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企业管理:一个小公司发展壮大的焕新之路

根据自身条件和市场环境,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持之以恒地提高自身素质,对一家小公司而言,这看似一种耗时耗力的“慢功夫”,但它产生的回报却不仅是巨大的,而且是长远的。

M公司是一家国有控股的专业生产化工设备的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8年,当时的资本金只有100万。1999年销售额500多万元,2006年销售额迅速增长到1.5亿元,净资产超过5500万元。总结M公司发展的历程,可以发现以下逻辑:

坚持科学合理的市场定位才能获得长久的竞争优势

M公司基于自己依托高等院校,在工程设计上具备较强竞争力的优势,把目标市场定位于优质优价产品。在经营过程中,一些同行业企业以低质低价为筹码占领市场,此时,M公司在生产优质优价产品的同时,如果也生产些低质低价产品,会增加市场机会,增加销售额和利润。但M公司明白,由于产品特点所致,用户在使用产品前对产品质量难以评价,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使用,才能做出判断,如果不同档次的产品同时生产,将导致客户误解,损坏企业优质优价的形象,失去客户信任,未来也就无法通过优质优价产品取得竞争优势了。因此,M公司宁可失去一些客户,也不生产低质低价产品改变自己的市场定位。

正确认识产品设计、工艺、工人技能之间的关系

优质产品是设计、制造出来的,设计和制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优质产品设计以先进的工艺为基础。在一个制造企业内,有较高的设计能力,并不一定生产出优质的产品。因为设计人员能设计出优质产品的图纸,但如果他所设计的功能在工艺上根本无法实现,那么,这个优质产品就不能诞生,设计人员也就无法根据产品的使用情况完善、改进自己的设计,设计水准也就无法进一步提高。因此,在一个设计、生产制造产品的企业内,设计以工艺为基础,没有保证设计实现的工艺,也就无法实现设计,设计能力就不会产生积累效应,也就不能持续性地增长竞争力。

工艺以设备和工人技能为基础。设计以工艺为基础,而工艺是由一系列设备和岗位构成的。每一台设备,每一个岗位都有较高的水准,整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就构成了先进的工艺。因此,设计最终以设备和生产线上工人为基础。没有相应水平的设备和相应技能的工人,生产过程粗制乱造,设计精度为1‰,而设备精度只能达到1.5‰,90°的设计工人的操作技能只能达到91°……再好的设计也生产不出好的产品;或者工艺效率很低,虽能生产出优质的产品,但却没有效益,优秀的设计也就无用武之地。M公司的问题是设备水平和工人技能相对薄弱,与设计水平不相匹配,如何提高设备水平和工人技能就成了M公司有效实现其市场定位绕不过去的问题。

稳定员工队伍,为技术积累创造条件

M公司认识到,技术水平的提高需要稳定的员工队伍,因为设计能力与工艺水平的提高是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如:工人经过训练和实战,技能提高了,设计人员可以以此为基础改进设计,并在改进中提高设计水平,新的设计又会对工艺提出新的要求,推动设备的改进和工人技能的提高,在循环往复的完善、改进中,设计、制造技术就会实现积累和提升。可见,技术提高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而过程需要时间,如果员工队伍不稳定,就如同运动队中新老队员需要时间磨合的道理,频繁的换人,工艺就会不稳定,这会影响技术积累进度,甚至导致徘徊不前,因此,员工队伍稳定是企业技术积累的客观要求。M公司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保证了员工队伍的稳定。

1.通过工资制度促进员工队伍的稳定。公司平均每两年上调一次工资,技能越高、工作年限越长,工资上涨幅度就越高。

2.转变管理观念,保证员工队伍稳定。公司成立之初,车间部分管理人员认为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仅仅是工作与支付薪金的关系,对员工的思想、情感状态漠不关心。出现了车间工人因生活琐事打架事件,有些技术骨干也牵扯其中,为了执行厂纪厂规,公司不得不解聘这些员工,影响了员工队伍的稳定。公司领导经过反思,要求管理人员必须转变观念,关心员工的生活、思想状态,每年组织员工集体旅游、通过工会开展各类文体娱乐活动,加强员工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出现不和谐问题及时调解,增强职工之间的凝聚力,杜绝了工人打架等现象的发生,消除了不稳定因素。

