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 事
企业管理中的“留白艺术”
文革期间,我在黄桥中学读高中。那时停课闹革命,有些美术字基础的我,便跟着学校美术老师画国画,找点闲趣。无意摸进中国画的门槛,倒也感悟些许灵感,得到一丝启蒙。后来,进了工厂,做了管理者,发现管理过程中的问题,亦可巧妙利用中国画独有的“留白”形式,艺术地予以解决。将此创新思维,应用于管理实践,不仅寻找到了全新而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丰富了文化管理的思想,弥补了传统管理表达意境的不足,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空白的美
——无人考核的记录栏
中国画虚实相间,很大程度上是利用留白来体现。留白可以突出主体,提高意境,给人无穷的遐想,让人从中悟出、品出、画出无形似有形之意,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曾到海尔参观学习。看到连厕所墙上都贴着“当班清扫记录”、“巡检记录”、“督查记录”,钦佩之情油然而生。于是赶紧将这些表式、做法记下来。回到工厂,我将这些管理模式直接“克隆”——厕所改造整理了,值勤记录表格全部上墙。执行新制度前还现场办公,开了一次厕所里的“故事会”,效果真不赖。十年过去,这里已完全告别脏、乱、差,“你们厂的厕所比人家客厅都干净!”来过的人经常会这样赞叹。
然而,企业管理是长期行为,不能“一招鲜”,一成不变。一个现代企业管理者只有将企业当作富有活力的生命来培育,虚实相生,用心创新,才能创造发展的空间。
初冬的银杏树上最后一片黄叶在我眼前飘落。某次小解后,我打开水龙头,边洗手边打量正在冷风中摇曳的厕所保洁考核表,忽然想起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这考核表是不是小女孩划完的最后一根火柴?十年来,厕所的保洁员换了二任,从过去到今天,洁厕管理已变成保洁工的自觉责任,员工如厕时的自律也成为习惯,
“无管理”已深深植入大家思想深处,成为理念决定员工的行为,倒是每天必须填写的考核单,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了。
形式化的做法、过度模式化的管理该“留白”了,我心里默默思量。于是在年终总结会上,我提出去繁就简,废除诸如厕所保洁之类考核制度,让管理从繁杂的形式中走出来,让自律与责任化为每个员工的自觉。
《松壶画忆》云:丘壑太实,须间以瀑布,不足,间以烟云,山水之间要宁空毋实,以空来体现实。第二天,原先考核表的位置旁边多了一块告示牌,内容如下:“这是一处无人记录的考核栏,相信我们的员工会做得更好。”实者虚之,虚者实之,无人检查的记录表就像一幅中国画的“边角之景”,似虚则实,以简胜繁,给员工留下了一片“自我管理”的空间,带来心灵上的轻松与快乐,体现出一种空灵与简约之美。
如今,一些企业仅仅是“看上去很美”,其管理模式俨然沦为愉悦视觉的道具,成为空虚的概念。还有的管理者认为,规章制度越多越好,管理资料越厚越好,执行过程形式越丰富越好。事实上,文字游戏、形式主义已将原本简单的管理,推进了复杂的漩涡。
无笔之处皆成妙境。无人记录的考核栏是一种空白的美,是画中没有笔墨的美。文化管理注重养成教育,当员工举手投足,思维行为都具有鲜明的企业文化品味,必然会形成企业的“文化力”。这是一种自动自发的执行力,好比“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渗透到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之中。
含蓄的美——于无声处的较真
所谓意境,唯有在观画者的神思中得以显现。中国画中的留白,正是给观画者以神思的空间,意到笔不到。
一天,我到市场部“转悠”,看到几名回厂休整的营销员,就跟他们开了句玩笑:“你们看涂刷后的厂房像刚穿了件新衣裳,墙边落下的乳胶漆,多像漂亮脸蛋上的雀斑呀!”市场部部长心领神会,来了个紧急大动员,安排在厂的营销员找来水桶、清洁球等工具,把滴落的乳胶漆收拾干净。
起初,大家还挺认真,一个个埋头苦干。一个多小时后,便粗脚看戏——不打长了,有的搬来凳子,有的干脆拿来报纸垫在地上,坐下来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说起了山海经。我坐在办公室里,无意中瞥见了几位营销员的懒散,那个“高级”营销小王更是说得眉飞色舞,旁边的几位听得是捧腹大笑。
