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年初,俄罗斯的团队研发的移动互联网应用产品 — Prisma 在市场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被称作当年仅次于 Pokeman Go 的现象级应用。
其在 IOS 上发布 15 天内下载量达到了 750 万,到了 8 月份,全球范围已经拥有了超过 5000 万的用户,连梅德韦杰夫都是其产品的粉丝。
紧跟着,2016 年 8 月,国产名为“深黑”的同类 App 在 Android 平台上线公测版;2016 年 9 月,大画家 App 登陆苹果商店,并宣布已经率先突破了基于深度神经网络滤镜的大图1000万像素,并支持导出800万高清大图(Prisma 只能计算 100 万像素的图片)。
那么,这类看起来有些“贵气”的产品究竟是什么?
抛开复杂的技术术语,我们简单点来说,这类应用是通过一个“模拟人类视觉处理”的算法、将计算机调教成梵高这样的超级画家。这样大家就比较明白了,又一款人工智能的典型应用,这次颠覆的目标是绘画这个充满艺术气息的领域。当然,如果脱下人工智能的外衣,单就“艺术滤镜”类产品本身的角度考虑,其商业模式并不是非常清晰。
首先,这是一种工具型的应用。工具型应用的盈利模式非常模糊,除了广告以外,并没有探索出更具体、更有效的变现模式。不论是已经成功 IPO 的“现象级”图片处理工具——美图秀秀,还是正处在积极准备上市阶段的天气服务类应用——墨迹天气,在商业方面都不是很有建树。
美图公司 2008 年发布第一款产品“美图秀秀”,一直到 2016 年披露的招股书来看,其全部应用的活跃用户数约为 4.46 亿人,从 2014 年 6 月至 2016 年 6 月间屡次与阿里巴巴、苹果、百度、Facebook、谷歌、微软及腾讯等全球互联网巨头一起跻身全球前八位iOS 非游戏应用开发商之列。但与如此庞大的用户基础不匹配的是,美图公司一直保持亏损状态(根据 IFRS 准则统计,实际亏损约 11 亿左右)。
其次,“艺术滤镜”类产品属于极为垂直的、受众范围偏小的应用。传统“滤镜”类图片处理工具,常见的潜在用户范围应该是:以“美”为切入点的女性用户群体,代表产品“美图秀秀”;以及以“个性”为切入点的年轻消费者群体,代表产品是“脸萌”。
而“艺术滤镜”类产品主打“艺术”元素,这无疑是一个亮点,算是弥补了当前市场上的一个空缺,一旦流行起来,甚至很有可能会对传统绘画行业造成冲击。但客观的说,也正是因为“艺术”这个特色,使得该产品远离了以“美”为目的、需求量最大的女性消费市场。
把自己的头像变成“大师”风格的画像不美么?不算很美,但是足够个性吧?也许短期内确实如此,甚至有可能通过社交媒体的快速传播而引发爆点。但“个性”这个消费群体的特点是迭代快、需求变化多端,很少有产品能够稳定、持续的满足这部分人群的需求。“个性”,本身就代表着小众、独特,一旦这种特质由“独特”走向“流行”,它的“个性”之路也就走到了尽头。
曾经风靡一时的“脸萌”应用,3 个月用户就突破了 5000 万,海外用户超过 1000 万,在中国、英国、西班牙等 17 个国家的 App 商店总排行榜位列第一。但没过多久,这款产品的人气迅速下降,其中虽然不乏团队经营的问题,但以“个性”为卖点的产品生命周期短的特点同样暴露无疑。
无法准确的切入两个主流的滤镜产品人群,单纯靠“艺术”这个卖点,究竟有多大的想象空间呢?
2016 年上半年,佳士得拍卖行销售业绩是 30 亿美元左右。但这个价格中并非全部是绘画类产品。并且艺术品收藏市场的特点是对名人、大师级作品的追逐,不管买家的初衷是个人喜好、价值投资或是投机行为。也就是说,作者的名气是衡量绘画作品的主要依据(起码在收藏类的商业领域上如此)。
那么“通过使用软件、将照片转换为大师风格的作品”来收藏,这个市场肯定是不存在的。藏家不会对一幅计算机软件模拟出的作品感兴趣,哪怕这幅作品本身模拟的很像。
甚至传统工具型产品最大的收入来源——广告,在滤镜类产品中也很难通过常见的模式进行应用。因为该类产品的空间利用率非常高,图片本身就会占据大部分屏幕、再加上工具按钮,几乎很难在不影响用户体验的前提下为广告位安排空间。
还是以美图为例,根据其在 2016 年发布的招股书披露,作为一个以软件产品为核心竞争力的公司,其销售量并不庞大的手机业务居然占据了总收入的 90% 以上。而其 2016 年上半年的在线广告收益占比仅为 4.4%。
工具型的产品,似乎很难作为一个独立的应用发展出稳定的盈利模式,即使是全球的明星级产品——YouTube 和 Instagram,在其独立运营的时候、同样没有赚到太多的钱。但被 Google 和 Facebook 收购后,都为其带来了极大的益处。
当然现在就下定论说工具型产品不能盈利太过武断,就像曾经的丑小鸭——OICQ,谁能想到那个在当年被看成资金黑洞的胖企鹅,日后会发展成生物链顶端的巨兽呢?
分析过产品后,回归我们的主题,“艺术滤镜”类产品,究竟是否能够成功颠覆到画家这个职业呢?
笔者的第一印象是绝对不会。
因为“艺术品”是很难通过量化标准来衡量的。前文有过分析,收藏者多是通过作品创造者的声望来评判其价值。专业人士经常讲,一副绘画作品的好坏,除了使用的技法外,其本身所蕴含的 — 作者在创作时的感情才是最为珍贵的。这种描述方式本身就有些模糊,一千个人可能有一千种理解。但可以肯定的是,人工智能创作的画卷,肯定无法加入感情元素。
然而这种思考模式是针对绘画艺术品的高端市场 — 大师级别的作品肯定是无法被人工智能取代的。换一个角度思考,如果基于人工智能的“艺术滤镜”类产品取代、或颠覆了底层的艺术品装饰市场呢?
我们思考一下这样的画面:收入一般的绘画作品爱好者们,可以通过免费的“艺术滤镜”类产品、随心所欲的将自己拍摄的各种照片转化为“大师”画风的绘画作品,通过打印机将作品打印,装裱后挂在家中装饰。从成本的角度衡量,这样做无疑比到画廊购买一副普通画家的作品要便宜很多。而价格又恰恰是这类爱好者更加关心的元素。
如果这样的情况慢慢普及,很有可能影响到画家的成长道路。
人类的职业成长大多是金字塔形的——从低端不断成长,在成长过程中被不断筛选,胜利者最终步入精英阶层,走向金字塔顶端。画家这个职业也不能例外,不论多么伟大的绘画大师,也都需要从底层做起。在早期通过小型画廊低价出售自己的作品、提高自己的绘画技艺、并接受市场的考验,逐步积累其名望。如果小型画廊的绘画作品销售受到影响,无疑会打击到金字塔的底层,影响菜鸟画家到大师画家的升级之路。
不光是画家,其实很多职业的初级工作者,都面临在未来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的趋势。也许到了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在未来建立一种新的培训机制,让人们继续有机会做已经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工作、以度过成长经验的积累阶段,为步入精英阶层打好基础。
登录后发表你的伟大言论!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