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2017纽约春节见闻:百货寒流、美国中产以及购房的中国人

2017纽约春节见闻:百货寒流、美国中产以及购房的中国人

在网上看了许多春节长假的回乡见闻,收获很多,今天也分享一下我春节长假回到纽约的一些感受。过去都是圣诞节回纽约,这次是第一次春节回到纽约。两周的假期也让我从草根的角度去审视美国的科技,政治和人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机器代替人:软件系统带来的服务业效率提升

过去几年,全美最低工资越来越高,而大量传统企业又面临需求不振的窘境,导致我在美国看到越来越多的“去人工化”以及科技带来的效率提升。

这次回到纽约,我主要调研了实体零售店Target和BJ(类似于Costco的低价折扣商店)。在那里基本上有一半的收银柜台实现了自助收银的服务。步骤很简单:

1)走到收银柜台的时候按照提示按开始键;2)在柜台上扫描商品的二维码。然后我们会在显示屏幕上看到消费的金额;3)将商品放到传送带上,过了传送带会有二次检测。如果商品中间掉落传送带,显示屏会自动扣除商品价格;4)当所有商品的二维码扫描完毕后,可以扫描折扣券,然后扔到专门收取折扣券的小盒子里面;5)最后插入信用卡完成支付。零售店也会有工作人员过来帮忙指导,但由于使用了自助服务,需要的结账工作人员就少了很多。

当我们去机场的时候,同样看到了自助打印登机牌完全普及,导致机场check in的效率非常高。只要在自助登记的机器上打入名字就行了。有驾照的放入驾照即可。这也让美国机场看上去比国内机场有秩序很多,也不需要提前那么多时间到机场。而美国机场的航站楼比国内小很多,一般就几家航空公司。通过自助服务将航空公司的人员成本降低,也提高了旅客效率。

另一个印象深刻的是我们去奥兰多的迪士尼乐园。今天所有的迪士尼旅客都会被发放一个叫“Magic Ban”的手环,通过手环就能入园,而不需要再去打印门票。在迪士尼游乐园里面拿“Fast Pass”,任何消费,预订餐饮等都只需要Magic Ban扫描一下即可。甚至我们预订的迪士尼园区酒店,酒店提供的机场大巴接送服务,也都仅仅需要这个手环扫描一下。导致整个游玩的效率也大幅提高,同时所有的用户数据也通过手环上传,让迪士尼集团对于每个用户的消费习惯,行为画像等更加了解。

总结而言,我深刻感受到软件系统在美国带来的效率提高。

在中国我们更多看到的是2C的互联网应用带来的效率提升,而在美国至少我个人感觉是2B的系统带来整体工作效率提高。其实美国人对于互联网应用的热衷远远不如中国。许多经常在美国出差的朋友和亲戚一次都没有使用过Uber的服务,也没有在Airbnb上预定过酒店。30岁以上的人,社交软件的应用基本上就是Facebook。而从单个人服务效率上看,其实美国人工作效率并不高。

和国内一样,许多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学历并不高,但通过软件系统,让在美国的服务业整体效率获得提升。

零售寒流:坍塌的实体百货店

这一次在美国,真正感受到了实体百货店的坍塌,特别是Big Box Department Store这类综合性的百货公司。

比如上面说的Target百货,周五早上去买东西几乎看不到人。这里说的人包括客户和营业人员。在偌大的店面中,有时候找一个我需要的儿童帽子都找个半死,也抓不到服务人员来问,购物体验极差。在百货店中,用户问最多的问题就是价格。Target索性放了好几台自助价格扫描机,让客户自己查询价格,省去了大量的人工。而物品的摆放并没有明显标志,找一个商品需要走半天。同样的情况也在梅西百货发生。各种各样的品牌商品摆放得杂乱无章,从一开始就没有太强的购物欲望。随着移动互联网崛起后,用户的品牌忠诚度越来越强,大家更喜欢去品牌专卖店购物,而逐渐远离大而全的百货商店。

