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企业管理:论跨国公司研发的国际化趋势

【原文出处】国际贸易问题

【原刊地名】京

【原刊期号】200311

【原刊页号】35~39

【分 类 号】F8

【分 类 名】世界经济导刊

【复印期号】200312

【 作 者】廖春

【作者简介】廖春 广东商学院

【内容提要】论述了跨国公司研究与开发的国际化趋势;分析了跨国公司在中国进行研发投资及设立研发机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国政府应对跨国公司的研发全球化趋势的政策建议。

【摘 要 题】跨国公司

【关 键 词】跨国公司/研究与开发/国际化/中国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研究组:《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2000)——科技全球化及中国面临的挑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2] 邱立成:《跨国公司研究与开发的国际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3] 王春法:《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科技竞争之路》,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4] 曾忠禄:《公司战略联盟组织与运作》,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年版。

  一、跨国公司研发的国际化趋势

跨国公司(MNCs)开展海外研究与开发活动最早可以上溯到19世纪的欧洲。由于为了满足世界范围内迅速增长的市场需求,跨国公司首先考虑的是实现其市场和生产的全球化布局,而将研究与开发的全球化放在次要的位置。因此,长期以来跨国公司的研发活动基本集中于母国,研发国际化的趋势虽有所发展但并不明显。根据Kuemmerle对32家电子和医药行业的世界著名公司的调查,1965年这些公司仅有6.2%的研发活动是在海外展开的。

直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国际间竞争日趋激烈,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同时随着范围经济的重要性不断增强,跨国间的战略联盟尤其是研究与开发方面的联盟才逐渐被许多大型跨国公司所重视。特别是80年代中后期以来,跨国公司从事国际性研发活动逐渐成为一种普遍而明显的新现象。

(一)跨国公司的海外投资迅速增加。由于国际竞争不断加剧,各国跨国公司纷纷加大其在海外市场的投资,尤其是在研究与开发(R&D)方面的投资。美国是跨国公司研发投资最多,研发机构最为集中的国家。根据美国商务部技术政策办公室1995年发表的一份《工业研究与开发的全球化》的报告显示的数据,外国公司在美国的研发支出已经从1987年的65亿美元增加到1993年的146亿美元,占美国企业研究开发总支出的15%左右。到1997年,外国公司在美国的研发投资已经达到172亿美元,占美国研发总投资的16%以上。

(二)跨国公司在海外设立的研发机构数目不断增加,分布越来越分散化。为了更好地给参与国际竞争的海外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以及更充分地利用全球技术资源,跨国公司越来越多地将R&D机构的区位配置于海外。目前,跨国公司研发活动的海外化比率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尤其是欧洲国家的跨国公司。从全球最大的500家公司的研发机构的分布可以看出,世界最大的跨国公司的研发海外化比率平均已经达到39%。其中,500强中荷兰、瑞士、德国、英国和意大利的跨国公司的研发海外化比率分别高达81%、78%、66%、60%和50%;美国为31%;日本最低,为8%。从外国公司在本国所设研发机构占本国研发机构总数的比率来看,加拿大和意大利为62%,荷兰为55%,英国为50%,美国为39%,日本为3%。

(三)海外研发活动对跨国公司的技术开发与创新的贡献度不断提高。与海外研发投资不断增加的趋势相符合,跨国公司的海外研发机构的作用也不断增强,海外研发机构对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与开发的贡献也越来越大。1993年,瑞士的ABB公司、Roche公司、Ciba-Geigy公司,荷兰的Philips公司的海外研发份额在本公司的比重分别高达90%、60%、54%和55%(见下表),足见海外研发在跨国公司研发中的地位。

近几十年来,跨国公司的国际性活动不仅比较频繁,而且发展的速度也比较快。1969-1995年间,除日本以外,世界各国的跨国公司来自海外的研发活动都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它们在美国注册的专利所占的份额如下:美国由1969-1972年的5%上升到1991-1995年的8.6%,欧洲则从28.9%上升到34.8%。1991-1995年间,英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瑞士的大型跨国公司海外研发对其在美国所申请的专利的贡献已经超过了50%。经合组织(0ECD)于1998年对不同国家产业研发的外资进入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其结果表明,目前外资的研发投入已经占OECD国家研发总投入的12%。单从美国来看,外国直接研发投资的规模及外国公司在美国的研发机构均迅速增加,从1993年到1997年间,外国在美国的研发投资从1419.9亿美元增加到1969.0亿美元。

  部分大型跨国公司研发密集度及研发国际化程度

附图

资料来源:Database on International R&D Investment Statistics(INTERIS)and ISI Database on International Research and lnnovation Activities(ISI-DORIA).转引自Alexander,Gerybadze and Guido Reger,”Globalization of R&D:recent changes in the management of innovation in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research policy,1999,Vol.28,p251-274.

