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国家给开办医疗机构“松了绑”,但在职医生的诊所梦依旧遥远

2月28日,国家卫计委下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 第12号”,公布了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修改〈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决定》(以下简称《实施细则》)通过,自2017年4月1日起施行。

其中有一条信息是关于放宽了医疗机构申请人条件,在职医务人员可办医。删除了“医疗机构在职、因病退职或者停薪留职的医务人员不得申请设置医疗机构”的内容。

修改后,《实施细则》关于医疗机构设置申请人的条件,将重点围绕医疗质量和安全,注重审查申办者的办医条件和资质,有利于充分发挥医师专业技术优势,调动医师自主创业积极性;有利于促进民间投资、加快社会办医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推动形成多元办医格局,更好的满足群众多元化的医疗需求。

此项变动意味着在职医务人员可以申请开办医疗机构了,国家对在职医生申请开办医疗机构终于“松绑”了,而且还鼓励医生自主创业,发挥医师专业优势。

在随着公立医院编制逐步备案制,医务人员恢复了自由身份,并且在国家提倡多点执业下,一边上班一边开个诊所的日子指日可待。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从医生多点执业政策说起

或许可以从医生多点执业的政策,看出一些端倪!

当时是2009年,原卫生部已经在部分地区进行医师多点执业的尝试。2011年又发出通知《扩大医师多点执业试点范围的通知》。2014年1月26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关于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及解读,这些政策总体方向在于:促进医师合理流动;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紧接着,2014年1月,北京市卫生局起草了放开医师多点执业的新方案,有望在全国领先多点执业,是目前全国范围内最接近医师自由执业理念的改革方案之一,不再把“原单位的批准”列入医生多点执业审查条件。

据陕西日报的调查发现,截至2016年11月,在《陕西省医师多点执业实施意见(试行)》出台近一年后,《西安市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试行)》发布。两个月后,记者从西安市卫计委医政医管处了解到,目前仅有一人在办理相关申请手续,另有一些人进行了咨询。

事实上,2016年3月《陕西省医师多点执业实施意见(试行)》发布之前,医师多点执业已经在陕西展开试点。西安市2012年就曾鼓励医生到阎良区、周至县进行多点执业,但基本无人申请。

更为大胆的做法是深圳。它规定注册医师多点执业无需第一执业地点审核同意。

同年11月,医米调研在颁布医生多点执业后,针对全国不同地区4739名不同层次的执业医师进行了相关调查,大约1/5的医生声称自己有多点执业经历。为什么医生可以选择自由执业的时候,却沉默了?却不愿意离开流动了?

多点执业最大的阻力来自第一执业医院与医生之间的利益冲突。在大医院满负荷运行的情况下,第一执业医院自然希望医生完全投入本院工作;另一方面,医生难以舍弃公立医院的各类福利。因为职称评定、医生的学术地位等,都需要在体制内完成。

最后的结果是,大多数的医生要么离职、创业,比如自己创办医生集团,或者加入互联网医疗公司;要么安于原状。

在职医生开诊所的症结

那么与多点执业相比,在职医生开诊所或医院究竟面临哪些问题?

首先是资金。

对于西医而言,要成立一家私人诊所,不可能只由一名医生组成,包括化验、检查的步骤怎么办?选地方、添设备、雇人,加起来是非常大的成本。真想开一家诊所,有几个医生能够拥有如此雄厚的财力支撑?

除非有企业投资,一般的医生可能都不会考虑。即使有企业投资,医生这个职业也属于技术投入,能从中获得的收益也不会很大。据了解,目前的私人诊所基本都处在很难盈利的维持状态。

由于国内目前没有第三方检验检查服务商,诊所的经营范围也十分有限。

其次是责任和风险如何应对也是难题。

不少医生质疑,在公立医院,如果出现了医疗事故,责任往往是整个科室甚至全院一同承担,而私人诊所是否有足够的底气来面对?配套的政策也亟需出台,如私人诊所是否可以被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最后是医生的精力。

以现在大的三甲医院为例,一个普通的医生平均一天接诊百八十个患者算是正常水平,多的时候能达到200个左右,忙到没时间喝水、吃饭、上厕所。虽然医生理论上也是每天八小时、每周五天工作制,但实际上,一名一线医生一年攒的几十天的假,休息不成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公立医院的名医、专家,除了每天要坐诊外,还有诸如做科研、带学生、做演讲、出席会议等多项事情要做,这也让医生们颇难两全。

出去多点执业或是再开设诊所,大部分都是退休医生。在职的人真的担心“有命挣钱没命花”,所以目前多点执业或是开办诊所的几乎都是退下来的老医生。

他山之石:台湾诊所林立

一直以来,台湾、香港的诊所,是中国大陆医疗诊所学习的标杆。凡是去过香港、台湾旅游的人,对当地的诊所总是印象深刻。

殊不知,曾经台湾也遇到了医疗体制的困境,自从提出全民健保后,对所有医疗机构一视同仁,民营医疗和诊所才开始迅速发展。

现在的台湾,诊所林立,大有大的规模,小有小的特色。公立大医院看病排队,工作人员常常给脸色看,私立诊所随时预约,前台MM漂亮又有耐心,医生态度和善,价格还比大医院便宜,所以更多人愿意选择诊所就医。

那么,台湾地区的诊所发展对于我们医生开诊所有哪些可以借鉴的呢?

1.台湾医生开业非常简单,从提出申请到拿到执照只需要三五天,所以诊所很多。

2.口碑宣传,努力提高医疗品质,不做恶意竞争。在台湾有一个诊所,它开了十几年,很不起眼,外面都没有大牌子,但台大医学中心的医生很多都不在那边看,而是到它这里。很多在美国的台湾人也会回来找它。

3.控制患者医疗成本,视病如亲。另一位口腔诊所的周医生,他结合国际种植学的系统理论,自己设计了一整套的治疗体系,成功率超过99%。并且全程无痛,治疗周期从三四个月压缩到一个半月。并且通过优化治疗流程,成本得到控制,价格非常亲民。

4.中高端诊所不是体现在装修上,而是在于医疗品质。比如说,台湾刘兴成医师诊所。诊室小而紧凑,装修简单,没有特别多的布置。但是候诊区排满了患者,椅子不够,很多人在站着等。人很多,但很安静。所有工作人员都很忙碌,诊疗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拿打麻药来说,一般诊所就直接打了,而在她的诊所里,单单打麻药就有50多项注意事项,保证每个患者在这个过程中都是非常舒适的。

针对所有的患者都有完整的随访记录,每半年一次,这些都是免费的,已经坚持了二十多年。

或许,虽然配合在职医生开诊所或医院的政策还没有陆续出台,但是总归来说,这是促进分级诊疗、服务民众的好举措。

喜欢 (0)
分享到:

评论 抢沙发

登录后发表你的伟大言论!

立即登录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