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企业管理:战略适应与中小企业成长:香港案例

摘要:在庞大的中小企业群体中,为什么有的成功有的失败,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从事中小型企业研究的各国学者。人们从两个角度(成长阶段和成长关键因素)寻求答案,并在成长关键因素的研究中逐渐形成了资源基础、战略适应和企业家激励三种理论体系,本文选择战略适应理论为理论基础,以香港的中小制造企业为分析对象,讨论这种理论的应用价值并期待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本文从整体的角度、相对宏观的层面讨论了战略适应理论对中小企业成长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如果能够从微观的层面,运用个案分析等方法,对具体的中小企业成长进行研究,将会得到更加翔实的结论。

 一、理论依据及研究思路

  战略适应理论强调环境需求与企业战略之间的适应性决定着企业的绩效与成长。企业的经营者在面临相同的环境情况下可以做出不同的战略选择,但战略选择与环境不相适应则更容易导致企业经营的失败。环境中的机会与威胁变化将诱导企业从组织内部或外部做出相应的战略调整,内部的战略调整因管理者掌握并控制着所需要的资源而更容易实施。

  分析环境影响与中小企业成长的关系是有意义的。中小企业更容易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一般来说,企业规模越小越容易破产。但是,环境变化带给中小企业的并不单纯是威胁,也有很多的机会。能够更好地把握机会的企业家型企业(Entrepreurial Firm)比那些非企业家型企业往往获得了更为快速的成长。

  Sandberg(1986)提出了一个可以对中小企业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的理论模型〔NVP=f(E,IS,S)〕,其中NVP为新创建企业绩效,E为企业家特征,IS为产业结构,S为战略。这一模型把企业战略、 环境因素与企业经营者的行为紧密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分析论证影响中小企业绩效及其成长的关键因素。

  本文以上述观点为依据,以香港中小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香港中小制造企业成长的决定因素。研究思路为:首先,结合一般中小企业理论描述香港中小企业的共性和特殊性;其次,从其特殊性出发,识别并描述香港中小制造企业面临的商业环境;再次,结合商业环境和中小制造企业的经营绩效分析中小企业经营者所采取的成长战略。

  二、香港中小制造企业的特殊性及其成因

  在香港,中小企业指雇用少于100人的制造业企业(其中雇用20 人以下的企业属于小型企业,20人到99人的企业属于中型企业),以及雇用少于50人的其他行业企业。按照这样的界定标准,香港98%以上企业属于中小企业,在制造业,1998年9月份的统计数字显示,小企业24307家占89%,中型企业2558家占9.4%,大企业451家占1.6%, 中小企业占制造业企业总数的比例高达98.4%,提供了64.5%的就业。

  从表面分析,香港中小制造业企业表现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中小企业相同的特点,例如: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90%以上的香港中小企业的所有者同时也是经营者(Owner-Managers);创业资金主要来源于个人存款或亲友筹集;组织结构简单;家族性企业特征明显;受环境影响程度大等。

  结合统计资料进行深层次分析,并与中小企业的一般特征比较,可以发现香港中小制造企业的特殊性,主要有:

  (1)一般的中小企业多服务于本地市场,以便突出服务功能, 节省销售费用。而香港的中小制造企业则主要是为外销而生产,对当地市场的依赖程度低。

  (2)香港地区的劳动力成本相对偏高, 按理应侧重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行业的发展。但香港的中小制造企业却集中在劳动密集程度高、技术含量低的轻工业消费品行业。

  (3)一般来说,中小企业因为无法获得规模经济效应, 与大企业相比具有明显的绩效差距。但香港的中小制造企业与大企业的绩效差距不大,企业规模与绩效之间的相关程度弱。

  (4)中小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富于创新, 但香港的中小制造企业却缺乏研究开发投入和创新业绩。