3.建立尊重人的企业文化,企业对员工产生吸引力。M公司一直强调,大家虽然岗位不同,职位高低不同,收入多寡不同,但人格是平等的,并在很多细节上,让员工体会到了这一点。例如,一位农民工,出差到外地,父亲突然辞世,单位立即安排他坐飞机迅速赶回,并安排司机从机场将他送到家中。再如,M公司发放福利,尽量采用平等的政策,一次,发放福利时,一位正式编制的员工抱怨说自己已经和农民工的待遇一样了,马上有人反驳说,你应该说农民工的待遇已经和你一样了。

尊重人的企业文化,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又由于员工相对当地较高的收入,M公司在当地成了有吸引力的公司,稳定了员工队伍,为技术积累创造了条件。

组建设备开发队伍,自行开发设备,提高设备自动化水平和效率

M公司的产品属非标产品,除部分通用设备外,大部分的关键设备市场上买不到,或者虽然能够买到,但设备本身存在着功能上的冗余,导致价格过高,会大幅度地增加生产成本。适用的设备只能自行开发,或者对通用设备进行改造。为此,公司组织了一套相当强的生产设备研发队伍,针对公司产品的特点和加工工艺,不断地开发、改造生产设备,不断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整个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拥有一个有较强实力的设备开发队伍,已成为该公司区别于同行业企业的标志。通过组建设备研发队伍,自行开发设备,保证了新产品开发的速度,保证了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公司初创时需要一个月完成的工作量,现在只要两天即可完成。

多种方式提高员工技能,培养技术骨干

在稳定员工队伍的基础上,公司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提高员工的技能,比如,由工会组织工人开展小改小革活动,对有成果的员工给予奖励,几年来,一线工人取得的成果达数十项,在改进工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改善劳动条件等方面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工人的技术水平。

公司在实践中发现,一些来自中西部的初、高中毕业生,虽然没有跨入大学校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教育发展相对不平衡造成的,他们是很有开发潜力的宝贵资源。在车间技术骨干配制问题上,公司采用培养为主的策略,通过厂内培训和保送到学校学习等方式,成功地将很多农民工培养成了技术骨干,现在,生产车间三分之二的技术骨干都来自农民工。

循序渐进提高产品质量

对于一个刚刚建立,制造能力与设计能力不相匹配的企业,迅速提高制造水平是毋庸置疑的,但制造过程中的一大堆技术问题,如果全盘摆到员工面前,员工会因难度太大而丧失信心,失去动力,结果欲速则不达。公司采取循序渐进的策略,在一个时间段内只集中解决一个技术问题,而且,从简单的问题入手,如此循环往复,制造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一个车间主任得意地说:再让我们生产二级品我们都不会了。

现在,M公司无论设计还是制造在业内都已占有一定优势,自身素质显著提高,其产品质量不仅受到国内客户好评,2006年,日本企业慕名前来订货,美国企业也前来考察,准备洽谈业务,市场前景广阔。

M公司通过正确的市场定位,尊重技术积累规律的客观要求,从企业实际出发,有效地进行了技术积累,为实现其市场定位提供了有力的产品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大增强。相比之下,那些不在自身素质上下功夫,而只是一味的爆炒概念,却缺乏与概念相对应的产品保证的“锅王”式的营销模式,给企业带来的只是昙花一现,根本不可能带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根据自身条件和市场环境,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并持之以恒地围绕定位积极探索提高自身素质的途径,实现市场定位与产品质量的平衡,是
M公司给中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启示。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