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了多久,中国这个超级市场一定会成为世界搏击产业迅速壮大的温床,搏击在中国也一定会成长为一门超级生意。
这些年,没有哪个产业比体育奔跑得更快。
一个基数极为庞大的消费人群,一个持续增长、充满活力的世界级经济体,一个国家政策极力推动与百姓息息相关的传统产业,催生出的是超级生意:乌央乌央的马拉松、遍地开花的健身房、篮球、足球、骑行、攀岩、漂流、滑雪……几乎所有跟运动相关的产业都被插上了翅膀,相携而飞。
而搏击无疑是体育这个超级生意中最狂飙突进的那一个。企业巨头,资本、创业者、技术竞相追逐,分化、组合,再分化,再组合,一个接一个赛事开打,一个又一个搏击IP被开发。你方唱罢我登场,短短数年间,上演了上千场龙争虎斗、“武林”对决,搏击这项新兴的运动在江湖中到处山头林立。
《英雄榜》《武林风》《终极格斗联盟》《锐武》《龙行天下》《紫禁之巅》《英雄传说》《演武堂》《武林传奇》《昆仑决》《中国真功夫》《振华英雄》……从站立式起家,逐步发展涵盖MMA及泰拳等在内的多种打法,走出去,请进来,与世界接轨,一大批全球搏击顶级高手与国内众多顶级拳手同台竞技。
职业拳手少、市场认可度不高、用户没有养成付费习惯、国外成熟的营运模式难以落地、门票收益不大、无序竞争……尽管搏击在国内遭遇种种短板,但没有人会否认,要不了多久,中国这个超级市场一定会成为世界搏击产业迅速壮大的温床,搏击在中国也一定会成长为一门超级生意。
巨头们的拼图游戏
门票、广告、赞助、衍生品、赛事版权的巨额转让费及一定渠道的转播收入,这是职业搏击在成熟市场的盈利通道。
2015年5月2日,是世界超级拳王梅威瑟与帕奎奥的世纪之战,当天的票房收入7100万美元,广告费700多万美元,而仅在PPV方面点播付费就产生了超过4亿美元的收入。仅仅按赛前媒体的超低估算,梅威瑟36分钟的搏击征战之后会得到1.8亿美元,相当于C罗+梅西+老虎伍兹2014年一年的收入总和。
这样的收益让搏击成为世界上最吸金、也最疯狂的体育赛事。
事实上,各方金主早已将赛事版图推进中国。MMA(综合格斗)的代表赛事UFC与自由搏击的代表赛事GLORY(荣耀格斗)很早就被人“拿”到中国市场运作,只是因水土不服而没能真正落户。但在姚明的曜为资本现金收购荣耀格斗的部分股权之后,GLORY落地中国只是时间问题。2016年4月15日,来自韩国的MMA赛事ROADFC18名来自世界各地的选手(8位中国选手)在北京举行称重会。赛事创立人郑文弘随后宣布,鉴于中国搏击行业巨大的潜力,2016年中国将取代韩国成为ROAD FC的主要举办地。目前,ROADFC已与CCTV体育、小米、北京市体育竞赛管理中心签订战略部署,成为首个扎根中国搏击市场的国际赛事。
国内搏击江湖最强有力的推手与领航者《武林风》曾接待了一批又一批慕名而来的资本大鳄,但都因为迈不出体制的圈而错过了一段又一段郎情妾意的“婚姻”。2014年中国原创搏击品牌《昆仑决》“上线”不久,就接到资本市场抛过来的橄榄枝,先后获得洪泰基金、IDG、天明集团、娱乐工场、真格基金、梁伯韬等知名投资人与投资机构的“资助”。随着2015年《昆仑决》二十八场国际顶级搏击赛事的倾情呈现,国外一些权威搏击媒体慷慨地把当年最好搏击赛事的荣誉光环戴在《昆仑决》的头上,国内外资本追逐中国搏击江湖的热情彻底被点燃。2016年10月,郭晨冬主打的《勇士的荣耀》获得红杉资本、华人基金的巨额投资,曜为资本也循声而至。
近两年,国内众多赛事基本上都拿到了投资。
马云的阿里体育建立之后,第一个大手笔就是注资中国拳协,并且有传闻还要联姻中国武协。2016年9月,阿里体育联手健康猫共同打造“精武门”格斗联赛在北京“水立方”揭幕。
据传,乐视体育已经签下了几笔大单,泰森即是其一。如果泰森加盟,乐视体育就将同时拥有两位世界超级拳王。此前,乐视体育与帕奎奥成立了合资公司打造中国拳击O2O平台。先后网罗两大拳王,再加上此前欲收购终极格斗冠军赛UFC,乐视体育进军搏击产业的意图昭然若揭。