中国画强调客观观察,更强调主观肯定,强调对象神态的刻画,更强调作者情感的抒发。对于暂时无关事物,往往“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尽量减弱以致舍去,直至空白。待我处理好手头的事,小伙子们仍在闲谈。我没有走过去批评他们,毕竟是义务劳动。我欣赏法国思想家蒙田所说的那句话:在开启一颗脆弱的心灵、一颗为了荣誉和自由而锻炼的心灵时,我反对一切粗暴行为。我拨动内部电话,让人将小王请到我的办公室。一眨眼的工夫,小王笑嘻嘻地来了,我忙站了起来,给小王递上一杯水,笑眯眯指着我的椅子说:“小王,今天坐一坐厂长的椅子,沾点官气、灵气。”小王疑惑地朝我看了看,极不情愿地坐了下来。“这窗口像不像摄像机?换个身份,朝窗外看看。”小王顿悟,忙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厂长,今天不干好,我没脸见你。”说完便一溜烟地走了。
果然,小伙子们由虫变成了龙,又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有些事情巧妙的暗示比直白的批评更有力量。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任何人被批评后一般会产生两种情绪,一种是产生消极情绪,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以至将不满的情绪发泄到工作上;另一种情况是明白“批评是买主”,是为了进步,便会服气、服输,会努力将工作做得更好。
墨分五色。一个企业,管理要内化为员工的自觉行为。对于那些见多识广、聪明灵活的营销员,严格的管理有时无需用重锤,只需旁敲侧击,以善意的启发点到为止,就好比作画的人,必须精心布局,在谋篇动笔之前,就成竹在胸,意在笔先,使观点意识向解决问题集中,让他们在自觉的心态中觉悟、感悟,这种悟到好处的“坐位”,淡淡一笔,却是画龙点睛之笔,容易被人接受,浓淡相宜,黑白相用的于无声处,会使人在心灵深处产生强烈的震撼。
将批评含蓄蕴藏在巧妙的幽默之中,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留白艺术,让人回味,使人感触,在特定条件下,有时却能发挥相当大的积极作用,不信,你试试!
辄止的美
——宣传栏内的学习心得
面对员工,管理者既不能故作高深,絮絮叨叨地尽讲大道理,也不能粗暴训斥,大声吆喝,搞军阀主义那一套。必须围绕解决问题,实施无为而治,好比白石老人画虾,若干只透明的虾,周围大片空白,没有画水,但人们觉得周围空白处都是水。管理要成为艺术也需要留白,要言不繁、轻点辄止,过分追求制度的执行力,往往会令自己陷入烦恼,无法自拔。
一天,开发部正在试制新品,我前去察看,刚走到二楼,便听见蹬、蹬、蹬的急促脚步声。循声望去,一个人影正急急奔向三楼。“是不是有人串岗?”操作工小王默不作声。我随即上楼,操作工小沈正心不在焉做样子,我一下子全明白了,什么也没有讲。
回到办公室,我将一篇名为《守卫你的岗位》的文章用信封装好,让开发部主任交给小沈,并请他写一篇读后感。《守卫你的岗位》说的是在瑞士一家大酒店,负责接待客户的琳恩娜离开接待室,去楼下吃了份早餐。其间两次电话铃无人接听,一支旅游团队就这样悻悻而去。酒店CEO不得不挥泪斩马谡,辞退了已为酒店服务了近6年的琳恩娜。
管理留白天地宽。第二天,厂区宣传栏内出现了《守卫你的岗位》文章复印件和小沈的心得。“每个企业特别是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弦一刻也不能松,擅自离岗、串岗是操作规程所绝对禁止的,谁能预料什么时候会有突然事情发生呢?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呀!”小沈在文中言之凿凿。这令我想起几年前,我和《中国化工报》朱建华先生同去拜访双星总裁汪海的经历。汪先生认为,搞企业就是管人,管人就靠两手,一手就是规章制度,一手就是思想工作,如何交替使用并得心应手,这可是高科技中的高科技。管人要用文化管,人管人累死人,文化管人一管一个准。日常管理中,创建和谐企业,管理者给员工适度的空间,才能保持良好的和谐关系。不然,老人家怎么说政治工作是生命,是灵魂,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呢!
