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企业管理:感悟于白起之死

高层次人才是现代组织最宝贵的财富和资产,是组织的核心资源和战略资源,任何一个想有所作为的组织领导者都必须与之更多地沟通,给予更多的宽容。

高层次人才是现代组织最宝贵的财富和资产,是组织的核心资源和战略资源,任何一个想有所作为的组织领导者都必须与之更多地沟通,给予更多的宽容。

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很少有军事将领可以像白起那样凭一己之力左右一个历史时期的衍进,战国时期具备与秦一战的国家魏、楚、赵先后崩溃于白起指挥的军事力量下,有史书记载,当时六国无一敢与秦一战,只因为秦有白起。

虽然白起未曾见证秦一统六国,但正是他的赫赫功勋直接缔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然而提到白起的死,这位被誉为战国第一名将的战神既不是死于沙场,更不是老死于卧榻,而是被赐死于流放的途中,只因他违抗君命,不愿再战赵国。

不愿再战赵国,源于两年前的长平之战。那一战,可以说摧毁了秦统一道路上的最后一个竞争者赵国,除了被白起坑杀的40万赵国士兵令后人唏嘘不已外,还留下了那句家喻户晓的成语——纸上谈兵。然而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秦昭王停止了对赵国的进攻,原因是秦国在这次战争中也已元气大伤,急需休养生息,也或者是秦相范雎包括秦昭王自己都担心白起功高盖主甚至到了赵国拥兵自重。总之,在白起认为是顺理成章的灭赵国最好时机的时候,在赵国的土地上,白起接到了秦昭王撤军的诏书……回秦国后,白起心灰意冷,便称病赋闲。

两年之后秦国再攻赵国,然而处于亡国压力下的赵国军民体现出了空前强大的战斗力,秦军死伤严重,履攻不力。万般无奈下,秦昭王不得不请白起火速去赵国掌军攻城。

但白起拒绝了,理由是赵国在亡国的压力下,倾全国之力备战了两年,那两年无疑是针对秦国来准备的,现在不是攻打赵国的时候。在那个时代,君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违抗君命的后果直接导致了白起先流放后被赐死的可悲结局。

白起的死对他自己而言是一个悲剧,对秦国而言也无疑是一大损失,好在当时的秦国战将如云,统一大业也并没有因此而迟滞太久。

应该说,秦国的激励机制从表面上看是非常完备的,由于是一个尚武的时代,秦施行的是军功爵制,直接以军功来决定是否加官晋爵。白起从新城之战时的左庶长至最后的武安君,每立战功均有升迁。那么至最后再战赵国,白起又为何拒绝,是秦昭王不愿再升他爵位吗?显而易见不是。实际上我们从白起长平之战后称病赋闲一事即可看出端倪,对于白起而言,加官晋爵早已不再是他的奋斗目标,以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而言,白起追求的已经是自我实现了。在长平之战后,白起眼前是唾手可得的赵国,亲手将一个大国送入历史,将其疆土并入秦国的版图,对于战国时期的将领而言,是多么骄傲的一个功勋,但秦昭王没让白起去实现。可以想象,在白起信心满满的时候,接到秦昭王这样的一道诏书该是什么样的心情。再至后来,面对一场在白起看来不可能打赢的战争面前,白起更不愿意拿自己一生的不败战绩来做赌博,他宁可选择死。至此,可以说秦对于白起这个高层人才的激励就完全失败了。然而是否对于秦而言,他的军功爵制就失败了吗?纵观秦的历史,无论是白起之前或者之后,都是个名将备出的国家,可见,军功爵制对于秦而言是成功的,因为他满足了大多数人的需求,然而对于像白起这样处于需求最高层次的人而言,则是缺失的。

同样的,对于现代组织而言,在建立的基本的薪酬体系和职业发展通道之外,还应该认真评估或者关注处于组织核心地位的人才的需求,处于这一层级的人才,可以说财位两全,那些基本的激励体制已经几乎不在起作用,所以往往出现执行力问题最频繁和后果最严重的正是在这一层级。

对高层人才的激励,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满足高层人才自我实现的需要,让他完成可以使他潜力得到最大发挥的工作,了解他的理想抱负,如果与组织的战略利益一致,就尽可能给他可以实现的条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层人才的执行力,否则就可能出现给出再好的物质利益也留不住人的情况。

但有人也许会问,如果高层人才的理想抱负与组织领导者的战略构想不一致时怎么办?就像白起想趁胜追击灭赵,而秦昭王从整体利益出发想修养生息。出现这种情况就要求领导者善于与高层人才做好沟通,达成共识,形成一个共同认同的行动计划。正如保罗·托马斯和大卫·波恩的《执行力》一书中所说的那样,在组织中,人员、战略、运营三个核心流程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经过各方认同的战略和运营计划才最容易形成组织的合力。设想,如果秦昭王跟白起交换自己的想法,从各自的角度陈明利害,共同努力达成一个共识。即使决定退兵,在得知昭王的难处后,白起也未必会不理解,最起码不会心灰意冷,称病赋闲。秦国也不会白白失去这样一位“战神”。

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曾说过,“把我的厂房、机器都拿走,只剩下我的‘骨干’,几年之后我又是一个传奇。”这里的骨干指的就是组织中的高层次人才。高层次人才是现代组织最宝贵的财富和资产,是组织的核心资源和战略资源,任何一个想有所作为的组织领导者都必须关心好,爱护好这些决定性的力量。这无疑需要领导者更多的了解,更多的沟通,更多的宽容。拥有“白起”无疑是一种幸运,而因为使用不当而让他“死去”就是一种悲哀了。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