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如果中国中产们都不焦虑了,知识付费的模式还能跑通吗?

如果中国中产们都不焦虑了,知识付费的模式还能跑通吗?

头图来自视觉中国,未经授权,请勿使用

本文作者:柳胖胖(leslie0724),微信公众号:一个胖子的世界

作为一个看了50+场知乎live和订了7个得到专栏的深(nao)度(can)用户,最近我又集中横向对比了一系列知识付费类的产品,比如喜马拉雅,分答,小密圈等,当然为了体验产品,我全都花钱了,这里忍痛和大家分享几点心得。

一、信息泛滥后,知识就该付费了

这点业内已经讨论了很多,知识付费的一个大前提就是,互联网出现20多年来,信息太泛滥了,有不少优质的信息,但劣质的更多,而且劣质的更容易刷屏,因为它自我曝光和吸引眼球的动机更强。

关键的节点是在10多年前时,博客时代到来,也就是所谓的web2.0或者UGC时代,任何一个人都能随意的生产内容,可以说,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共同颠覆了传统媒体,也导致普通用户的内容鉴别难度提高。但大致上,你还是可以通过作者名气,粉丝量,内容的转发、评论和赞的比例做一定程度的区分。

然后是五六年前的智能手机时代,内容不但更多了,而且碎片化,同时呈快速流动状态。经过几何级的数量爆炸后,普通人几乎完成失去了鉴别内容好坏和真假的能力,免费逻辑在很多场景下失效了。你需要求医、留学和职场的经验时,互联网上的信息前后矛盾莫衷一是的很多,甚至碰上完全虚假的软文广告,哪是一个小白可以在短时间内能搞明白的?

另外还有一点核心原因:中产阶级的崛起。且只要是中产阶级,几乎没有不焦虑的。国外的中产一般是指生活稳定富足健康的人群,但我国的中产天天想的无非房、车和升职。中产阶级的人们,生怕上不去,更生怕掉下来。但同时他们手头又都还有一定的现金流,对自我提升类的知识很愿意花钱。

二、音频成为主流形式

这一波的知识付费大PK,和去年火热的直播以视频形态为主不同,也和共享单车这类线下交付的形态不同,音频这一形式被重焕新生,做知识付费的几乎没有不提供音频服务的。

音频成为主流,一方面的原因是前面说的20年来互联网信息泛滥,这个泛滥首当其冲的就是图文类的内容。而同时,如果算上承接电视时代的长视频内容,手机时代的短视频和直播类内容,那么其实互联网上的视频类内容也已经泛滥了。

而音频类的互联网内容,其实相对来说是稀缺的,常见的比如音乐类产品,还有电台类产品,但它们受制于政策、版权和许可证等,发展屡屡受挫。包括这几天刚刚融资了的网易云音乐,在歌曲版权上也走得万分艰难。

同时,音频由于产品形态的限制,在商业模式上的探索也非常不顺利。广告主偏爱可以固定位置的图文类产品和形态丰富的视频类产品进行投放。

另一方面,由于中产的焦虑,且中产大都非常忙,音频是一种可以解放他们双眼,充分利用他们的碎片时间的产品。这点相信大家都体会到了,比如在上下班路上,地铁上,开车的时候,饭后散步等场景。

当然本质上,音频的形式也更接近于我们过去上学时候,在课堂里学习知识的状态:老师在上面主讲,配合图文PPT等辅助。这可能是教育业经过千百年演化,特别是对于技能类的知识,这种形式不但信息传递效率最高,也是学生理解程度最好的。

三、都是知识付费有啥区别?

罗振宇在一次和知识付费类产品的同行分享会上提到:“我们都是汪洋里孤独的打渔人,只有这几条小船,怎么会是冤家呢?我们尽可能凑近一点打渔,关键时刻还能守望相助。”

所以相比知识付费大PK,我更愿意称现在为知识付费的大航海时代,因为根本还没走到你死我活这一步。现在的状况,更像是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入局,是以图文还是音频还是视频为主?是做深度内容还是做成平台模式?是单次分享还是付费包年?这都需要大家在知识付费的海洋里不断去探索它的边际。

当然,如果知识付费最后还是互联网传统的流量经济模式,也就是得入口者的天下,那最后的决战看上去必不可免,而且同时大部分产品会死掉(后面会详聊)。

1)知乎live是基于特定主题的单次分享,类似线下的主题分享会被搬到了线上,它以音频为主,配合图文,也可以解答参与用户的特定问题。知乎的优势是知乎原生的这批大V,在共生关系下能保证这一模式持续运转下去。而且,知乎的话题种类已经覆盖足够多,能聊的话题总能找到相应的达人来做live。同时,知乎在焦虑的中产阶级人群中,还有着相当的知名度。

2)得到的头部效应相信大家看到了,利用罗振宇个人的品牌效应,带动其它特定领域的高水准学者专家加盟,并且针对开设的课程,得到团队有非常深度的介入和协同策划,所以相对来说,得到上面的课程数量也是最少的。用户在上面付费后提供为期一年的课程,非常类似传统教育里的系列课程:费用是预付的,以年为单位提供服务。

由于得到没有知乎那种粉丝的概念,上来就开卖,它要保证这个模式能持续跑通,除了从外部利用跨年演讲、最近和老罗的长谈和由优酷视频转换而来的每日5分钟音频来获取足够的流量(客源)来源外,最重要的是让上面大咖级别的内容生产者们,不但能赚钱,还能大量赚钱,罗振宇自己对赚钱的判断是:“最少每年100万。”