(四)专利申请的国际化程度迅速提高。专利申请数量是研究与开发的产出意义上的一项指标。因此,专利申请的国际化也是衡量跨国公司研发活动国际化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目前跨国公司在专利申请方面也迅速国际化与分散化。美国是跨国公司专利申请最多最集中的地区,根据约翰·哈奇道恩的研究,从1945年到1990年,美国政府授予外国居民的专利占其所授专利总数的比率从8.2%增加到19.9%。1965-1986年间,世界各国在外国注册的专利总数每年平均达20万件以上。从世界最大跨国公司在美国注册的专利的地理来源来看,各大跨国公司来自海外的专利所占的比例已经相当之高,尤其是欧洲小国。在世界569家最大的跨国公司中,比利时、荷兰、瑞土、英国的跨国公司在美国所申请的专利中,来自海外的比例均超过40%,分别达到了62.8%,57.8%,46.7%,42.1%。瑞典、挪威和加拿大的跨国公司也都超过了30%。

(五)跨国公司间的国际技术联盟不断增加。随着科技的发展,科技开发日益复杂,科技开发日益走向集约化。跨国公司间共同从事技术研发活动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性的跨国公司间战略性技术联盟发展非常迅速。从1980年到1989年,跨国公司间的战略性技术联盟总数达4192个。其中,80年代上半期有1560个,仅仅占37.2%,而80年代下半期则有2632个,占到62.8%。1980年以前,美国最大的1000家公司来自战略联盟的收益是其总收益的1%,1985年这一比重上升到4%,1990年提高到7%,1995年提高到14%,到1998年,该比重已经上升到18%。以IBM公司为例,到1991年止,该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所结成的战略联盟数量已经达到2万个以上。不仅如此,更新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的中小型公司也参与跨国战略联盟。

  二、跨国公司在我国的研发活动及特点

跨国公司研发的国际化,对于迅速市场化、开放化和国际化的中国经济而言,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虽然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在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中的地位还比较低,但是由于中国迅速扩张的市场和日益增长的经济及科技实力,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研发投资和研发机构数量在近年来都发展的非常快。根据科技部“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及其对中国的意义”课题组的调查,在《商业周刊》所列的1000强企业中,1994年仅有两家在中国设立了2个研发机构,但到2000年,已经有28家企业在中国大陆设立了32家研发机构。不仅研发机构的数量增长很快,而且研发机构的规模和规格都迅速升级。诺基亚中国研究中心1998年仅有10人左右,到2000年已经达到100人左右。而朗迅公司的研发人员则在2001年达到1500人的巨大规模。不仅如此,有些公司在中国所设立的研发机构的规格也相当高,个别企业的中国研发中心是该公司除母国以外最大也是最重要的研发基地。但是,总体而言,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研发活动还处于初级阶段,而且发展很不平衡。具体来说,国外跨国公司在中国进行研发投资及研发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跨国公司在华的研发活动具有非常明显的研究指向。大多数跨国公司的研发投资都主要是用于进行技术的本地化研究,是针对中国市场的适用性研究,为跨国公司进行原创性开发和创新性研究的比较少。尤其是在通信设备、软件、光机电一体化、精细化工、环境保护设备等行业,由于东道国的需求特点和技术平台与跨国公司的母国差距比较大,所以进行适应性研究和专有技术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研发投资中,有52%是投入到应用研究方面,只有33%投入到开发活动中。而1997年,美国公司的研发投资中只有22%用于应用研究,而有72%的投资用于开发研究。

(二)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的研发机构以独资的形式为主。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的研发机构,从事研发活动,必须考虑技术保密问题和技术领先所带来的收益问题,因此跨国公司一般都倾向于采用独资或控股的方式,其中采用最多的是外方控股的合资企业。调研表明,在全部外商投资的研发机构中,外方控股的企业最多,占52.6%;其次外商独资形式,占23.7%,然后是中方控股企业,占13.2%,最后是双方等比例股权结构,占10.5%。而且,越是技术领先的企业,越是倾向于采用独资的方式。这种倾向反映了跨国公司对技术外流的担心和防范,显然不利于中国享受和吸收跨国公司的技术外溢效应。

