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摩拜再获淡马锡投资,还是Uber、滴滴熟悉的配方和味道

摩拜再获淡马锡投资,还是Uber、滴滴熟悉的配方和味道

今天(2月20日),摩拜单车宣布获得D轮后新融资,引入新加坡投资公司淡马锡(Temasek) 的股权投资,同时,此前领投摩拜C轮的高瓴资本再次追加投资。自今年1月初至今,摩拜单车累计融资额已超过3亿美元。而此次新加坡“国家队”参投摩拜,未来或将对打开新加坡市场提供帮助。

以下为摩拜成立以来的融资情况概览:

2015年10月,摩拜完成数百万美元A轮融资,由愉悦资本投资;

2016年8月中旬,摩拜宣布完成数千万美元B轮融资,由熊猫资本领投,A轮投资方愉悦资本、创新工场跟投;8月底,获得祥峰投资和创新工场数千万美元的B+轮融资;

9月30日,完成1亿美元的C轮融资,高瓴资本、华平投资集团领投,红杉资本、启明资本等跟投;

10月13日,完成高瓴资本、美国华平投资集团、腾讯共同领投,红杉资本、启明创投、贝塔斯曼、愉悦资本、熊猫资本、祥峰投资和创新工场等多家机构跟投的融资,同时,它得到了美团创始人CEO王兴的个人投资;

2017年1月4日,摩拜完成2.15亿美金(约合人民币15亿元)的D轮融资。腾讯、华平投资领投本轮,新引入的战略和财务投资者包括携程、华住、TPG等;红杉、高瓴等现有股东均跟投;

2017年1月23日,摩拜宣布获得富士康战略投资,并将在供应链端展开合作;

还是缺钱

成立一年多的时间融资7轮,这样的速度即便是当年的滴滴和Uber也难以企及。而除了摩拜宣布融资之外,半个月前,也有传言称ofo正在进行1.5亿美金的新一轮融资。共享单车领域的两个独角兽已经呼之欲出。

然而不断拿钱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可能是修车。”这并不全然是玩笑话。

不论二者身后有多少巨头站队,融资的理由首先是“缺钱”,其次才是看中资源。虽然共享单车赚得都是一块八毛的钱,但前期与后期的投入并不比网约车市场的少。理由很简单,滴滴与Uber大战中的车并不是自营,但摩拜与ofo几乎完全以自营为主。截止目前,摩拜已累计进驻21座城市,ofo已进驻34座城市。每天根据一二线城市的潮汐效应重复投放、检修单车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何况还有大量的人力成本。

除去成本高昂之外,客单价很低的共享单车(0.5-1元),也与滴滴、Uber一样靠补贴用户拉新。ofo在日常有红包补贴,节假日会推出免费骑行的活动。摩拜在今天也推出了免费骑行的活动,0点至24点,所有北京地区用户不限次数,可免费骑行。

 

曾经有用户在1月初时在某共享单车平台充值了20元现金,在每天使用的情况下,目前余额为16元

摩拜与ofo目前的思路与当年的滴滴、Uber基本一致:不着急盈利,先快速聚拢用户,在扩大用户规模之后,再想怎么赚钱

对于以何种方式盈利,许多人理所当然地认为摩拜与ofo可以靠用户缴纳的押金来建造“资金池”,以便进行投资。对此,虎嗅高级编辑Eastland曾经评价称:押金确实很重要,但只要智商超过20的人都盯着这笔钱,总会有人提出要引入政府进行监管

果然,政府在监管上没有缺席。2016年12月,深圳公布了《关于鼓励规范互联网自行车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其中拟要求当地共享单车企业:收取押金的,须设立押金专用账户,接受第三方监管,保证专款专用。

说到底,一家公司是否成功,并不以估值为判断标准。而是要回归商业的本质,看它究竟是否能够实现盈利,拥有自我造血的能力。而不是等待机构或财阀的输血。毕竟,“流血”容易,但“止血”很难。

 

喜欢 (0)
分享到:

评论 抢沙发

登录后发表你的伟大言论!

立即登录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