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车0.1元起”,前几天,第一次在街头看见“小鸣单车”的时候,我简直被它的“便宜”给吓坏了。诚然,看到0.1元,我的第一反应是“好大方”,但随即,我就感到有点悲哀了。
现在,共享单车市场成了新的“风口”,因此,投资人和创业者都在不计后果地补贴,烧钱,任性没商量。
然而,当大家都一窝蜂地“大干快上”的时候,每一个风口,同时又都成了泡沫。最终,除了那一两个“人生赢家”之外,大家都会死得很惨。
烧了那么多钱,ofo仍然失去了“备胎资格”
处在风口浪尖上的共享单车行业血拼融资的步伐从未间断,但究竟打算怎么赚钱,谁也没有想清楚。甚至,就在半个月前,摩拜CEO王晓峰还直言不讳道:“之所以还在不停地找投资者,就是因为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希望别人给我钱,让我活下去,让我们跑得比别人快,然后一起找盈利模式。”
可是,你都“跑得比别人快”了,别人还怎么活下去呢?因为摩拜跑得实在太快了,最近,在笔者所居住和工作的上海浦东张江高科一带,已经很难看到小黄车ofo的影子了。
与网约出租车不同的是,除用户体验外,决定共享单车的用户粘性的,并不是价格,而是投放量。用户体验方面,摩拜的领先优势自不必说(摩拜1.0版实心胎的是骑起来比较重,但2.0版和3.0版,骑起来都特别轻便,对用户的吸引力比容易“掉链子”的ofo强许多),就是在投放量方面,摩拜的优势也日渐明显:在去年11月份初,在张江一代,ofo和摩拜的投放量差不多(摩拜稍微多一点,但领先优势并不明显),但自11月中旬以来,每隔几天,摩拜都会新增一批投放;而在这个阶段,ofo的投放量并没有明显增加。
此前,很多用户虽然惯用摩拜,但ofo的app一直被当做“备胎”保留着,以防万一;而现在,摩拜已经通过一轮又一轮的轰炸式投放让用户“随时随地都能找到”,因此,那些不愿意自己手机上安装太多APP的用户,干脆就卸载了ofo,就这样,ofo“当备胎都没人要了”。
截至2016年12月20日,摩拜在上海和广州的投放量都超过了10万辆,而ofo在全国的投放量总共才23万辆。看来王晓峰所说的“跑得比别人快”是实现了,只是不知道他打算跟谁“一起寻找盈利模式”呢?
ofo都已经在“局部地区”倒下了,小鸣单车依然打出“用车0.1元起”这种毫无技术含量的价格战,难道不是找死吗?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消费者大都是一群既爱占便宜又缺乏感恩心的“白眼狼”。把“烧钱补贴”当做吸引客户的最重要法宝,这种方式通常只适合已经抢占了先机的行业里的第一家、第二家公司,再后面的公司,如果这么做,就只是浪费钱而已。因为,用户是没有忠诚度的,别人比你稍微便宜一点,用户就跑了;你的补贴一停下来,用户就跑了。靠补贴,换不来忠诚的用户。
共享单车的使用成本并不高,因此,绝大多数用户都对价格不敏感,在0.1元(小鸣)和0.5元(摩拜)之间,用户更倾向于选择更方便的那个(如投放量比较大的摩拜),而不是更便宜的那个。如果你还对这个论断有所怀疑的话,那请看看政府搞的公共自行车,2小时以内免费(以上海为例),可不照样是没有人愿意骑吗?
小鸣单车的质量和骑行体验要比ofo好很多,但与摩拜相比并没有太多优势。目前,小鸣单车需要做的,不是把摩拜当成竞争对手,它的目标应该是ofo——只要投放量能赶上ofo,凭着车的质量,它的竞争力完全可以超过ofo。因此,对眼下的小鸣单车来说,与其把钱浪费在补贴用户上,不如增加投放量(同时,涨价,哪怕涨价到0.5元,也要比ofo的1元更便宜)。
ofo不暇自哀,而小鸣哀之;小鸣哀之亦当鉴之,勿使后人而复哀小鸣也。
风口,还是陷阱?
