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 一
金像奖虽然贵为华语电影三大奖,但因为它的“孤立”逐渐被内地影迷忽视。本届金像奖,内地没有一家平台进行视频直播,也没有像金马奖那样引起影迷的强烈关注。
大陆电影可以和戛纳、威尼斯“联姻”,可以“承包”金马,但对于金像奖,始终无法攻破。毕竟能够满足香港电影金像奖的参选资格本身就十分困难,而香港电影金像奖的创办宗旨也并非褒奖所有华语电影。4月9日晚,第3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落下帷幕。许多奖项没有太出乎意料,港片包揽,老人霸台。
香港电影在合拍片的强势崛起中衰落,无数香港电影人在近几年的金像奖中感伤着港片的老去。虽然本届金像奖还是涌现出了不少年轻人,尤其是最佳导演的争夺,更加倾向成为年轻人逐梦的舞台。
但四大演员奖得主平均年龄高达58.5岁。金像奖努力保持着香港电影最后的尊严,孤独,且徒劳。
《树大招风》横扫5项大奖,背后的港人“焦虑”
本届金像奖最大的赢家莫过于《树大招风》,一举拿下五项大奖。其实在开奖之前,很多人就已经能够预料到这部电影有可能会横扫。在诸多竞争对手中,《树大招风》是唯一没有在内地公映过的影片,而影片也是最纯粹的港片风格。
从影片的呈现方式来说,是一个绝对的警匪片。影片改编自1990年代香港“三大贼王”的犯罪经历,三人以“宿命”般的方式策划大案但最终悲剧的故事。而警匪片,是香港电影黄金年代的突出代表,即便如今在内地国产片中,以香港警匪片为模型制作的影片也成为了一个热点。
从影片内核来说,看似是三个枭雄“走向毁灭”的故事,但实际上代表的是香港人在香港回归之前的焦虑和迷茫。三个人身上代表着不同的港人心态,但核心是相当的一致。如今港片逐步走向衰落,无论是制作成本还是市场资源,远远无法和合拍片相提并论。
在这种情况下,由三位“新人”导演执导的以香港警匪片为“外貌”,香港情结为内核的纯港片,自然在“本土保护”极为明显的金像奖中吸引更多的目光。
有趣的是,这部电影是“独立”拍摄的,每位导演负责一位主角的故事,在剧本创作阶段三位编剧龙文康、伍奇伟、麦天枢同样分开独立创作。剧本的共同规则是,最后的“时间点”要交汇在香港回归之前,即1997年6月30日。在剧作结构和剪辑上,十分精巧。
虽然周星驰的《美人鱼》、曾国祥的《七月与安生》都位列提名名单,但从质量上来说,提名名单中的电影还是可以找出不少缺点。或者内地元素过于浓厚,或者质量本身被人诟病,真正能够起到激励后人又具有浓厚香港元素的,少之又少。
“落泪”的老人
在颁奖典礼上,林家栋、曾志伟哭了,惠英红、金燕玲也哭了。四位获奖人年龄相加超过了200岁,或许香港电影也要“哭了”。
香港电影一直面临着人才的青黄不接,每年的提名名单中大多都是“熟脸”,其中对于金像奖人情投票,轮流坐庄的批评一直没有停止。每年,都会有电影人感伤着香港电影的老去甚至衰败。而每年,金像奖都在尊老爱老,无惧争议。
获得影后的惠英红曾是1982年第一届金像影后的得主,三次入围金像女主,三次获奖,获奖率高达100%。
虽然今年周冬雨被视为影后的最大热门,但内地女星在金像奖的强势已经引起了较多的不满,“港女”的后继无人和内地女星攻占影后的大势,对于香港女艺人的打击可能是最为致命的。
金像奖主席尔冬升也承认,合拍片的逐步开放,对于香港女艺人的影响是最大的。此前也有“用香港男艺人,就必须使用内地女艺人”的传言。如今影后重新被港女拿下,并且是此前两度加冕的惠英红,这对于与金像奖影后评选可能具有不一样的意义。
而林家栋虽然是第一次拿下金像奖的影帝,但是和此前最大热门余文乐相比,显然其资历更老。而提名名单中,梁家辉已经四夺金像奖影帝,吴镇宇和任贤齐的竞争力显然不足。
第36届金像奖最佳男女配角同出自《一念无明》,金燕玲是第十次提名最佳女配,第四次获奖,去年她以《踏血寻梅》拿下金像女配,今年蝉联。曾志伟则是第六次入围男配角,第二次获奖,上一次还是20年前的《甜蜜蜜》。
从表演的资历来说,四人无疑是竞争者中份量最足的。但面对后继无人的香港电影,除了他们难道还有更好的选择么?
《七月与安生》,不只是“大热必死”
《七月与安生》获得12项提名多少还是让不少影迷感到意外,与此同时也引发了不少人的吐槽,这部电影担当如此重任,难道香港真的没有太多选择么?
本届金像奖所有提名名单中,除了最佳两岸华语电影外,其余奖项提名电影加起来都没有超过20部。
《七月与安生》获得12项提名领跑,《寒战2》紧随其后获得10项提名,《美人鱼》、《点五步》、《一念无明》获得8项提名,《树大招风》和《摆渡人》获得7项提名。
这样的情况就会有更大的概率让一部影片出现包揽奖项的情况。而香港电影金像奖极为“严苛”的参选资格将许多优秀的华语电影拒之门外,而本土电影却极度衰落,选片范围的缩水同样无法避免。
不过在这些所谓的“大片”中,《七月与安生》12中1,《寒战2》10中1,《美人鱼》颗粒无收。反而《一念无明》和《树大招风》成为了最大的赢家,联手拿下八项大奖。
最大热门《七月安生》成为了“大热必死”的典型代表,除了影片本身略显稚嫩外,这部影片最终在金像奖的失败可能还有另一层解释。
《七月与安生》是一部合拍片,周冬雨和马思纯是内地女星,而合拍片发展至今最大的一个标志就是“港男内女”的模式,只不过这部影片的男主选择了台湾人。但作为一部小妞电影,男主在电影中的戏份显然不足。而监制、导演、制片、编剧、剪辑都是清一色香港人。可以说,这部电影是最为“标准”的合拍片。
这部电影之所以成为热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年轻”。本届金像奖主席尔冬升曾在接收采访时表示,今年金像奖还是涌现出了不少年轻香港电影人。而这部电影获得数量众多的提名,也似乎有着鼓励年轻人的意味。
但这部电影的失败,一方面可能是基调。毫不回避“本土保护”的金像奖自然希望让一部优秀的纯港片获奖,毕竟对于激活香港电影市场和激励后人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树大招风》在影片基调上更加严肃,这一点也非常符合金像奖的审美趣味。
另一方面是资历。《树大招风》的监制是杜琪峰和游乃海,主演阵容中又有陈小春、任贤齐、林雪等具有一定资历的演员参与。虽然主创班底同样年轻,但受到影片制作风格的影响,这种的影片更显老道和成熟。
本届金像奖似乎更加“封闭”,但在鼓励香港电影和激活香港电影之间,金像奖仍然显得十分为难。合拍片会取代港片成为主流趋势,人尽皆知。但如今作为香港电影最重要的金像奖却在努力的“排外”,鼓励香港电影人崛起仍然需要依托于本土,但合拍片对于资源的争夺让港片处于绝对的劣势。
登录后发表你的伟大言论!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