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温暖的供应链 让中国耳机品牌走向世界

在中国制造业,有一群80后90后的企业带头人。他们或许是家族传承,或许是白手起家,但是他们都有共同的特质叫做“不离不弃”。即使是在制造业最难的时刻,同时又是金融、房地产或者互联网诱惑多多的时刻,他们也始终坚守在制造业和实体经济从未离开。与父辈相比,他们不甘于仅仅为他人代工,赚取那稀薄的利润;相反,他们志存高远,致力于占据产业链的高端。(摘自《新生代工业家:角色与担当》)

“我很不服气,如今国际上叫得出名字的大耳机品牌,如森海塞尔、Beats Solo、 B&O、摩声等等,这些耳机80%都是在中国生产的,很大一部分可能还是在东莞制造的,中国人其实有制造一流产品的能力,但是为什么没有一个国际知名的中国耳机品牌呢?”在经理人参阅智胜未来的东莞论坛中,东莞云仕科技CEO陈忠达的一席话,令在座的嘉宾感慨不已。

▲ “让中国品牌的耳机走向世界,是我们共同的期望。”环球资源销售经理罗耀春拜访陈忠达总经理时感慨道。

  做品牌一定要高品质

近两年,工厂倒闭的消息在中国的制造业大省接连传来:东莞数家万人制造企业破产倒闭,温州的传统制造业每天都有企业在消亡,全国各地的许多制造企业都面临信任危机……

他们向产业链高端转移是一个区域制造业或工业发展过程中的特定演进阶段。对于新生代企业家而言,他们往往具有更加国际化的视野,更加系统的知识结构,以及专业化的技术背景,这些都有助于他们更快地寻找到自己独特的定位,并有效地打造自身的特色。

生于1984年的陈忠达做制造工厂之前,做了十几年的代理商,深深了解目前市场上充斥着没有品牌、低价质次的耳机。陈忠达一直反问自己一个问题:中国其实有制造品牌的能力,但为什么国际知名的耳机大品牌中却没有一个来自中国?

这的确是中国企业目前所欠缺的,企业推广能力很低,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的品牌推广上做的还是不够;另一方面是,企业没将产品的品质做好,一门心思想靠推广解决,结果越推越死的快。2015年的元旦,陈忠达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东莞市云仕电子有限公司,专注做有线小耳机,主打高端市场决定做动铁耳机,他希望公司能在三年之内成为中国动铁耳机第一品牌。这样的目标让他对于品质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设立了8道检测工序,20台电声器件测试仪专用设备,一台售价就接近3万元,所有原材料进库前需要每一道工序全检,以此来保证品质。刚开始生产时,员工总是60分万岁,生产主管认为对品质的严格要求是鸡蛋里挑骨头,提出要提高品质就会增加成本,陈忠达就说:“你说需要增加多少成本,我给你加,不惜一切代价提升品质。”

一般耳机最容易坏的地方就是金属插头与线的连接处,为了保证品质,云仕耳机的接口经过两次成型,2万多元1吨的TPE原料虽然利用率只有20%-30%,但陈忠达要求将所有剩料低价处理出厂,决不做二次利用。

在工厂大楼左右大门方的屏幕上,LED屏上写着红色大字“要让中国耳机品牌走向世界”、“云仕-实实在在做品质”。无论是供应商、客户还是员工,到公司里来的每个人进出时,只要一抬头,就能看到这两行字。

保护上下游才能共赢

“产品品质有了,还要做好货源的管控和价格保护,决不允许拼价格战。”陈忠达表示,为了做好货源的管控,云仕出品的每一个耳机不仅单品包装上贴有防窜码,而且每个大包装箱上也都贴有防窜码,如果发生窜货,从后台数据中能很快就能查出货品的源头。虽然此举使成本增加了至少1元,但只要能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了深度管控,陈忠达认为这个投入非常值。

陈忠达说:“上一辈制造企业家更多是靠个人英雄主义打拼天下,现在时代不同了,要靠团队、要靠供应商给力,要靠严苛的品质,才能成功。”

从开始办厂,陈忠达一直坚信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他非常不喜欢苹果、华为那种苛求供应商,把供应商逼到墙角的做法在挑选供应商时,他尽量找用心做品质的制造商,刚开始合作就用现金结算,赢得了供应商的信赖和配合,之后的合作过程中也努力保证大家有钱要一起赚。有时候工程师为了开发新产品去打样,哪怕要5天5夜连续作战,供应商也非常配合。

2016年中秋节前,陈忠达买了20箱橙子,和其他礼物一起送到每一家供应商那里,供应商们非常感动地说,“行业里一直以来都是我们给客户送礼,这是第一次收到客户给我们送礼。” 最近各种原材料纷纷涨价,但云仕耳机却从来没有出现原材料缺货的情况,他们的所有订单供应商总是积极配合。

员工是最大的资产

陈忠达深感员工素质才是云仕耳机真正成为中国最好耳机品牌的关键。所以,如何善待员工,给他们更多成长机会,是管理层每天都在琢磨的事情。

为了让员工了解品质是品牌的生命线,陈忠达不断组织员工参加各种外部培训,最多一次居然有近50人同时外出听课,员工们在各种学习中渐渐提升了职业素养和学习意识,这些成长自然反馈到生产制造过程中的产品质量提升。公司还购买了“聚成企业在线学院”的线上学习平台帐号,让中层高层管理人员可以随时上去学习,掌握管理工具以提升管理能力。整整一年时间来,为了提升不同岗位的员工的能力,公司在员工培训方面的投入超过了100多万元。

为了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单位产出,云仕耳机在生产车间班组之间进行内部评比,胜出的班组每月能拿到1万多元奖金和流动锦旗。在集体荣誉+经济激励的双重刺激下,生产车间里掀起了比质量、比效率的热潮,产品的不良率显著下降。“奖励一定要及时兑现,让员工看得到希望。”陈忠达对此颇有心得。

“到2016年6月底工厂生产一整年,不计设备方面的投入,我们算出共有30多万的利润,我们3个联合创始人合计后,一分钱没拿,全部作为分红,分给公司的中层管理者,这样他们平均每人能拿到3到4万元回家过年,大家开心得不得了,真正把公司当作自己的家了。”

在云仕生产线参观时,记者看到每一个员工都非常用心做好手头的事情,好几个小组长都是笑容满面上前来跟陈忠达打招呼,没有下属对上级的敬畏,而是一种自然亲近的感觉。

未来可期

目前,刚成立两年的云仕耳机估值已经翻了十倍,很多投资者想入股进来,但陈忠达却并不急入引入资本,他说,“对于资本要慎重评估,我们不缺钱,缺的是能干的人。”

除了参加各种管理课程,陈忠达还在智胜未来论坛上分享自己的心得,他说,“我觉得今天制造业的老板越开放,越分享,成功的机会越大。”

的确,新生代工业家作为公司的最终决策者和团队的领头羊,面对的是一份极具挑战的工作,需要极高的综合能力、对本行业的深刻理解、优秀的管理能力。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如果他们自身尚处在一个亟待提高的阶段,没有强大的学习能力和惊人的调整速度,他们将难以驾驭公司这辆飞速行驶的马车。这也是这群新生代工业家未来面临的一大挑战。

喜欢 (0)
分享到:

评论 抢沙发

登录后发表你的伟大言论!

立即登录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