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制造业与互联网相煎何太急

最近,马云提出了五新的说法,即新零售、新制造、新技术、新金融和新资源。在最近的一次电视节目上,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表示:“我认为除了新技术以外,其他都是胡说八道。”

宗庆后的这一番话,使得本来以“共同探讨中国制造业寒冬的深层原因”的节目,变为一场制造业大佬对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经济的集体炮轰。格力电器(000651,股吧)董事长董明珠顺便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90后”喜欢开网店是“国家隐患”。

制造业对互联网的敌意并不难理解。这几年中国互联网经济的颠覆性发展造就了巨头,也造就了偏见。虽说中国已经有了阿里巴巴和腾讯等互联网明星企业,但它们倒海翻江的势力依然依托于平台功能的整合,与微软、谷歌等技术性互联网企业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以BAT为代表的功能性巨头依托线上平台优势不断整合线下资源,迅速挤占了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因此,对于造成中国实体经济寒冬的因素,节目组给出了多个选项,宗庆后的选择第一是高税费,第二是虚拟经济过火。

互联网经济一边风生水起,企业却不安于挖掘模式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等技术潜力,相反很多互联网公司开始还在努力盈利模式的创新和成(002001,股吧)功,后来便不需要了,只需要在资本市场讲个好听的故事。

再后来,甚至好听的故事都未必需要讲了,简单粗暴地大把烧钱,补贴用户。所谓商业模式创新已经毫无意义,没有一种模式能与巨头的资本和流量抗衡。熬不下去的快生快死,活下来的成了寡头独大。

互联网经济纵有“投机取巧”惰性,但不能否认阿里、京东等电商的颠覆性崛起,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一方面是摧毁式的,另一方面又是再生式的。

制造业遭遇围城由来已久。由于市场化改革不充分、体制对经济的约束过多,我国固有的经济格局长期难以突破,而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带来了打破僵局、提升效率的历史性机会。

虚实平衡,亦师亦友,应该是中国互联网企业与制造业最好的相处方式,也是实体经济与互联网经济合生共荣的最佳状态。因此中国制造与互联网可以形成良性互动轨道,在经济发展中,优化与提高整个产业链的运作效能是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部分。

如果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像过去一样把自己的应用只停留在消费层面,必将对宏观经济产生不可逆转的冲击。实体产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和基础,互联网的伟大之处和真正的价值,应在于它不会颠覆实体经济,而是为实体经济带来更大的价值和动力。

客观而言,中国实体经济能否成功转型、实现复兴,主要在于能否推动经济的结构性和市场化改革,互联网将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互联网+实体经济,才等于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构建一个庞大多元化的产业互联网世界,将实体经济的发展带入新黄金期,才能真正将互联网的价值最大化。本是同根生,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相爱无妨,相杀何太急?

喜欢 (0)
分享到:

评论 抢沙发

登录后发表你的伟大言论!

立即登录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