(三)跨国公司与我国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比较多,但与企业间的研发合作很少。在我国,外国跨国公司在大学和科研院所设立的研发机构比较多,但与我国的企业进行技术合作和开展技术联盟的比较少。在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科技能力相对比较高,人才优势比较明显而且集聚在大学和科研院所,因此,跨国公司很愿意与我国的科研机构或大专院校进行合作,建立研发机构,以利用我国的科技能力和人才。但是,跨国公司与我国的企业进行合作研发或者结为战略性技术联盟的情况比较少。这一点也说明跨国公司希望利用中国的科技人力资源但又不愿意技术被国内的竞争者所掌握和吸收的心态,这不利于我国企业的技术成长。

(四)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主要集中于软件、电信、生物、化工等技术领域,而其他领域较少涉及。跨国公司研发活动的这种行业和研究重点上的不平衡,主要是考虑了中国市场的需求特点以及中国研究能力的特点,其目的在于尽量利用中国本地的科研能力和低廉的研发资源成本。但是,其行为同时会导致中国产业研发的行业不平衡现象。

(五)从地区分布来看,跨国公司研发机构高度集中于北京、上海等科技发达的中心城市。到2001年底,跨国公司在北京设立的研发机构已经达到34家,在上海设立的研发机构达到41家,其中有14家为全球性的研发中心。在深圳设立的研发中心为18家,苏州设立了7家。跨国公司在其他地区和城市设立的研发中心则非常少。这种地理布局上的不平衡是由我国科研能力分布本身的不平衡所决定的,但它又加剧了中国科技发展的地区不平衡性。

  三、吸引跨国公司加大研发投资的政策建议

上述特征和问题,从本质上讲,反映了跨国公司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要求。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一切投资包括研发投资都是为跨国公司本身的发展服务的,它不会主动地考虑东道国的经济和技术利益。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研发投资,并不必然地会为东道国带来技术和研发能力的提高。因此,对于跨国公司研发的全球化趋势以及它们在中国投资的特点,中国政府应有深远的政策思考。我国要想从跨国公司的研发投资中获得收益,必须采取一些主动的政策予以应对,不失时机地增强我国的技术创新与开发能力,提高我国企业的技术竞争力。

(一)要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我国的整体科技及创新能力。跨国公司在海外进行研发投资具有明显的地域选择性。一般说来,东道国的技术学习和技术创新能力越强,跨国公司越可能在该国设立研发机构。同时,东道国的学习和消化能力也是影响东道国从跨国公司的研发全球化过程中获益多少的最重要的因素。一个没有能力通过自身机构进行科研的国家,难以从别人的研究中得到较大的收益。因此,我国要想在科技全球化的浪潮中获得更大的益处,就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尽快提高我国的整体科研及创新能力,提高我国的技术吸收和消化能力。

(二)加强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养,提高研发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跨国公司在设立国际研发机构时,非常看重东道国的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因此,拥有高素质的研发人力资本是吸引跨国公司研究与发展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发展中国家,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国家比如印度、新加坡等吸引了较多的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而这些国家之所以吸引到较多的跨国公司的研发投资,正是由于它们拥有比较高水平的科技人力资源。近年来,我国在人力资源开发和培养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努力,但整体水平仍然比较落后。目前,我国科技人力资源虽然在数量上已经比较多,但是科技开发和创新的能力还比较低,而且由于英语水平等方面的限制,我国研发人力资源的国际化程度比较低。因此,必须加强国际化的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养,深化教育和科研体制及人力资源培养体制的改革,以适应跨国公司对国际性研究与开发人才的需求,从而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的研发投资。

(三)采取相应措施,为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创造条件,以吸引更多的跨国研发机构。跨国公司在海外进行研发投资时,还有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就是东道国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我国由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增长,巨大的国内市场已经形成了对跨国公司投资的一个极大的吸引因素。这也是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已经或者准备在中国设立研发机构的原因。但同时,由于我国的一些政策还比较陈旧和死板,也由于我国以前对跨国公司设立研发中心的作用认识不足,所以政策也缺乏主动性,这些都影响了跨国公司在我国的研发投资和研发计划。因此,我国政府必须针对跨国公司海外研发的区位决定因素,结合我国的国情,制定一系列吸引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有效措施。

(四)对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进行引导和协调,使其符合我国的科技发展目标和战略。跨国公司进行国际研发活动毕竟是一种私人投资行为,其目的是为跨国公司自身的发展服务的,并不是为了提高东道国的科技水平和研发能力。跨国公司在东道国设立研发机构并不导致东道国的研究与开发能力的必然提高。所以,我国政府在积极吸引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同时,还要对跨国公司的研发投资行为进行一定的引导和管理,要按照我国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步骤地吸引跨国研发机构。否则的话,外国研发机构的大量涌入,给我国带来的也许不是技术和开发能力的增强,而是技术资源和技术人才的流失,以及我国对发达国家技术依赖性的提高。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