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第一次将手机正面变成一整块玻璃之后,开启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再到后来“改变世界”的iPhone4,苹果一直能够保持了行业标杆的位置。不过这两年,智能手机也很难再有颠覆性的创新出现,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千“机”一面的外形。
依然以苹果手机为例,自2014年的iPhone6之后,就再也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创新变革,永远把消费者的期望停留在对下一代产品的畅想中。供应链的同质化也让行业创新并没有什么绝对的机密可言,苹果也不得不开始从引领者转变成在双摄、取消耳机孔等创新上的跟随者。
相对于完美主义者的乔布斯,库克更像一个成功的商人,对后者来讲更重要的事情是如何取得更大的利润,在缺乏创新的背景下,只能通过这样的方式让用户来买单。
而现在智能手机市场也慢慢趋于饱和,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预测,2016年度全球智能手机增幅仅为0.6%,与2015年10.4%的增长率形成强烈对比。这不仅仅是智能手机市场保持多年的两位数增长结束,更是创下自2008年以来的最低增长记录。
可折叠屏幕手机是竞争未来市场的利器
基于此,我们看到智能手机厂商急切的想要寻找一个能让自己重回巅峰的产品,于是可折叠屏幕手机成为一个很重要的战场。
目前最热门的可折叠屏幕手机莫过于三星代号为Galaxy X的手机。根据公布的专利图和韩国媒体的报道,这款手机或将采用铰链旋转的方式,完成手机屏幕的可折叠,完全展开可以作为7英寸的平板电脑使用。甚至有媒体乐观估计这款手机有可能在2017年第三季度发布。
与此同时,三星在韩国本土的对手LG也在积极布局可折叠屏幕手机。LG 分别于2015年 7 月和2016年 4 月宣布了 1.05 万亿和 4500 亿,共 1.5 万亿韩元的投资以建设下一代 OLED 生产线。与三星传出的设计理念一致,LG的可折叠手机专利同样是整个手机可从中间部位左右折叠。有消息称LG将在今年下半年量产10万台可折叠屏幕。
不只是三星和LG,苹果,乃至国产手机厂商小米、华为、联想,甚至已经逐渐淡出主流的诺基亚,都传出可折叠或柔性屏手机的设计理念。IDC中国区助理副总裁王吉平就在日前就指出,2017年至少有两家国内厂商推出折叠手机。
由此也可以看出,在手机屏幕这个创新驱动的重要环节上,极有可能成为左右未来行业发展趋势的重要因素,任何稍有实力的厂商都不愿意错过。
消费者并不缺少选择空间,厂商更需要激进创新
对消费者而言,虽然没有可折叠屏幕,但目前依然有其他类型的手机可供选择,比如当下智能手机行业最火的以三星Galaxy S7 edge为代表的曲面屏和小米MIX为代表的全面屏两种类型。
三星Galaxy S7 edge以其更圆润酷炫的外观和更高的可玩性,带动了2016年双曲面屏幕手机大热,vivo、小米、华为和荣耀也已经相继推出了自己的双曲面屏机型。
虽然产能上依旧受限,但是随着三星双曲面屏产量的提升,LG、夏普以及国产京东方、深天马、华星光电等企业对OLED面板研发不同程度地投入,2017年将会是双曲面屏手机大行其道的一年。
而以小米MIX为代表的全面屏手机,则是无边框概念的继续延伸,成功带动了市场对于这一类手机的关注度。虽然受限于内部设计、良品率等诸多因素,小米MIX只能称为是全面屏的初级阶段而已,但是这样的一款手机相对于越来越同质化的外观设计,已经足够惊艳。
所以与其说消费者期待可折叠屏幕手机的到来,不如说是手机厂商更需要折叠屏幕手机来增强行业的造血能力。
可折叠屏幕手机离我们还有多远
以上两种屏幕概念相对于可折叠屏幕而言,在技术难度和创新等级上不可同日而语。可即便如此,尚且存在如此多的问题,就更不要提更复杂的可折叠屏幕手机了。可以说,起码在2017年,真正属于可折叠屏幕手机的时代还不能到来。
首先,目前大部分的电子元器件本身并不具备可折叠的特性,所以屏幕可折叠意味着手机必须要为可折叠的部分让出空间,而在无法避免的柔性材料上,必须要可以经受大量的弯曲和非弯曲的循环,如何保证电路的稳定性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其次,安全因素也是不能忽略的问题。柔性屏的技术是否已经成熟到可以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正常使用,甚至在损坏的情况下不会造成人身安全事故。因为一旦发生这样的安全事故,对于厂商而言后果是难以估量的。
第三,元器件成本和维修成本是否在消费者可承受的范围内。比如三星S7 edge的一块屏幕价格大概在1600元左右,大概是iPhone 7屏幕价格的两倍,对三星这样的全供应链企业尚且如此,国内厂商成本势必会更高了。
而且现在可折叠屏幕手机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的阶段,谁能先人一步可能就意味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如何保证厂商们能抵住诱惑,在优化和试错上做到尽善尽美呢?如果不能,将给可折叠屏幕手机的实际使用带来更多的不稳定因素,一旦未来可折叠屏幕手机发生损坏,维修的费用可能也会让人望而却步。
最后,即便是能赶在2017年出现可折叠式屏幕手机,可能效果上也没法让人满意。韩国科隆工业公司是全球唯一一家能大规模量产无色聚酰亚胺的公司,这种材料正是可折叠设备的关键部分。此前其高管认为首款登陆市场的可折叠设备,出于安全问题的考虑,其弯曲半径可能为5mm,而不是此前一些人预计的1mm。
如此一来,手机的厚度不可避免的会大大增加,对于用户体验而言,一款超厚的折叠手机势必会大打折扣。
消费者对于新奇的追求永不止步,这也是驱动厂家不断创新的重要动力。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一件事物的需求在它真正出现之前其实并不存在。
智能手机行业也是一样,从来都是厂商引导消费者的需求,在现在这样一个全球智能手机行业都陷入增长停滞的状态下,厂商们才是更需求一款颠覆性产品来刺激消费市场的一方,这也是为什么大家不约而同投入到可折叠手机研发竞争中的主要原因。
虽然现在还无法准确预测它会在什么时候到来,但是从各方面考虑,2017年恐怕还不是时候。
登录后发表你的伟大言论!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