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一篇名为《深圳,你被谁抛弃?》的网文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社会各界人士、新闻媒体等纷纷参与讨论。甚至,连国务院也派专家组前往深圳调研,重新审视深圳的发展潜力和深圳城市的定位等问题。 诚然,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是中国经济奇迹活生生的历史见证,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标杆”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发现,深圳在近几年整个国内经济高速发展的大形势下,多少呈现出后劲不足的端倪,城市定位的偏失、城市经营的瓶颈等问题已经被不少专家学者所关注。显然,所有这些问题的出现,归根结底是城市经营的问题。 城市经营已经成为目前中国理论界、经济界、营销界、以致于一些地方政府机构所碰到的最热门、最具挑战性、最有风险性的课题。王志纲先生的《城市中国》一书,则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其实,在城市的经营中,长期以来一直有几种利益格局:一是政府作为城市的管理者,有自己的出发点;二是企业作为城市运营商,企业有自己的发言权;三是作为相关行业的研究者和关注者,更有自己观察的视角;四是作为在城市中生活的居民,他们关注的更多的则是自己的利益。每个利益集团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那么如何把这些不同的利益集团在城市经营的过程中做到和谐而且互相促进,并确保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呢?这是一个大课题。 《城市中国》的作者在此书中通过一些现实的案例,试图来说明各个利益集团在城市经营中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即政府作为城市经营的主体,如何制定出科学的城市定位和发展战略,从而实现城市和区域经济的超常规发展?学者在致力于城市理论和规划层面的探索时,该如何更贴近市场的现实,更好的结合实际,使自己的专长更有效地发挥作用,从而更富有创新意识?企业该如何倾听城市化的声音,敏于发现其中所蕴藏的商机,并凭借自身的头脑和实力,去寻找自身发展的航海图?相关行业者,在时代转换机遇的大潮中,该如何找到与自身才华更有效的对接点,找到属于自己的事业舞台? 不难看出,作者在《城市中国》一书里面表达的是自身的思维体系、城市运营策划的方法论、以及策划的联系与发展的观点,而这些内容有一些已经超出经济学和营销学的范畴,更多地扩展到到哲学和逻辑学的范畴。其实,在王志纲策划的思维体系中,始终贯穿着一条“我是谁、我从那里来、目前在何处、我要到那里去”的主线。这是一个思维的过程问题,它体现了思维的体系化。 王志纲在该书中提出了城市经营的五段论:首先是城市的定位,也就是“我是谁”的问题。目前,整个中国的城市定位出现了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只有更深层次的考虑城市的个性和特点,我们才可能真正给城市一个明确的、个性化的、准确的定位。有了清晰的城市定位之后,接下来则是城市发展战略的制定,它回答的是“我要到那里去”。城市发展战略考虑的是城市长远的规划,着重体现城市与环境变化的关系。制定城市的发展战略,离不开对城市产业要素的梳理和整合,首先明白“我有那些资源”能够协助我实现发展目标的问题。接着是“城市的空间布局与规划”,也就是搞清楚“我将如何成长”。经营城市另外一个辅助功能是城市形象的包装与推广,也就是“我将如何让世人认知自己”。“五段论”是《城市中国》中所有策划案例的魂和纲。 当然,在一个尚没有形成一整套成熟的理论体系的时候,一切城市经营的案例都在摸索中开展的,《城市中国》中也同样存在着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在整个王志纲策划和咨询的城市营销案例中,概念和造势似乎成为一种套路,尽管王志纲再三的批判满足于城市形象的包装和推广并不能解决目前整个城市运营中所碰到的核心问题,比如城市缺乏产业升级的动力、比如城市定位的支撑等等。王志纲特有的新华社记者出身背景造成了王在整个城市定位、城市营销和大的城市运营的咨询中,炒作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和色彩,造成了城市经营咨询案例中的形式大于实质、高空传播多于实质落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追求一时的轰动效应,对于一个城市长期的经营和发展方向的贡献不大,甚至说可能会有负面的效应。在王的策划体系中,虽然在诸多方面阐述城市定位要避免同质化的问题,但从其书中所展现出来的一些案例来看,其实已经陷入了一种思维的定势中,导致咨询项目仍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同质化”,比如成都的定位过程中,就是休闲之都,而给南京的一个项目的咨询过程中,也提出了所谓的“休闲”概念,这些陷入“同质化”的定位是否能够城市的经营带来真正意义上的借鉴意义呢?需要进一步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