和中国相比,美国的百货商店模式远远落后,感觉和20年前的第一百货公司类似,还是以商品的销售为主,没有任何创新。而今天,中国的shopping mall已经以兜售服务和生活方式为主,里面有许多餐饮,亲子,娱乐,生活服务的店铺。许多时候我们空着手进入商城,然后空着手出来。许多家庭周末的娱乐都在shopping mall完成。而在美国,这些shopping mall不断被亚马逊这类电商降维攻击,人流越来越差。长岛的Roosevelt Shopping Mall一直是我每次回美国必去的。而每年去,除了看到了越来越少的人流外,几乎没有任何的改变。

相比而言生意最好的还是Costco,BJ这类提供生活必需品的折扣超市。去Costco能买到带回国送人的维生素E,老人爱吃的混合坚果,老婆爱吃的混合奶酪,我自己爱吃的软饼干和冰激凌。而且结账的时候,每个人都是一大车的东西,也是唯一结账需要排队超过20分钟的实体零售商。由于食物占美国人消费比重不高,那些高端的消费品反而卖很好。无论你是华尔街的金融人士,律师,还是公交车司机,买到不错的牛排,深海鳕鱼,有机的蔬菜都不是问题。

总结几点:

由于购物体验在过去10年没有任何提高,大而全百货商店的价值会越来越低。行业整合和大公司的倒闭是必然方向。记得刚去纽约的时候,法拉盛最大的购物店叫Woolworth,这个百货巨头曾经拥有全纽约最高的大楼。Woolworth倒闭后同样的地址变成了Stern百货。之后Stern倒闭变成了梅西百货。who is next?

以食品为主要商品的必选消费类商超也开始向两头分化。Costco,BJ这种有规模效应的折扣超市竞争优势越来越大。虽然买的商品都是大包装,但我不介意购买24瓶的气泡水,不介意购买有20块的软曲奇饼干。反正早晚都要吃掉的。还有一种是家里附近的小型便利店,可以早上出门时买一杯咖啡,周末去买买报纸。中间的小超市都不行了;3)电商的渗透率还有很大提高空间。相比中国,美国希望没事在亚马逊上购物的人还不是很多。而物流体验上升后,会加速电商的渗透率提高。

全民医保:中国老年人的天堂

奥巴马总统的八年,从开始到结束就不断在加强全民医保的覆盖,也就是大家熟知的ObamaCare。奥巴马总统最大的成就之一,也在于大幅增加了医疗保险的覆盖率,特别是对于低收入的人群。而这一切,也意味着更高的福利给老年人以及低收入人群。

我在美国看到许许多多国内移民过去的老年人,过着几乎天堂般的生活。由于他们本身没有任何收入,一旦超过一定年龄就纳入低收入老年人的医疗保险范围,能拥有等级最高的医疗保险。看任何病,配任何昂贵的药物都不需要钱。而福利不仅仅在于医疗保险,在美国还有大量服务这些老年人的活动中心。他们每天可以去老人中心吃饭,和其他老人社交,跳舞唱歌,每天都会有老年中心的班车接送他们。这些老年中心每服务一次老年人,都能从地方政府获得补贴。所以我看到大量的中国老年中心之间竞争这些老人。许多老年中心不仅提供免费午餐,还花钱请舞蹈老师,甚至每个老人来一次都能获得5-10美元的收入。由于过去大量的老人移民来美,中国人的老年中心也大量崛起,依靠政府补贴活得有滋有味。

甚至有些“无良”老年中心还和一些中国医生联手,鼓励老人去配昂贵的药物,然后让医生去向保险公司要钱。

许多老人的子女在美国都有不错的收入,但美国政府是不管子女有没有收入的,只要老人没有钱,就能提供这一切的福利。甚至政府还会“强制”安排一个护工给老人,每天去老人家里做家务,照顾他们,所有这一切都是政府买单。这也造成了一些其他中国移民的不满,认为自己辛苦纳税却没有这些一分钱税收没交给的老年人福利来得好。这也是为什么,我看到了大量这些不满的移民给特朗普投票。

