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面临的短期风险归结起来就是‘三个10万亿’。”省企业联合会主办的“2012中国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转型论坛”在济南举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魏加宁在演讲中提出,短期风险主要在于房地产泡沫破裂等三方面,各自规模约10万亿,而要想规避房产泡沫破裂风险,就得宏观上管住货币,微观上管住国企。
经济面临“三个10万亿”风险
规避房地产风险应管住货币和国企
“中国经济面临的短期风险归结起来就是‘三个10万亿’。”省企业联合会主办的“2012中国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转型论坛”在济南举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魏加宁在演讲中提出,短期风险主要在于房地产泡沫破裂等三方面,各自规模约10万亿,而要想规避房产泡沫破裂风险,就得宏观上管住货币,微观上管住国企。
谈经济国内短期风险:
“三个10万亿”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最引人注意的,便是将经济增长速度下调至7.5%。”魏加宁认为,应从当前内外风险来理解这一做法。其中,外部风险主要是不断演进的国际金融债务危机,从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再到2009年主权债务危机,以至当下欧洲货币危机。
而国内短期风险方面,魏加宁认为简单表述即“三个10万亿”,即规模均大约为10万亿元的房地产泡沫破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资金链断裂及民间借贷资金链断裂风险。
魏加宁认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实际上经历了2003年和2008年两次调整,但是都没有调整到位,“因此,现在是多次泡沫的叠加,需要大的调整”。而政策调控之下,房地产商必然面临两大难题,一是贷款收紧,二是卖房变现困难,因此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
而房地产泡沫的破裂又会加剧地方融资平台资金链断裂风险,因为作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银行贷款主要还款来源之一的土地出让收入在不断减少。
谈规避房产泡沫破裂:
宏观管货币,微观管国企
“首先,我们应该思考保障性住房为何姗姗来迟?1998年房改时,如果统筹考虑保障性住房问题,现在就不致于出现如此严峻的问题。”在这一问题上,魏加宁认为住房制度顶层设计从一开始就不完善。
在魏加宁看来,应该反思的另一方面便是不同性质的企业在住房制度中的作为问题,也就是“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分工问题”。魏加宁认为,房地产行业中的国企资金实力雄厚,可以大手笔购进土地,成就一个个“地王”,如此一来实际上抬高了地价,这对于行业中的民营企业是不公平的。为此,魏加宁提出,国企和民企应该明确分工,前者主要负责保障性住房建设,后者主要负责商业住房建设,“国企应该集中精力做民企做不了的事情”。
魏加宁用一句话总结了当前应对房地产泡沫破裂问题的对策,即“宏观上管住货币,微观上管住国企”,通过前者减少热钱的炒作,避免地价的过度上涨,而通过后者实现竞争和质量、效率的提高。(作者: 张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