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的广州两会上,广州政协委员曹志伟在发言时称,广州应创办自己的交通科技大学。随后,广州市政协负责人问曹志伟:“假如你这个建议被采纳,你的公司愿意不愿意牵头来做这件事?”曹志伟回应称:“如果允许企业投资,我名下公司愿投资10亿元;如不允许企业加入,我愿意个人捐1个亿做启动资金。”
不难发现,曹志伟对创办广州交通科技大学非常热心,不管是以何种方式介入,自己都愿意出巨资。之所以如此热心,既是因为“办教育是功德无量的事”,更是因为广州要打造枢纽城市,交通人才不可或缺。其称,仅航运金融行业的人才缺口就达到90万。既然有这方面的人才需求,又有企业家愿提供资金支持,创办广州交通科技大学似乎势在必行。
尽管我国企业家或企业热心办大学早已不新鲜,多年前就有一些企业创办了企业大学;近两年马云创办了湖畔大学,刘强东成立众创学院等。但曹志伟想创办的广州交通科技大学似乎与众不同,既要整合现有院校资源,又要与国外大学合作办学;既为企业定向培养所需人才,而且科研成果强调实用性——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为企业解决困难。
也就是说,曹志伟热心办大学,不仅能为办学提供资金支持,还有一套值得尝试的办学理念。过去,被认为是非教育家在办学,舆论因此呼吁高校回归教育家办学。而曹志伟这次提出的办学理念,既融合了教育家的办学理念,也兼顾了企业家的办学理想。笔者以为,这种办学理念未必很新鲜,但显然很实用,这恰恰是目前很多国内高校所欠缺的。
众所周知,我国已经连续多年遭遇“史上最难就业季”,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很多,但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与市场需求相脱离,是造成就业难的原因之一。尽管舆论早就建议“加强专业设置与岗位匹配率”,但今天看来仍未见改观,有调查显示“三四成大学生学非所用”。在这种情况下,让企业家参与办学无疑值得尝试和鼓励。
譬如,曹志伟建议,与国外合作办学重点打造若干特色专业,无疑有助于培养国际高端人才,可适应未来发展;通过大学与许多庞大的交通产业和相关信息产业合作定向培养企业所需的人才,必然有利于提高专业设置与岗位匹配率,继而可提升就业率。鉴于经济增速放缓已成为常态,今后又将推行延迟退休,就业问题会长期存在,必须从高教入手。
因此,曹志伟所提出的办学建议以及投资或捐资承诺,值得有关方面深入论证。这一建议一旦采纳,或将激励更多企业家投入办学,对于整合、增加教育资源具有积极意义。长期以来,国内公办高校发展主要依赖政府和财政,这也是造成高校行政化现象严重的原因之一。让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办学,除了能减少财政负担外,还能为办学提供多元、务实的理念。
目前,社会资本参与办大学有多种方式,既有捐资办学,也有投资办学。无论社会资本以何种方式参与办学,都应该积极鼓励。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社会资本参与办学一定要严格依法操作,明确资本方在办学过程中的角色定位。这方面已有反面例子,如女投资人陈玲投资创办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后,出现了开除患癌女教师、亲任院长掌控一切的系列问题。
登录后发表你的伟大言论!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