总结而言,奥巴马对于移民和低收入人群带来了更好的福利,这和他的出生,他当选时的口号都匹配。而这些福利由于分配的不均衡,也导致了移民和低收入人群之间的内部矛盾。更好的福利到底应该给需要帮助的低收入人群,还是给纳税人。虽然身在美国,但是来自各国的移民更多思考是自己利益,不是民族利益。这也是为什么,作为反移民的特朗普却获得了大量旧移民的选票。

美国中产阶级一瞥:住在长岛的M先生

M先生是我大学好友,毕业后我们走了一条相似而又截然不同的道路。M先生和我的太太都是在上海认识的,不同的是M先生的太太跟随他去了纽约,而我跟随太太留在了上海。每次回美国都会去M先生家做客,对于他的生活状态总是羡慕不已,而M先生或许也代表标准的美国中产阶级人的生活状态。

M先生在长岛有一个别墅,是在一个非常优质的学区。别墅一共有两层,第二层是四个卧室,第一层被分割为一个客厅,一个饭厅和一个小孩的活动房,最后还有一个地下室,是M先生自己的家庭影院。这栋别墅是M先生4年前以大约62万美元购买的,今年已经上涨到了75万美元,M先生说这几年在长岛置业的中国人非常多。

M先生有一份非常不错和稳定的工作,个人收入已经超过了90%以上的美国人,工作压力也不大,唯一的缺点就是每天路上来回曼哈顿的时间有3个小时。M先生的太太不用上班,家里还有一男一女两个小孩,典型的人生赢家。每次去他家,都非常羡慕他的那种状态。周末可以一家四口出去玩,或者带孩子去吃他们爱吃的蛋糕,汉堡。两个小孩的教育也都很不错,大儿子钢琴水平很棒,小女儿也善于画画。父亲和孩子的感情很好,晚上还会帮他们一起做作业,玩乐高。更重要的是,两个孩子的中文都说得很好,和父母甚至老人交流,都没有任何问题。

每次和M先生交流,都对我冲击很大。生活的幸福感到底来自于哪里?美国中产阶级整体幸福感很强。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家庭,能够住在不错的大房子里,妻子不用工作(因为可以帮助老公抵扣税收),工作虽然繁忙但压力不大。反观中国,中产阶级是最焦虑的。对未来没有安全感,工作上的时间甚至影响到了家庭生活,孩子的教育,老人的医疗,自己的未来等等问题都让自己每天睡不好觉。而竞争又永远是那么激烈。。。

房地产:纽约购房的国人

过去几年另一个巨大变化就是大量中国人去美国购房。

去美国的时候我发现好几家法拉盛经常去的餐厅都不在了,原因并不是生意不好开不下去,而是土地卖给了开发商造房子了。由于大量来购房的中国人并没有很强的英语教育背景,中国人社区法拉盛就成了国内购房者比较热衷的区域。在这里,只需要说中文就能完成基本的生活,附近有中国超市,中国餐厅,会说中文的银行,邮局,快递,理发等服务。

了解纽约的中国朋友可能知道,那个建造臭水沟旁边的SkyView公寓楼,就因为地下有中国超市,BJ购物中心,Target百货等,一个卧室的公寓楼售价也超过了75万美元,达到了长岛别墅价格。同时因为国内来的中国人更喜欢购买新公寓,虽然纽约旧公寓的交易量很大,空置率也不少,但针对中国客户的新楼建造依然大兴土木。越来越多的新公寓楼完全针对国内的买家。当然,新的换汇政策出台后不知是否会有影响。

以上是此次纽约之行的一些思考,作为相对另类的回乡见闻和大家分享。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和启发。

本文来自点拾投资( ID:deepinsightapp ),作者朱昂

喜欢 (0)
分享到:

评论 抢沙发

登录后发表你的伟大言论!

立即登录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