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企业管理:“智”领先锋 绿动未来

上海车展,中国乃至全球最重要的A级展会,国际汽车巨头的竞技场,国内车企展示最新技术、最新产品的国际化舞台,4月20日在上海市国家会议中心拉开了第十六届上海国际车展的帷幕。

——中国重汽新技术产品亮相上海国际车展揭示市场低迷的应对之道

■ 本报记者 赵健

上海车展

上海车展,中国乃至全球最重要的A级展会,国际汽车巨头的竞技场,国内车企展示最新技术、最新产品的国际化舞台,4月20日在上海市国家会议中心拉开了第十六届上海国际车展的帷幕。今年的上海车展其“高大上”气势丝毫不输法兰克福、日内瓦等国际一线车展。

去年以来,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影响,国内整个重卡行业市场持续低迷,大幅下滑至今。在此大环境之下,这个以“创新·升级”为主题的展会成为了国内重卡行业提振信心,共克时艰的“助推器”。重汽汕德卡C7H、T7H;欧曼GTL超能版、奔驰版;东风天龙旗舰;一汽J6领航版、红岩新杰狮畅途版……各重卡企业纷纷拿出新技术、新产品进行自我展示,期待逆风上扬。

聚焦突破,信心“曼”满

“尽管今年重卡市场形势很严峻,但凭借曼技术产品的优良品质跟多品牌战略的实施,中国重汽前四个月的产品销量还不错,特别是出口市场表现良好。”在上海车展举行的媒体通气会上,中国重汽总经理蔡东如是介绍说。

面对市场趋势,中国重汽总能未雨绸缪。去年国内重卡行业处于下滑行情,中国重汽销量却逆势增长10.5%。之所以能够在行业里保持良好的运行态势,在于中国重汽不断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曼技术产品在国内市场的认可度起到关键的作用。

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5年前,中国重汽搞了二次创业,4年前,公司就实现了产品技术换代升级。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重汽和德国曼公司合作,把世界最新的技术引进来,进行深层次的合作,使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提高重汽产品的竞争力。去年年底,国家执行国四、国五新标准,中国重汽引进的曼技术正好符合标准。曼技术平台的中国重汽产品和HOWO-T系列产品相继投放市场成为企业撬动市场的利器。

据介绍,汕德卡SITRAK产品是中国重汽在同步引进德国曼公司世界先进技术、工艺流程、品质监督、生产管理理念的基础上生产的高端合资重卡,定位于国际先进技术的中国制造,旨在实现对高端进口重卡的替代。

此次上海车展展出的汕德卡C7H无疑人气最旺。高大威猛的外形,德系卡车的优秀基因,傲视群雄的强大内在,其540马力的强劲动力和曼技术全空气悬架的顶级配置吸引了更多业内人士的关注。C7H搭载的MC13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可达540马力,是目前国内市场在售的最大马力重型汽车。

自2011年以来,中国重汽SITRAK汕德卡领先行业推出了重卡世界级品质标准“15083”:发动机、变速箱、车桥三大总成B10寿命高达150万公里,发动机换油间隔里程长达8万公里,单月运营强度高达3万公里。更值得一提的是,相比进口卡车,中国重汽汕德卡在服务方面的优势也很明显。SITRAK汕德卡在2年不限里程的超长保修政策基础上提出了“1324T”的服务模式,中国重汽以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的理念彻底免除车辆高效运营的后顾之忧。

按照去年商务大会的“聚焦突破,快速上量”要求,自去年下半年开始,杭州、郑州、成都,沈阳、深圳、昆明,中国重汽连续在全国各地召开了曼技术豪沃T系列产品品鉴会,曼技术产品这种注重用户对产品近距离体验式营销大获成功,已经进入常态化模式运作,中国重汽也得以成为目前国内低迷的市场中,销售情况还比较良好的极少数重卡企业。

HOWO-T系列产品是采用曼技术、利用和德国曼相同的生产设备、采用德国曼相同的出厂检验标准,结合中国国情生产的新一代产品,定位中高端市场。作为中国重汽与曼合资后的第一款中高端重卡车,豪沃T7H采用德国曼技术MC11/13发动机,B10寿命可达150万公里,发动机使用寿命行业最长。这个数字是国内同类机型的5倍。现在行业是30万公里,中国重汽把发动机寿命提高150万公里,成为行业全新的最高质量标准。

事实证明,拥有曼技术产品的中国重汽将在新一轮竞争中保持优势,不仅带来强劲的成长动力和效益潜力,也将引领中国重卡行业技术的升级换代,提升民族重卡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智”领先锋 绿动未来

据了解,本届上海车展中国重汽携带了9款整车、15款零部件参展。包括进口替代型重卡SITRAK品牌的C7H全空气悬架牵引车、C5H空气悬架油罐车,升级换代型T7H
AMT牵引车、T5G双级增压发动机渣土车、“希尔博”货车底盘随车吊、搭载MC05发动机的HOWO轻卡等多款车型。从代表国内最高端重卡水平的标杆之作到满足特殊需求的各类专业化车辆,从整车、总成部件的静态展示到与观众的体验式互动,参展重卡全部为国五排放标准的中国重汽成为本届上海车展商用车展区的最大亮点。

