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发布会只是用来公布硬件规格的,那就别开了
这句话笔者第一次看到是在 360 N5 发布会之前,网上一份“泄漏”的 PPT 上。
然而这句话的出现成功的激起了笔者的好奇心,好奇 360 这一次能够提供什么样的功能,因为在笔者的认知中 360 一直是一家用户体验非常不错的公司,无论是其 PC 软件的逻辑,还是其手机安全方面的考量。
很多时候你可以黑他的品牌,但 360 的产品设计是没什么黑点的,在用户使用情景的考虑上 360 确实是值得学习的。
言归正传,我们来说说今天发布的 360 N5 手机。
在外观上,360 N5 拥有星空黑、流光金两款,但两款虽然整体设计相同,细节处理上却有差异,具体地说后壳不同。
机器的后壳设计和去年的 N4A 相似。常见的的三段式设计,上下天线部分采用了塑料材质,摄像头、闪光灯、指纹识别三者居中垂直排列。
但不同的是后壳的加工工艺。比如笔者拿到的这台流光金款,其采用的是拉丝处理,在光线下会更闪(显)耀(眼)一些,而另一款黑色则是喷砂工艺,个人猜测应该和其他金属喷砂工艺的机器相似,会顺滑细腻一些。
虽然不说配置,但性价比依然足够
我知道,用这个小标题一定会被喷的,然而我依然想要这么说。
360 N5 同样的用存储容量来分标配和高配:
- 标配 32GB 1399 元
- 高配 64GB 1599 元
而笔者说的性价比,则是建立在这种价格同时所提供的配置上,或者更具体的说是因为其提供的 6GB RAM:
- RAM:6GB 内存
- CPU:高通骁龙 653 处理器
- 电池 4000mAh 9V2A 快充
- 屏幕 5.5 英寸
- 相机 后置 1300 万像素,前置 800 万像素
- 双卡双待,单卡 4G 全网通,卡槽支持最高 128GB TF 卡扩展
对于这种配置,笔者如果没有记错,360 N5 可能是最便宜的高通骁龙 653 机器了,而且似乎这也是最便宜的 6GB RAM 机型,但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高通骁龙 653 仅支持 LPDDR3,所以有一种观点对其内存速度有所质疑。
当然,这并不是很重要的事情,毕竟这是一台千元档机器,而且 360 N5 这一次主打的是 6GB 大内存。
虽然不想承认,但是在国内这种环境下,大内存才是有用的。
软件上“进一步”,惊喜有余但还差点
在发布会的后半程,围绕着 6GB 内存着重介绍了三大软件新玩法:
- FastZone 加速空间
- Transform 极速任务区
- Infinity 无限分身
说真的,这三个功能的设计上肯定是用心考虑用户需求的。
比如 FastZone 从某种角度来说,可以说是“AI”技术。据描述是通过日常的使用,系统会主动收集用户行为,对常用的应用程序或游戏做出建议,让其常驻内存分区中。这是为了让用户在使用体验上更加顺畅。
而 Transform 实际上是程序侧边栏快捷区域。据 360 方面的说法,这种设计是为了更高效的切换应用,突破目前后台均在模仿 iOS 那种带应用界面的设计。这是为了让用户在日常情况切换上更便捷。
至于 Infinity 则有那么一丝“恶趣味”的感觉。通过该功能可以无限多开应用程序,而且是在同一系统下, 无需切换系统状态。这是为了方便某些有多开应用的用户。
这些功能听起来确实都非常不错,然而摸着良心的说,笔者虽然觉得有惊喜,但是总感觉惊喜不够,几个功能身上都能看其他产品的影子。
不求改变世界,只想给世界留下点不同
当然了,好的设计总是相似的,有时候厂商互相借鉴好的设计,最后享受到的还是用户。
同质化正在从设计走向功能
这里不是在说 360 N5,而是在说几乎所有手机厂商。
手机的同质化本来是用来形容外观的。虽然偶有一些特别设计,但无法否认自从 iPhone 推出之后,手机的设计越来越相似,而愈发严重的是近两年的大量国产机型,可能因为大多是一家 OEM 厂商出品,在相同的价位段上的机型设计、材质,甚至是配置都严重同质化。
而这种同质化正在逐渐的蔓延到功能上。
从硬件角度来看,比如快速充电、Hi-Fi、双摄、防抖等等。从软件角度来说,比如应用分身、美颜、红包助手等等。比如笔者在这可以大胆的猜一下,今年的智能手机基本上都会标配快速充电技术,旗舰级手机基本上都会有人工智能技术。如果哪家没有,那反倒是特立独行的一个,值得研究一下。
这种功能同质化的背后原因则来自“同源”。除了某民族骄傲之外,硬件上采用相同的供应商,这让硬件变化可选不多,变成了排列组合游戏。而 CPU 等核心配件的可选更少,这也使得核心功能大家相同。
至于软件上则更加没得选。虽然各家都是自己设计的系统,但是除了某演艺公司的某系列有特殊背景原因外,其余各家的软件均改自 Android。如此,在相同的版本号下软件接口是相同的,可实现的特性也是相同的,那么你有的功能我也可以实现,无非是看产品的整体考量和人手充足程度。另外软件上的功能,系统不集成可以后装。
那么这种趋同的情况下厂商会怎么做?笔者猜测可能会分四种类型:
- 吃老本型:依靠着用户的品牌忠诚度和手中资源,闷声赚几年再说
- 人有我精型:你出一个功能,我学一个更好用的,或者有特色的
- 专一功能型:在某个用户需求的功能上专注开发,甩开对手
- 力求突破型:自己研发些与众不同的东西,技术在手,天下我有
那么消费者会对什么买账呢?或许从去年年底某品牌无边框机型出现之后的舆论反应可窥一二,直白点说,笔者认为消费者会为“不同”买账:独特的设计、高识别度、与众不同的体验。
也因此,笔者觉得手机外观设计可能将重新迎来一次百花齐放。但能维持多久还不好说,毕竟供应链是透明的,工艺的壁垒在手机这个产业上所能坚持的越来越短。
登录后发表你的伟大言论!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