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起萧墙,企业管理层内讧;资本入局,殊死博弈;政治漩涡,心灰意冷……
GE、思科、苹果、波音的创始人们,就曾面临如此窘境。他们迫于种种原因无法享受到公司后来的发展成就,被迫出局。虽然他们离场方式各异,结局不尽相同,但他们曾在在企业管理中遇到的问题仍能对当下的企业有所启示。
砺石商业评论今天特梳理“那些被迫出局的龙头企业创始人”案例,分析他们如何创业,又如何离开所创立公司,希望有助于当下的企业管理者们能有效规避问题,助力矛盾的化解。
爱迪生:被GE扫地出门
虽然爱迪生一直被称作通用电气(GE)的创始人,但当真正的通用电气公司成立时,爱迪生就已经离开。通用电气公司建立真正的推动者,实际上是美国著名的摩根财团。
1986年3月,思科公司向犹他州州立大学提供了世界上第一台路由产品——AGS(先进网关服务器)。此后,思科公司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也引进了外部资金,希望研发更好的网络技术,提供更先进的网络产品。1988年,摩格里奇(John Morgridge)开始担任思科公司的CEO。1990年,这家互联网设备制造商股票上市,波萨克夫妇一夜暴富。
不过,他们与摩格里奇等人的分歧却越来越多,经营理念南辕北辙。在几次激烈冲突后,思科的管理层无奈解雇了桑迪·勒纳,莱昂纳德·波萨克也随之辞职。波萨克夫妇将价值1.7亿美元的思科股票变现,离开了亲手创立的公司(他们在1990年代离婚)。
然而事实证明,摩格里奇是一个明白人。他清醒的认识到,思科已不再是一个光靠技术研发就能发展壮大公司,要从家庭作坊式的经营管理中脱离出来。摩格里奇为思科找到了一个新舵手,就是约翰·钱伯斯(John Chambers)。1995年1月,46岁的钱伯斯正式接替摩格里奇,成为思科新任CEO,开始掌舵这家网络公司。在他的领导下,思科创造了互联网历史上最辉煌的业绩。
威廉·波音:退出公司、卖出股票
威廉· 波音从小便接受着精英教育,儿时在瑞士读书,大学时则回到美国,在耶鲁就读机械专业(当时还没有航空专业)。1903年威廉· 波音移居华盛顿州开始投身于木材生意(西雅图市最初是一个木材加工为主的海港城市,拥有丰富的木材资源),继承父业的威廉· 波音在商业中也如鱼得水,在33岁变成为百万富翁,这也为他积累了足够的原始资本。
1915年7月4日,美国国庆日,威廉·爱德华·波音(William Edward Boeing)第一次乘坐了飞机。这次飞行经历使他着迷、激动。威廉·波音很快在飞行学校里学会了飞行。他与好友合作,招募了20个工人,在一个简陋的工棚里,用手工的方法造出了第一架双翼水上飞机“蓝凫”(B&W)。
1916年7月15日,威廉·波音创建了波音公司的前身太平洋(601099,股吧)飞机制造公司(Pacific Aero Products Co.) 。后来,威廉·波音将公司改名为波音航空公司(Boeing Airplane Co.) 。
1929年,波音(Boeing)、普惠(Pratt& Whitney)、汉密尔顿(Hamilton)、西科斯基(Sikorsky)和其他公司联合成立了联合飞机和运输公司(UnitedAircraft and Transportation Corp.)。“联合飞机和运输公司”成为一个集航空材料制造、航空发动机制造、飞机制造、航空邮运、航空客运等多种业务于一体的,托拉斯性质的航空界巨人。威廉·波音担任董事会主席。
正当波音公司发展至第一次巅峰时代独孤求败时,一场“空邮丑闻”彻底摧毁了整个“波音帝国”,也导致威廉· 波音离开了他一手缔造的公司。
1933年,美国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中,新晋白宫主人FDR罗斯福面对糟糕的股市、惊人的失业率和各项重挫的经济指标决定施行新政,核心聚焦于“救济、复兴和改革”,史称“罗斯福新政”(The New Deal)。航空邮政方面则听从了新任邮政总监的意见:取消所有的邮航契约,所有航线均由陆军接管。
商业航线交由陆军接管,这是典型的“外行领导内行”,一时间空难频繁,航空事故比“熔断”新政下的股市还惨。罗斯福总统决定废除由陆军接管的新政,决定将邮航权归还大众。
随后,“1934年空邮法案”(也称布拉克法案)出台。该法案中规定,飞机及飞机发动机的制造商不能与航空公司有任何联系,这对“联合飞机和运输公司”造成了致命的打击。1934年,“联合飞机和运输公司”被拆分为三部分,分别为联合飞机公司(United Aircraft Corporation,也就是现在的“联合技术公司United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波音飞机公司(BoeingAirplane Company)和联合航空公司(United AirLine Transport,2010年与美国大陆航空合并为“美国联合大陆控股公司United Continental Holdings”)。
虽然政府为了表彰威廉· 波音为航空业做出的贡献,在1934年为他颁发了航空届最高成就奖“格金汉”奖章。但过多的政治因素让威廉· 波音心灰意冷,他宣布退出自己亲手建立并经营了18年的公司,并辞去了公司的所有职务,售出了手中所有的公司股份,并发誓从此和公司再无干系。
1956年9月28日,威廉· 波音驾驶着私人快艇在海面上闲游时突发心脏病,在蓝天和大海间去了另外一个世界。次年10月28日,第一架生产型的波音707-120型喷气机下线,世界在波音飞机的带领下进入了喷气旅行时代。
威廉·波音离开后,公司还是保留了BOEING的名字,并开始了重建波音企业帝国的漫长道路。1961年,波音飞机公司改名为波音公司。尽管威廉·波音早已离开,但他的名字已经永远和这家公司,乃至全球航空业的发展融为一体。
结语
没有哪个创业者愿意被迫从自己亲手建造起来的企业中退出,但公司发展壮大以后,在资本的介入、管理层利益冲突或种种外部因素之下,创始人逐渐对自己的公司失去控制权,而最后不得不离开。
爱迪生、波萨克夫妇都被管理层踢出局;沃兹尼亚克还没有等到苹果产品被全球粉丝疯狂追捧,就早早离开了公司;威廉·波音因为过多的政治因素宣布退出自己亲手建立并经营了18年的公司,并发誓从此和公司再无关系。他们的经历和故事对如今的创业者和企业家们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希望能够引以警戒。
本文作者:微信公众号砺石商业评论
登录后发表你的伟大言论!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