零部件展出了融合中国重汽与曼双方精湛造车技艺的MC11、MC13大马力发动机、MC07、MC05中重卡柴油发动机和MT13、MT07、MT05天然气发动机,秉承纯正德国品质基因的MCY13、MCY11车桥以及“智能通”演示系统。

曼技术加智能化也是本届展会重卡行业的又一亮点。面对“加快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跨界融合,培育智能制造、个性化定制”,“坚定不移地推进结构调整和创新驱动”的时代需求,中国重汽祭出撒手锏,把智能化因子赋予中国重汽,让它成为下一步市场制胜的法宝。

首先,中国重汽利用信息化服务平台,在产品上实现“人——车——路——货”实时信息共享。为各类用户提供快捷、安全、全方位、智能化的服务。2015年,中国重汽要建立智能化网络监控,随时了解车辆的运行状态,以便提供更贴心的服务。其次,运用智能化优化制造中的工艺流程,通过智能化来改造提升传统工艺和管理水平,中国重汽进入一个具备时代特征的新时代。

本次上海车展上,中国重汽的展台前树立了一块大屏幕十分引人注目。这是中国重汽自主开发的智能通系统在做现场演示。“智能通”即中国重汽车辆管理系统,该系统支持车辆定位,在电脑上可以看到车辆实时位置、车辆运行参数,支持历史轨迹回放,控制驾驶时间。“智能通”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实现智能配货,为车辆提供配货信息。车辆故障也能够实时发回平台,以便及时掌握车辆健康状况。这套管理系统非常适合车队管理,提升了作业效率,大大提高了物流企业的管理水平。

碧水蓝天已成为这个时代共同的追求。作为一家负责任的重卡企业,中国重汽在节能减排、治理雾霾的道路上从未停歇。渣土车一直备受公众诟病的原因就在于抛、洒、遗、漏,也因此成为雾霾天气的“帮凶”。中国重汽高度重视这一问题,不遗余力研发推广新型智能渣土车。中国重汽新型渣土车目前已批量服务于北京市场,并成功引领了石家庄、太原等华北地区市政工程用车。同时在上海、天津、深圳、济南等多个城市大规模应用,为城市交通安全管理以及雾霾天气治理带来了良好效果。

在此次上海车展上,中国重汽T5G搭载MC07双级增压发动机渣土车闪亮登场。中国重汽渣土车秉承绿色、环保、安全、节能的设计研发理念,在满足各地区渣土车标准规范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渣土车用户的实际需求,经过大量的实地调研、试验验证、改进提升,推出新型城市渣土车。这款T5G渣土车是基于曼技术平台研发的国内先进产品,而且所搭载的双级增压发动机,大幅提升了整车加速性能、动力强劲,发动机低速扭矩大,油耗小,尤其适应高原环境。随着这些产品相继投放市场,中国重汽将为大气污染治理、中国的碧水蓝天继续贡献力量。

2015年,中国重汽严格贯彻落实“品牌质量效益升级年”的各项要求,持续加大工作力度,以曼·T/C系列产品推广为主线,以质量效益提升为重心,用变革创领价值的思路为指引,实现市场结构优化、品牌质量提升、效益升级、管理运营机制优化等各项工作的全面升级。一季度,在全国重卡行业下滑的背景下,中国重汽总体运营质量和效益水平保持明显提升。尤其是曼技术产品,中国重汽通过对消费者需求的精准定位、对市场格局的敏锐嗅觉,以及市场营销方面的屡屡创新,使产品销量节节攀升,取得了产品热销,并呈现出稳健强劲的增长态势。其中,HOWO-T7H产品同比增长134.86%,进一步巩固了中国重汽在中高端重卡市场的稳固地位;HOWO-T5G产品同比增长381.75%,增势迅猛,后来居上。中国重汽集团一季度销售整车4.3万辆,其中重卡销售2.5万辆,市场占有率同比提高1.66个百分点。效益大大好于收入,收入大大好于产销量,完全符合国家提出的更加注重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要求。

提振信心,共克时艰,迎难而上,是今年中国经济恢复发展的关键所在。面对愈演愈烈的经济下行的压力,随着中央拉动内需的经济策略实施和地方一系列工程类投资项目的相继启动,中国重汽全体员工更加坚定对国内市场和需求、对国家宏观调控能力的信心和对重卡产业和中国重汽自身发展的信心。

严寒尚未消退,道路不甚平坦。苦练内功,锻造核力,树立信心,鼓动激情与智慧,犹如插上翅膀,逆风中亦能高高飞扬,这是中国重汽应对危机,迎难而上的秘诀。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