可以预见的是,像投资中超、CBA一样,超额的广告回报与自身品牌的超高溢价会让国内外的巨头们对搏击江湖趋之若鹜。何况,搏击的现实意义于中国早已超出了体育竞技范畴,承载着恢复汉唐雄风、重塑尚武精神的民族诉求。
江湖情怀
这个时代,这个行业,真正的精神和情怀比任何时候都重要。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纷争。
正规的国际性搏击赛事玩一场下来费用一般不会少于四五百万元。对赛事的运营推广方而言,在市场并没有真正“捂热”的时候,赔本赚吆喝是一种常态,不可不为,又不可多为。但是在一个暗战的江湖里,一家赛事推广方刚联系一场比赛,与承办方200万元的回本协议还没有来得及草拟,另一家竞争对手就会把电话打过去,愿意与承办方合作,宁愿亏损400多万元,只象征性地需要30万元的回本。
这种巧取豪夺、挖人墙角的作派毫无情怀,不但扰乱了本就不太健康的市场,还在竞相压价中让搏击赛事难以为继,损人损己损行业,拿钱砸市场,最终砸的是自己的脚。
拳手在不断上涨的出场费面前安于现状,不愿意到国际上更大的平台上去磨练,只满足于在国内的一些垃圾赛事上刷刷小怪,而主办方也不愿花大价钱请世界一流高手过来,找一些国外二三流角色包装成各类拳王回国内洗钱,国内赛事不断,主办方与拳手一拍即合,结果是把搏击赛事办成笑话。
主办地的主要领导不愿意看到国内拳手被打得满地找牙,感觉有辱国格,要求中方选手无论强弱只能胜不许败,赞助商担心惹恼领导,一定要国内选手在强敌面前大获全胜,主办方经不住压力,委曲求全,于是,许多赛事看得搏击迷们怨声载道。
对于搏击而言,爱国哨很可能是最大的毒瘤,而假拳毫无疑问是搏击江湖中最致命的毒药。不假打是最起码的体育精神,假打赢得了一时,失去的是一世,最终会把整个行业都葬送掉。
一些打着赛事名号的比赛,只管签拳手打比赛,不愿养人,也不保证培养人(拳馆)的利益,给拳手的出场费也不多,纯粹是奔着钱去的,挣钱就跑,没有后续,把搏击市场的水搅混,这样的思维最终导致很多比赛昙花一现,玩过几场就再也找不到踪迹了。UFC与荣耀格斗都曾有人操盘落户中国,最终败北也是这个缘故。
每一个江湖都有自己的规矩。搏击是公平、正义、激情、力量的舞台,容下的只有情怀,最后彰显的也只有情怀与精神。
因为情怀,“亚洲第一快腿”、在体制内获得极高殊荣的邹国俊转战职业赛事领域,最终凭借一己之力开创了自己的搏击事业,并最终引领了这一行业。也是因为情怀,组建盛华国际武术俱乐部培训了一大批职业拳手,组织《英雄传奇》赛事,承受国内选手被狂殴后网民的谩骂与指责,硬着头皮走上国际赛场找虐。
想赢,但不怕输,在失败中向强者学习,这才是最励志的搏击江湖。
因为情怀,出身音乐世家的吴立新抛开心爱的艺术一心钻研办好《武林风》,读书、拜师、访问、求教、观摩国外各种搏击节目、研究比赛规则。
郭晨冬、姜华、杨建平……这是一个很长的名单,因为情怀,他们不惮前行,摸着石头,努力寻找搏击在中国的出路。
也因为情怀,这个行业一定会记住他们,不管他们成还是败,起还是落。
最后的战国?
生死一线,往往是最真实的江湖。
有人说,纷纷扰扰的国内搏击江湖已进入战国时代,而且是最后的战国,对于绝大多数赛事来说,一年是最后的大限。
六国即使结盟,又岂能阻挡秦的步伐?
问题的关键在于,谁会是最终一统江湖的那一个?
曾经的带头大哥《武林风》?
十二年如一日的不断努力,在搏击江湖,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武林风》确实积累了大量的粉丝、选手资源。最重要的是,《武林风》是国内搏击江湖里到目前为止唯一盈利的赛事,3000万元的投入,7000万元的收益,精打细算,细水长流,一点都没有同行侠客们一上来就“砸坑”的冲动。
但这样的稳健注定与大资本无缘,也就很难成为最后的赢家。不过,以《武林风》的现有体制,走自己的路,积极寻觅娱乐与体育的最佳结合点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其母本河南卫视在卫视圈里的影响力并不大,卖点有限,即使有做大的心也没有做大的力。
要赢得未来,《武林风》需要的是真正走向市场。
势头正劲的《昆仑决》?
