈使用的“道具”多是一些难以分辨价值的艺术品和贵金属。还要注意一些昂贵的化妆品套装、美容店会员券、英语会话教材等。
另外一个麻烦的地方是,这一类行为不易定性为“欺诈”,一旦中招,我们很难挽回损失。
避免上当的方法是,当有漂亮的女性或是英俊的男性试图以搭讪销售的方式来接近你时,千万不要回应,赶紧撤离。请把对方当作“搭讪专家”,一刻都不能掉以轻心。
有一种叫“clean off”的签约制度可以在一定期限内无偿解约。但如果你碰到的是骗子,在你后悔想找他解约时,对方往往已经人间蒸发,或是舌吐莲花,忽悠你继续签约。
所以我们在购入昂贵物品时不仅要当场进行辨别,还要花时间仔细思考一番。千万不能轻信“你特别的”或“仅限今天”等噱头。
上文中我只介绍了一部分常见的欺诈路数,其实生活中还有转账欺诈等一系列陷阱。
- 钓鱼欺诈——冒充著名企业向顾客发送邮件,引导客户浏览骗子精心设计的网站,套取信用卡号码等个人信息。
- 催眠欺诈——在集会中送出大量赠品,激发顾客的热情,在最后来一句“自拿了这么多,你们好意思不表示表示就回去吗?”逼迫顾客购买商品。
- 就业欺诈——以安排工作为名,欺骗顾客购买昂贵的培训教材或支付昂贵的注册费用。
- 安检欺诈——伪装成公安机关人员上门宣传安全意识,强迫受害人购买灭火器等物品。
有的欺诈手法已经存在很久,也有些欺诈随着时代变化,不断变换花样。总之,遇上这些时,都需要我们多长个心眼才行。
登录后发表你的伟大言论!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