责任心是一种财富。瑞士那家大酒店因为琳恩娜擅自离岗,失去了一单生意,损失微不足道,而琳恩娜却因此失去了心爱的工作,她一定终生难忘。小沈离岗串岗尽管未给企业和个人带来损失,却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这不能不算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在现代管理中,给自己留一点空白,给他人留一点空白,你会发现文化管理原来如此厚重,丰富多彩。一篇文章复印件加一份学习心得,能不能起到辞退琳恩娜那样的效果呢?
文化管理,润物无声。
蕴境的美——自己破茧的蝴蝶
如同音乐中的弦外之音,此时无声胜有声;又好比影视剧中的悬念,使人由一点而想到更多,中国画中的留白,留给观者想象的空间越大,作品的意境就越深,这正是中国画论所言景愈蕴,境愈大,而意愈深的道理。如果可以借鉴这种艺术的手法,灵活运用于现代管理之中,就如同给文化管理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营销员小张自从换了新“战区”,总是闷闷不乐。这位在市场闯荡了七八年的干将,赢得输不得,有点不顺就挂在脸上。一天傍晚,小张正在清理绿化责任区,老远看到他一人蹲在草坪里拔草,我悄悄走过去,“最近销售情况如何?”决定与他谈谈。
“厂长,不瞒您说,我已有一个星期没有出差了。”小张很愿意向我倾诉,“之前连跑两个月,根本找不到突破口。费用又大,月月透支。像这样跑下去,老婆孩子都要赔进去!不如呆在家里,还省了开销
。”
小张讲这番话的时候,几只蝴蝶正恋着草坪里的花草翩翩起舞。一个蝴蝶的故事浮出我的脑海。我把它讲给小张听。有个小女孩,看见一只即将破茧的蝴蝶在地上翻滚、颤动,心疼得掉眼泪,她担心蝴蝶会在挣扎中窒息死亡,立即找来刀片,小心翼翼地在茧身上划了一条缝。蝴蝶立即扑腾出茧,她自由了,她想飞,她反复扇动着厚重的翅膀,可就是飞不起来,只能在原地打转。小女孩捧着蝴蝶哭了,她为自己帮了倒忙而后悔。
老子曰:三十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意思说车轮是由30根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与车轮中心有圆孔的圆木共同结合而成的,就在于它营造的空间,才有车子的作用。
我拉着小张的手站了起来,“小伙子,林妹妹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蝴蝶没有在茧蛹里受困挣扎的经历,怎么可以飞得起来?你现在调整了区域,尽管出师不利,但这也是熟悉市场、积淀经验、激发灵感的机遇,这是成功路上不可缺少的过程啊!”
大文豪萧伯纳说过: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我们仍旧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我们每人将有两种思想,我和小张的一番思想交流,就像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一只小舟,一个渔翁侧身垂钓,四周廖廖几笔微波,却有烟波浩渺之感。管人先管脑,和下属和颜悦色的交心、沟通,创造意境,这种静中有动的宽慰式说服方法,让小张自己破茧,练就飞翔的本领,还真有一番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感慨!
白色是最纯净的色彩,它沾染不得半点的瑕疵。将中国绘画艺术中的留白应用于现代企业管理,可以为企业的文化管理开辟一片神秘空间。清代绘画理论家华琳说,画中之白,即画中之画,亦即画外之画。这种画外之画,是一个现代管理者的独特能力,与众不同的慧眼。文化无形,留白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