3)喜马拉雅属原本是属于电台类的互联网产品,提供的内容相对简单,比如说书,听故事和相声节目,但是由于知识付费里不可或缺的声音服务,它也由此切入了这个战场。

喜马拉雅的知识产品的形态介于知乎live和得到之间,它原本也是有UGC社区的,因此有关注关系,但推广上它更突出大V本身,但由于这些大V都属于外部邀请(比如马东、湖畔大学和吴晓波等),而非社区原生,在粉丝管理这个维度上,喜马拉雅对大V的控制力不强,而在赚钱效应上,她又不及得到,唯一的差异化打法是快速铺开付费产品的品类和数量。不过,由于其原本就是音频产品,原有的用户们对付费产品这种音频服务的形态的接受毫无转换成本(相比知乎原本以文字为主而知乎live以音频为主)。

4)在行去年推出的分答有如流星般划过天际,在微博问答出世后几乎已经完全没了声音。新推出的小讲,我认为和喜马拉雅的音频产品类似,但又有所差异。其更多直面中产阶级的焦虑,在使用场景做了更多的细分,涵盖诸如子女教育,心理咨询和两性情感等等话题,利用自身在产品和运营的多年功底,快速打造了一个知识服务的大型商超。但它的问题和当年的分答一样明显,在没有流量来源,没有头部效应,没有议价优势的情况下,未来如何面对其他家的竞争?

四、圈子是圈子,知识付费是知识付费

被涵盖在知识付费系列的产品里,有一类稍微有点特殊,就是小密圈和贵圈。

就我最近开通小密圈的感受来看,它的形态更多是知识输出+线上“圈子”。小密圈不是一种纯粹的知识付费,它并没有说付钱后一定会听到类似知乎live那样特定的主题分享,也没有说付钱后一定会看到类似得到那样一年的过程中每天固定的专栏文章。

它更像是一种线下“圈子”文化的线上替代品,能够形成以圈主为核心的一个同心圆。我国传统的圈子文化里,交钱入会吃饭套交情是常见的桥段。不过,能够啥都不做就愿意让人一年先交个几百上千甚至过万的钱去入会的名人还是有限的,这样的人可能更多走线下的会所等渠道。

提供这种超级名人的的圈子产品里,有一个叫贵圈的,拉了薛蛮子王思聪等人开通,但这些人在线上的投入程度,我是存疑的。也就是用户付了高价进去,除了纯好奇的,就是去膜拜的,本身和知识付费毫无关系了。

五、服务能力才是护城河

从现阶段的趋势来看,我认为在知识付费领域,流量为王的思路可能过时了,流量不精准,哪怕用户这次购买了你的产品来尝尝鲜,换来的可能只是一个差评。

同时,服务能力可能才是真正的壁垒。面对越垂直的内容领域,服务就该提供得越深。对于知识付费类产品,传统的PV、UV、日活、月活、注册用户数等数据评测维度,可能都要失效。

这种服务能力,可以是to c的,也可以是to b的。比如得到有专门的知识策划团队,并将这种团队能力开放给了来得到专栏的业内专家们,用来打造他们课程体系。

因为这种服务能力,可能是内容能力、产品设计能力和运营推广能力的三合一,人才明显不够用了。

知识付费并不完全是为了得到知识,核心并不是把一本书卖掉就好了,真正的服务在书卖掉后应该才开始。哪怕在半军事化和工业化管理的我国中小学校里,上大课(无差异化的内容输出)只是老师工作的一部分,课后作业的批改,学生的课间谈话,针对性的补课,占据了老师时间的大头。而这些,都是服务。

同时,这个时代我们对于学习的态度,发生了这样三点转变:

-从阶段学习转为终生学习:学习不会因为大学毕业就结束,反而可能只是开始;

-从分科(专业)学习转为跨界学习:传统的学科分类失效,想要解决现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必须身兼数家之长;

从深度学习转为浅度学习:过去的学习有一种一门学科一定要数年时间钻研下去才算懂的感觉,但现在面对更复杂的情况,有时候“了解”比“掌握”更有效。

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们现有的教育行业明显没有能够提供配套的产业服务,这就给了众多互联网产品机会。过去的流量思维已经失效,你不能和BAT为敌,而BAT们已经提供了所有的基础服务,包括关键的移动支付能力。

知识付费领域,服务越深,壁垒越厚。

六、内容成为入口,个人大于平台?

从现状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头部大V的粉丝是跟着人走的,比如李笑来,吴晓波,罗永浩等,他们的影响力是跨平台的,且无视任何产品形态,pc或者app,文字、语音或者视频,他们都可以轻松胜任。他们就是行走的IP,他们的流量也不是平台的流量,而是他们自己的流量。

他们的内容是平台流量的入口,他们的个人影响力大于平台的影响力。

这是我对一些没有原生社区的知识付费类产品的担心,类似当年的分答,名人来得快去得也快,但知乎的原生大V可能就要好得多,说要离开了但又回来的还真不少。

上来就有收入的知识付费领域,看起来很美好,未来的竞争也许会很残酷。类似长视频网站优酷土豆爱奇艺等的竞争,买来的流量,买来的版权,用户却从不对你产生黏性。用户都是跟着剧集走的,哪里首发哪里独播就去哪里看就好了,这就是典型的跟着内容走。

而对于给你提供内容的团队,要么成名,要么赚钱,粉丝or收入,作为平台方,你至少得提供一样。

最后提一个思考题:如果我国中产都不焦虑了,知识付费的模式还能跑通吗?

哦,也许不焦虑,就没那么多人创业了吧。

喜欢 (0)
分享到:

评论 抢沙发

登录后发表你的伟大言论!

立即登录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