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线》已离线。
2月6日,《离线》官网、知乎专栏贴出公告,宣布纸质杂志停刊。而在微信客户端,其最近一期内容定格在春节前夕(2017年1月27日),当时仅以文字形式推送信息称“离线杂志春节期间休刊”。
至此,《离线》纸版、网页版、电子版和微信均告停刊。有媒体同行向创始人确认了“离线只是暂时离开,在思考另一种可能性”——告知可能性,但没有时间表,这可能是一家杂志最体面的收场方式了。
《离线》创始人、主编李婷是一名科技出版人,离开传统图书编辑行业之后曾尝试MOOK《1024》,但这个尝试很快无疾而终;2014年9月,《离线》创刊(“离线时间”的公号在当年7月就开通了)。
《离线》在科技写作行业名气挺大,李婷后来也成为“今日头条”科技版设立的“金字节科技报道奖”评委团成员之一。李婷在“做书”的线下分享会上曾表示,他们追求实现更好的设计感、沉浸感阅读,但这家号称“用优质长文,为读者提供一种不同于碎片化阅读的沉浸式体验”的MOOK+电子书的“科技慢杂志”,终究没逃过停刊的命运。如今,李婷的另一个模仿The Setup / Interview(https://usesthis.com/)的项目“利器”(liqi.io ,自称“采访优秀的创造者,邀请他们来分享工作时所使用的工具,以及使用工具的方式和原则”),依然健在。
此事并未出乎我的意料,《离线》这种模式在国内大环境中确实很难生存,这也正是不少人鼓吹“写作是一种高质量社交方式”论调的最典型反例——别说社交,连命都保不住。
再来复盘一下《离线》为何遭遇了困境。
运营方式略粗糙。之前在回顾“创见”和WPDang两家科技媒体的败局时曾提到,他们都没有重视或者有意忽略了运营的重要性,导致他们满足于在自己小圈子的影响力,这是大忌。
《离线》也有同样问题。在Web端、微信端和纸质方面平均用力,不懂网络营销的重要性。《离线》于1月24日进行了最后一篇正式推送,文章阅读量不足1000,若你有兴趣回溯《离线》的历史内容,会发现其多数文章阅读量均不是很高。
《离线》公号推送的内容有长有短,这种发布模式的意图不难理解:长文章吸引新用户,短文章做用户引流。但问题是,长文章分段太糟糕,几乎都是长度相等的豆腐块(现在不是卡夫卡时代了,你出版一本书还是一口气写四五页还不会错落有致地分段,那就等死吧,移动阅读同理),微信并不适合沉浸式阅读长文章,一旦手指在屏幕上划上四五屏还没结束,排版又太平庸(说实话,《离线》微信端排版太不用心了,跟试图做出“具有版式识别度”的《离线》杂志书完全不是一个级别),怎么指望长文章有很好的阅读量、分享量并引来更好的关注度?
长文章没有达到吸引新用户的效果,再试图用短文章吸引读者成为付费会员的意图自然落空。
这是个恶性循环。
收费模式过早开启,又过早关闭。从创刊之初,《离线》以收费模式打开市场的期望就很强烈,李婷似乎是希望用户先成为会员再买杂志。它几乎是首家关注互联网与科技、并利用互联网进行推广的MOOK,也可称互联网收费内容的较早践行者,在官网上,《离线》列出了成为会员的几个好处:
这种会员权限对普通人来说一点都不性感
而《离线》在各平台的销售渠道甚至没有互通:官网和微店没有告诉读者,其实他们可以在亚马逊和京东买到。作为一家新内容平台你多少介绍一下自己的历史沿革和未来愿景吧?然而并没有,他们在这些平台上的介绍太流于形式,买到的用户也是各种吐槽,对杂志书质量太差,胶装书脊开裂、胶印味道太大的抱怨比比皆是。
《离线》创刊于2014年9月,但内容产业付费潮一年以后才真正开始,而他们疏于运营,没有乘着“收费”的东风过上好日子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在视频网站、音乐网站对2017年收费全面兴起充满希望时,在虎嗅、36Kr、钛媒体之类的文字内容网站纷纷开启收费会员制时,《离线》自己却先撑不住,关张了。
一位朋友Joye感叹道:
虽然大家越来越无聊,但慢阅读的成本却越来越高。
《离线》可能在不好的时间点作出了不好的决策:过早入戏又过早抽离。
内容本身是否值得付费也是个疑问。一些读过《离线》实体杂志的朋友们,对其内容也很不以为然,比如Greeeen Tsm就说:
看过关于游戏的一期离线,错误挺多的,小岛秀夫的Title都能搞错,文章质量也是参差不齐。感觉还是互联网科技的入门读物,料不太够,真的到了垂直深度内容,就显得不专业了,变成泛泛而谈。
另一位朋友K同学则直截了当地批评:
不值得付费,没别的,就是内容不够好。黑客文化?计算机文化?geek文化?免费内容一大堆,对好内容需求强烈的,直接读英语了,一般不会慢吞吞看来历不明的编译文章。
对格致君来说,《离线》的文风更值得吐槽。
但凡主打“科技”的内容,能流动起来的首先要义是快,第二是平易近人。面对杂志书,我们不能强求其快,但行文不要太做作好么?试摘出《离线》的两段内容供诸位品鉴:
提起维基,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将其发扬光大的维基百科。但事实上,维基(wiki)一词拥有着更为宽广的内涵。作为一种面向社群的协作写作工具,如今它已存在于互联网的各个领域。维基意味着参与、开放和合作,它是技术,同时又喻意着文化和信息的汇聚。在共同编辑这一协作模式下,内容的创作与社区文化的生发正以一种不同于往昔的方式进行着。(Issue 30:Let’s wiki 之《卷首语》)
回顾技术史,我们会发现,点燃一场技术革命之火的不仅是那些具有创新精神的领袖,还有一些不为历史所关注的幕后者。这些无名氏有着各自的学科背景,来自不同的专业领域,为技术所成长的土壤提供了养料。知识、经验与方法论像滚雪球一样凝聚,业余与专业的碰撞,各种学科的交错融合,都为一项新技术、新思想的诞生提供了环境。(Issue26:《极客纳博科夫》之《写小说的蝴蝶分类学家,影响了超文本的进化之路》)
例不赘举,《离线》的文章风格大抵如是:前戏太多,入戏太慢,试图通过词语、语法的奇特组合达到阅读“陌生感”未果,反而制造了阅读障碍,实现的不过是“伪慢阅读”——试图以文风影响阅读速度的做法是邪路,私以为“慢阅读”的真正要义是丰富而错落有致的信息量组合。
当然,没有什么可以生来完美。但《离线》确实在内容、运营等方面错失了进步的时间窗口。
杂志书失败的案例很多,除了《离线》的前身《1024》之外,韩寒当年的《独唱团》、安妮宝贝(当年还没叫庆山)《大方》都成了先烈。现在多一个案例也不奇怪,下次李婷再创业时,除了考虑进入退出时机,也应该考虑一下信息密度、表达方式和用户流量的平衡关系了。
文章首发原创微信号「格致余论」微信ID:gezhi1281,未经原文作者授权,不可转载。
登录后发表你的伟大言论!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