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是为了什么?
理想主义者说,为了追寻意义。现实主义者说,为了追寻金钱。
男人说,养家糊口。女人说,买买买。
如此热爱工作的你,有没有想过,假如未来我们需要终生工作,永远无法退休该怎么办?
这并非危言耸听,日本已经出现了古稀老人重返职场的情况。数据称,日本社会的老龄人口已占总人口近40%,劳动力短缺,导致很多老年人70岁还在工作。关于老龄化问题,我们往往会从养老、医疗等角度思考,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趋势——
人类不仅仅越来越老,也活得越来越久。更加长寿成为人类的新状态,你是否意识到,自己应该为这样的状态早做准备,重新规划人生?
《百岁人生》(The100-Year Life: Living and Working in an Age of Longevity,暂译名)一书针对这一问题,从独特角度解读了长寿对未来生活的影响,分析了新状态下人类将面临的新问题,以及如何为更长更多变的人生提前做好准备。《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在伦敦采访了该书的作者之一、伦敦商学院经济学教授安德鲁·斯科特(AndrewScott),就很多有趣的问题与他进行了对谈。
HBR中文版:根据你的研究,未来人均寿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安德鲁·斯科特:富裕国家的人类预期寿命会更长,未来大概可以达到100岁。中国发展也非常快,和30年前相比,现在已经达到70岁-75岁。而富有阶层的中国人,他们的孩子也许会活到90岁左右。这是全球性的问题,但发达国家会率先面对。中国正在经历巨大转变,这个问题将会更加严重。以后会出现更多四代同堂的情况,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HBR中文版:这种趋势带来了什么样的行为变化和社会变化?
安德鲁·斯科特:对不同年龄段的人影响不同。比如50岁左右的人,也许还要再工作整整20年的时间,你要考虑自己需要什么样的技能、做什么工作?强度如何?
而20岁左右的人,知道人生还长,倾向于推迟做某些事的时间,例如结婚。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美国一半年轻人会在21岁结婚,现在一半在29岁结婚。现在出现了一种新阶段:18-30岁之间,不属于青少年,但也没有完全成年。这些人未婚无子、没有房产、享受生活、尝试不同的事、寻找自我。这些变化都是应对长寿很自然的选择。和上一代人相比,这代人不喜欢承诺,而是保持选择的开放性。相比之下,他们更愿意为“可能性”投资。因为如果寿命更长,有选择成为一件重要且有价值的事。
在重塑新的社会规范之前,因为无法复制父母的做法,我们也许会感到茫然无措。但我相信我们很快会找到新的规律。
HBR中文版:传统人生分为“三段式”,你认为未来三段式的人生将会被“多段式”人生取代?
安德鲁·斯科特:是的。现在西方的法定退休年龄是65岁,但如果我们能活到100岁,除非你有很多钱,否则很难在65岁退休。
第一种解决办法是延长工作年限,但一刻不停地工作60年太辛苦,不是好方法。所以我们认为,现在应该有“多阶段职业”的概念,不是一项工作干到老,而是将人生分割成不同阶段。
这种多段式人生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在你对做了30几年的职业感到厌倦,想换个工作。或者本人不想改变,但行业被颠覆了。无论主动还是被动改变,我们都需要学习新技能、构建新的人际网络、展开新职业。
第二种情况是,有些人在人生不同阶段希望实现不同的平衡,比如某些年纪我们工作只是为了钱,供房或攒养老金。几年后,你可能想放缓节奏,不想那么忙——我们称其为 “探索阶段”。可以休息一下,去旅行等等。还有一个阶段我们称为“独立生产者(independent producer)”,有点像创业。但不一定要开创新事业,只是做些事情,赚点足够应付日常开销的收入,类似“快闪店铺”和“零工经济”。在西方,我们看到很多人在20岁和60岁左右都有这样的阶段。
HBR中文版:但从职业角度讲,我们仍然需要较长时间积累工作经验和获得财务保障,如何平衡这两种需求?