《昆仑决》的出场确实让人眼睛一亮,一出世就是国际大伽的范儿,以国际化的眼光打造与世界接轨的国际级赛事。不惜重金延请全球顶尖搏击高手登台亮相,一展雄风,这样的大手笔迅速为其赢得国际声誉,以至于创立第二年就被美国的专业搏击杂志评为“2015年最佳搏击赛事”。最重要的是,《昆仑决》找到了自己的盈利模式:依托赛事,以点带面,向产业的上下游拓展,实现全产业链的重塑。全产业链的战略思维也为其赢得了资本市场青睐,IDG、真格基金等著名投资机构纷纷下注。
应该说,在传播渠道高度垄断而且处于卖方市场、国内观众付费观看积极性不高的现实环境中,《昆仑决》志在打造一个原创性体育IP的选择不失为一条好的生存发展路径。
但让圈内人士忧心忡忡的是,全产业链的经营模式只怕很难短期内奏效。在上游培训选手、制造赛事明星,这都没有问题,但是搞终端市场的竞猜在国内现有体制下能玩得起来吗?
《昆仑决》在赛事上的大手笔势必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融资已至D轮,市场估值高达7亿美元,300多人的运营团队仅每年的“内耗”就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这些都会让人心存疑虑:谁将会为《昆仑决》的雄心买单,成为下一个接盘侠?
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昆仑决》很可能是“成也全产业链,败也全产业链”。
一个品牌的被认可需要时间,赛事是这样,产业链上的其他环节也是这样。时间才是最佳的商业模式,这样的模式是与时间的赛跑,这样的模式更是在与时间战斗、搏击,问题是《昆仑决》能不能创造时间?能不能等到硕果累累的那一天?
一个利好是,来自资本圈的消息说,《昆仑决》《丝路英雄》《峨眉传奇》《真武魂》四家有意“合体”,正在酝酿一个主题更加鲜明的宏大叙事,这很可能会为《昆仑决》赢得时间。
万名扬旗下《勇士的荣耀》?
郭晨冬被业内称为国内最懂搏击的人。从2004年《武林风》的创办到2016年9月正式离职,郭晨冬一直是《武林风》的代言人与品牌“运营商”,主导、创造了2010年以后《武林风》的辉煌,把《武林风》带出国门,打造搏击界“黄埔军校”大东翔搏击俱乐部,为中国竞技搏击持续输血,形成良性循环,培养、吸纳了一大批国内搏击好手,也是把国内拳手出场费从低点推向高点的真正推手。斥巨资打造勇士荣耀联盟,吸引了28家国内外搏击俱乐部加盟,来自这些俱乐部的500余名顶尖运动员也将参与到《勇士的崛起》之中去。另外,郭晨冬同样找到了自己的盈利模式——打通赛事承办、赛事冠名、广告招商、明星选手经纪等多个环节,形成自己的产业链,以此充盈现金流的基础上,走中超路线,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组建搏击俱乐部,在统一规范下每年进行常规性比赛,根据俱乐部的积分排名最终形成A级、B级俱乐部,产生两个等级的冠亚军,跟世界著名搏击俱乐部抗衡。
看看恒大足球给许家印及其恒大集团带来了什么就知道,这一搏击界的“中超”一定会成为国内外巨头们发力争夺后歆享的盛宴。红杉资本联手华人基金携巨额资金入驻,与北京卫视一起打造的《勇士的荣耀•崛起》在播出之前已经得到足够的广告收益,与深圳卫视合作的《勇士的荣耀•征途》的招商情况也开展顺利,三四十人的运营团队扎根郑州每年的运营费用不足500万元,一切向好。
但是,与《昆仑决》一样,《勇士的荣耀》最需要的无疑也是时间。
《拳星时代》?
掌舵人杨建平是从《昆仑决》走出来的超级拳手,功夫好,人长得帅,口才又不错,是搏击江湖里少有的成功跨界影视圈的人。2016年年初成立《拳星时代》时,其指向十分明显——打造新形态的赛事IP,将体育加娱乐化作为未来发展的方向。
一年为期。搏击圈内有人给出一统江湖的最后时限。
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任何人事都逃不过时间的杀伐,江湖永远是江湖,有一分努力就会有一分收获,做好自己,把自己做到极致,总会有一席之地。
也许,搏击江湖最佳的生态是,在自己最适宜的地方,快乐地生活,忘记对方。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登录后发表你的伟大言论!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