就算小鸣最终能够在这场共享单车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最终,也一定会有几个“大鸣”或“小鸟”在无钱烧的时候落魄而死。
实际上,每一个被投资人和媒体吹捧出来的“风口”,都无法摆脱“一将成名万骨朽”的规律——
五六年前,智能手机是风口,做智能手机很赚钱,于是,很多企业一拥而上,然而,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人口红利用完了,市场饱和,于是,大多数手机厂商都不赚钱了,甚至陷入连续亏损的境地;
三年前,o2o是风口,于是,办公室白领辞职去做o2o创业了,在校大学生也放弃毕业证去搞o2o了,结果呢,仅一年之后,就有统计数据说,o2o领域创业死亡率高达99%;
去年上半年,无论是投资人还是媒体,都喊着说直播是风口,然而,到了年底,居然连大多数所谓的“风口”企业也融不到资了……
简单地说,“风口”既可以给个别人带来“闷声发大财”的机会,但也可以使大多数“瞎起哄”的人血本无归。因为,“风口”是一个极具迷惑性的词语,它甚至约等于“可以任性地糟蹋钱”。
对那些“只要不花钱就感到手痒”的投资人来说,“风口”意味着可以任性地花钱,“花钱花到手抽筋”或“无钱可花”;因为,除过少数天使投资人外,大部分人花的都不是自己的钱。
投资人对“风口”过于吹捧,也滋生了某些创业者的投机心理。有的创业者,他们的商业模式既不是to C也不是to B,而是to VC,即投资人喜欢投什么,他们就做什么,创业的目的不是为了干点实事,而是为了融资。然而,当所有的创业者都一拥而上的时候,投资人眼里的“风口”,很快就会成为竞争很惨烈的红海,投资人便被他们吓得都不敢投资了。
况且,不同的投资人偏好是不同的,即便是你拿“投其所好”的项目完成了A轮融资,到B轮,你的项目无法满足新投资人的胃口,于是,你就死翘翘了。
很多创业者总是喜欢抱怨“没人给钱”(融资难),但比“没人给钱”更可怕的,是乱花钱。我能想到的最任性的乱花钱,莫过于“追风口”了。
对创业者来说,“风口”意味着更容易拿到钱,而轻而易举就拿来的钱,往往浪费了也不必心疼。
站在“风口”的投资人和创业者,都忙着“大干快上”,追求着“多快好”,却忘记了,在毛泽东的原话里,“多快好”后面还有一个“省”字。在“风口”奋斗的你们,想过“省钱”没有?你们有严格的预算管理吗?
追“风口”,不如找到属于自己的蓝海
当然,对那些喜欢追逐风口的投资人和创业者来说,“省钱”是治标不治本的。无论你怎么努力地节省,依然很难摆脱“死得惨”的命运。因为,“风口”跟“泡沫”几乎就是同义词。
在2016年的亚布力企业家论坛夏季峰会上,张维迎教授在主题演讲中指出:“所有的产业政策,最终都会导致产能过剩。” 产业政策,是政府行为,对应到创投圈的话,就是投资人口中的“风口”了。
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朱啸虎在一次演讲中说:“基本上,所有人都认为是风口的东西,最后都很难成为风口。真正的风口,在一开始是很难预测到的。”
而笔者也一直有一个类似的疑问:会不会,所有的“风口”,都终将成为泡沫?去年10月底,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举办的“蓝海战略国际论坛”上,笔者曾向复旦东方管理学院院长苏勇教授讨教:“投资人口中的‘风口’到底是蓝海还是红海?如果‘风口’是红海的话,那可不可以说,所有的‘风口’,都终将成为泡沫?”
苏勇教授是这样回答的:“‘风口’本身有一个转换的过程,一开始,它可能确实是个蓝海。比如小米做手机,在他之前,虽然已经有很多人在做了,但小米采用了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与消费者互动,通过粉丝来销售并更新软硬件,所以才有了雷军那句话‘站在风口,猪也能飞’。但是,如果这个模式被大家copy,那蓝海就会转变成红海。”
“中国有不少创业者,看见别人做出了比较好的项目,就会想:我也要跟你一样;而硅谷创业者心里想的则是:我要做个别人没做过的。”与中国创业者习惯扎堆涌向“风口”不同的是,硅谷的创业者更喜欢开辟蓝海。
开辟蓝海市场,就不需要烧钱去跟对手恶性竞争,可以“低成本发财”,并且,即便是不成功,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
最近,在谈“蓝海战略”时,我总喜欢拿喜马拉雅FM来举例子。喜马拉雅是音频市场上的领军者,目前有活跃用户3亿,市场占有率在70%左右。但喜马拉雅能做到这么成功,靠的却不是“风口”,而是“逆风而上”。
喜马拉雅创始人余建军说:“我当时调研了一百多人,基本上有六七十个人都不相信音频有前途。于是,我们挺兴奋的,很多人都这么想,就意味着BAT也是这样想,意味着我们的生存空间更长一点。
对我们创业者来说,我们不要怕小,小地方往往就是我们的机会,大的地方往往就是BAT的机会或者其他的已有的行业竞争者的机会。”
当自己的项目被大多数人断定“没前途”的时候,他竟然“高兴坏了”!是不是很变态?然而,正是这种逆向思维,成就了他。
后来,余建军总结道:“要站在一个路人甲的角度,做未来趋势性的东西、对用户来说是刚需的东西,而不是所谓的‘风口’。” 那些喜欢盲目追风口的创业者和投资人,如果能有这种觉悟,“下场”或许会更好一些。
登录后发表你的伟大言论!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