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汇丰的全球并购记录,人们会惊奇地发现:汇丰在全球不仅一直能购并到不错的金融企业,而且无论是实际并购过程的推动,还是购并后企业资源的整合,汇丰都进行得如舟行顺水。
一般而言,即使是一国文化背景下的不同企业并购,双方也将不可避免地发生经营理念、经营战略、企业文化、运作规程的冲突,而跨国界的并购则更加强化了双方的矛盾,大大增加并购成功的难度。然而,这道至今令大多数并购企业心生畏惧的门槛却一次又一次地被汇丰轻松地跨越。为了提高并购成功率,汇丰专门打造了一支“特种部队”———国际事务官团队,这支有着百年历史、业务精良、深谙并善于传播汇丰文化的精英每每遇到收购行动,就会马上空降到被收购企业中,从企业文化、经营战略到运作规程等方面进行彻底的改革,使汇丰总是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收购变为盈利。
与人力资本渗透相搭配的是金融股权的全球化战略。宏观性分析,银行全球化战略的实施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单纯的全球购并,另一种是全球并购与全球上市并举。两者的区别是在对东道国银行进行收购的同时是否在东道国上市。
如果说全球并购是全球主流银行实施全球化发展战略共同采用的手段,那么全球上市则是汇丰集团实施全球化发展战略锻造的独门利器。如在完成对米特兰银行收购的同时,汇丰股票在伦敦和香港两大证交所双双上市;在收购百慕大银行有限公司后,汇丰股票旋即在百慕大证交所交易。
由于银行业在一国经济中所扮演的特殊角色,他国并购很容易触动东道国的敏感神经。因此,与单纯全球购并相比,全球购并与全球上市并举的策略不仅仅制造出了丰厚的资本收益,更加重要的意义在于它能够淡化由于并购所可能形成的对东道国的进攻性威胁。如今的汇丰不仅通过资本市场吸引了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多万股东的眼球,而且汇丰的“环球金融,地方智慧”的和谐经营理念为许多国家所接纳和认可。
在注重对并购对象和所及并购国风险排除的同时,汇丰还非常注意并购后整个资本业务步伐的稳健。
有人拿同样在全球并购的花旗集团与汇丰对比发现,花旗在并购后的业务布局以大型企业客户和资本市场为主导,属于全攻型,在经济增长期间表现特别出色,而汇丰推崇以存款为主导的经营模式,因此其在经济顺境和逆境中基本上都能保持稳定发展。
华尔街一位分析师就曾这样评论过汇丰:同花旗相比,汇丰的经营策略就显得比较保守;但汇丰以传统的银行经营方式,充分利用自己的全球品牌地位,从亚洲地区以较低的成本积聚庞大资金,不断在世界其他地区谨慎地进行购并活动,同时向新的金融业务灌输保守管理的传统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