  香港中小制造企业之所以具有上述种种特点,归根结底是因为香港独特的地理位置及社会文化背景。地域范围狭窄及有限的本地市场决定了香港的企业必须走专业化的分工协作道路,拓展外部市场;香港制造业发展初期,周边国家或地区(特别是大陆)经济技术发展水平落后,香港本地资源匮乏,迁移来香港的大陆创业者多具有制造业的背景,香港政府对企业家创业没有提供有力的支援,这些迫使香港的企业家选择了轻工业消费品的生产制造,而且主要采用了原件生产(OEM )的方式。

  三、香港中小制造企业的成长绩效描述

  香港制造业真正发展于50年代。此前,香港也存在少量的制造企业,并曾经受到两次世界大战对商品供应需求的刺激而有所发展,但同时也受到战争的严重破坏,制造业在香港社会经济中的地位相当薄弱。

  截止到1948年10月,香港共有工厂777家,其中树胶厂46家, 纺织厂163家,机器铸造厂219家,船厂60家,金属制品厂148家, 电筒电池厂35家,肥皂厂21家,制罐厂18家,味精厂7家。其中拥有设备、 雇用工人在50名以上者不过200余家。

  1951年,因朝鲜战争,联合国对中国大陆实行禁运,香港的转口贸易一落千丈。为谋求生存,香港从发展加工贸易中寻求出路,相继建立起棉纺工业和其他一些以外销为主的轻工业。另外,50年代大批华人移居香港,香港的制造业得以快速发展。进入60年代,香港已有30多万人参与制造业,厂家也增加到8600多家。到了70年代,制造业已经取代转口贸易,成为香港的经济支柱。

  在二战之后经济稳定的时期,香港的制造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一方面,香港的玩具、钟表、服装、塑胶等行业建立起了全球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制造业走上了产业多元化的道路,资金相对密集的产业在发展速度上超过了劳动相对密集的产业。

  进入80年代,大陆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并积极地吸引外资,香港制造业在短期内实现了战略转移,使得香港的制造业分离出两大部分“MadeBy Hong Kong(香港制造)”和“Made In Hong Kong (在港制造)”。

  “香港制造”的规模已经远远超过了“在港制造”。据估计,目前香港公司在内地有5万家工厂,雇用员工500万人,在内地参与的项目超过5万项, 香港制造业企业在大陆的投资紧随房地产和建筑业之后居于第三位。从投资的地理分布来看,香港制造企业在大陆的投资并不仅仅集中在珠江三角洲,港资企业实际上在中国所有省份都是最大的投资者。香港中小制造企业在大陆获取的成功,使其中的大部分顺利地发展成为大企业,并为中国吸引外资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许多国际大公司到香港设立公司或分支机构,以便协调在大陆和亚洲的经营业务。香港的企业通过一个更长的生产经营链制造产品,它们把管理、质量控制、检验、金融服务、采购等活动留在香港,把制造工厂扩展到珠江三角洲、大陆内地、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非洲及拉丁美洲,进而创造出了庞大的生产体系。

  与此同时,“在港制造”的部分则快速地下降。到1987年,制造业占据香港本地生产总值最大比重的地位保持了40年之后,被批发、零售、进出口贸易、饮食及酒店业超过,之后仍继续下降,到1996年已经降至7%。本地制造业的发展成为香港人关注的焦点。香港中小制造企业在本地制造业体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在与东南亚其他国家或地区(特别是“四小龙”)”制造企业的竞争中,同样表现出明显的竞争优势。香港中小制造企业大量集中在成衣、玩具、钟表等富有竞争性的产品生产领域,这些产品的技术要求不高,很多国家或地区都可以生产,因而竞争十分激烈。香港不少电子、成衣、玩具以及钟表的零部件及其他材料等中间产品来自台湾和韩国,企业的产品成本理应较他们为高,但是,香港能长期在这些产品的国际出口上保持领先地位甚至排行第一,显示出香港中小制造企业在这些产品上的强大竞争能力。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