安德鲁·斯科特:这个问题很重要。百岁人生,我们将拥有更长的职业生涯。如果你活到75岁,工作到60岁退休,大学学的东西可能还能适应现实需要。但如果活到100岁,工作到80岁,技术已经发生了改变,20多岁时在大学学的东西不可能还符合现实需求,所以要重回学校接受教育。可能你要在50岁时,专门花2-3年的时间全职学习,上夜校或网课。
另外,财务保障固然重要,但还有三种无形资产对长寿也至关重要。一种是生产性资产,也就是你的知识和技能;第二种是你的生命力资产,精神和身体健康、社会关系、友谊;第三是转型资产,也就是应对变化的能力。转变过程非常困难,想要更好地应对它需要利用好业余时间,在休闲的同时再创造。可以投资技能或社交圈、友谊等等,为改变做好准备。
HBR中文版:转型资产具体指什么?
安德鲁·斯科特:如果一生要经历很多变动,我们就要学会擅长应对。那么,该如何支持自己完成这个过程呢?答案是“返老还童(juvenescence)”,也就是以年轻的方式变老。相比成年人,青少年更适应变化,更灵活。因此作为成年人,想更好地应对改变,要在成年生活中保有一些青少年的特质——更具玩乐精神和创造性。
此外,还要积极地和有别于自己的人交往,拥有这样的社交圈。如果身边的人都和我们一样的话,会缺乏改变的动力。因此,想要更好地适应转变,就要让自己去接触更广阔的社交圈和不同的想法。
HBR中文版:对女性来说,因生育被迫退出职场的情况是否也会因寿命延长出现新契机?
安德鲁·斯科特:这个问题分两个方面。无论寿命如何延长,女性生育的最佳年龄仍然没有改变。但是,长寿对女性的职业规划总的来说是好事,如果我在40岁生养完孩子后,还有另外30年时间工作,会有时间复原和追赶。此外,在多段式人生中,有某个阶段,无论男女可能都会选择兼职,工作方式会比较灵活。这都有利于女性的职业发展。
当然也有不好的影响,主要是可能面临四代同堂的情况。如果祖父母健康,他们会帮忙照顾孩子吗?谁来照顾曾祖父母呢?如果家中的母亲要照顾所有人,负担将会很重。这将为女性职业和生活平衡带来更艰巨的挑战。
HBR中文版:你认为拒绝改变的人会面临什么风险?
安德鲁·斯科特:不提前计划,就会遭殃。你到晚年可能会没有存款,需要终生不断工作。如果不懂得投资健康,也可能活不到100岁。而那些教育程度和收入较高,更擅长做长远计划的人,也许会过的更好。但问题是人类喜欢短期收益,难以放眼长远。当活得更久的时候,计划就变得更加重要,这需要自律和自控精神。
HBR中文版:投资计划是否也需要相应调整?
安德鲁·斯科特:是的,在三段式人生中,我们总认为变老就是人生终点,只需要想如何花养老金。但在多阶段人生中,你会在更早的时间因不同原因用到钱,所以这不是关于人生终点的计划,而是人生计划。你要为自己进行再教育和获得新证书、旅行、尝试不同事情攒钱,制定更复杂的财务计划。
不能只关注财务状况,资产包括你的金钱、技能、人际关系、身心健康,应对改变的能力等,要分阶段投资,哪一阶段重点放在教育,哪一阶段为了赚钱,哪一阶段为了关系和家庭。
HBR中文版:和远古时期相比,人类拥有了更长的寿命,更发达的科技,问题却更多也更焦虑,您提到的百岁人生似乎也比现在更加辛苦,更长的寿命真的好吗?
安德鲁·斯科特:我认为在百岁人生中,两件事会很有趣。第一,在较短的人生中,你的出身和起点非常重要。但在百岁人生中,你也许可以跨越出身,更有机会摆脱阶级。这增加了人生的自主性。
第二,百岁人生给予我们最丰富的游戏是多阶段人生。在三段式人生中,一个人往往一辈子从事某个行业。而我们的孩子将拥有很多不同职业,定义他们职业的将会是贯穿始终的某种价值。我们要思考是什么价值构成了我的人生?当你的人生经历更多转变时,才能更好地打造它。生命的意义不再仅仅关于家庭、孩子,而是关于自己,最大的价值是定义人生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本文作者:微信公众号哈佛商业评论
登录后发表你的伟大言论!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