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坏营销,好营销》
广告与非广告的平衡(2)
2.灵活运用报道和口碑、赞助
报道是一种不太需要费用的提高知名度的方法。只要区别明显而且具有话题性,就有很多的机会被媒体采用。同时,通过构建与特定顾客的密切关系,依靠口碑确保忠诚顾客群体的可能性也会扩大。大规模的赞助虽然花费较高,但如果集中目标的话,也能有效地接近顾客。
3.灵活运用网站
在网站上,即使个人也可以向全世界发送信息,它可以成为中小企业强有力的营销工具。不过,为了增加点击率,最好提供的是丰富的面向特定爱好者的信息,有非常集中的目标、明显的特色。
案例
让消费者去体验
国内果汁饮料领导品牌汇源于2002年推出汇源“真”系列。起初汇源选择了《我的野蛮女友》的主演韩国当红明星全智贤为形象代言人,大打电视广告,但与竞争品牌没有拉开差距,市场效果并不理想。最终经过与竞争产品的详细对比后,汇源发现“真”系列的竞争优势在于产品本身的品质,因为无菌冷罐装生产是通过低温杀菌,比竞争产品采取的高温杀菌对水果营养保存得更好,同时味道更为纯正。那么如何向消费者传达汇源产品与众不同的品质呢?经过反复分析,汇源最后采取了体验式推广方式,在全国各地各主要卖场进行题为“新鲜,真美味”的终端品尝促销活动,在品尝活动中,把汇源“真”系列产品与竞争产品都去掉包装,让消费者自己感受产品品质的差别。通过这种互动式品尝活动,消费者深刻地记住了汇源“真”系列的产品特征。通过这次体验式的促销活动,汇源“真”系列迅速为消费者所接受,当年销售额突破亿元,成为2003年果汁饮料市场上的赢家。
延伸与坚守之间的平衡
随着旧式商业分工瓦解,某个行业中一个强大的品牌可以为其进入其他领域提供信誉保障。
云南白药进入牙膏市场之后,其销售额从2005年的8000万到2006年的2.2亿,再到2007年的5.8亿,增长迅猛。在功能日益细分、价格战惨烈、品牌忠诚度高的中国牙膏市场能够取得这样的业绩,云南白药百年品牌的作用不言而喻。
品牌延伸的战略价值,由此可见一斑。然而硬币总有两面。
品牌就像橡皮筋,虽有充分的弹性去拉伸,但总有极限。
虽然有不少企业运用多角化经营与扩张以充分挖掘品牌的价值,但这也使消费者模糊了原有产品的印象。如牛仔裤的老字号李维斯,曾一度扩张品牌,增加休闲裤、上班族西裤等生产线,让李维斯的标志出现在所有与裤子有关的产品上。这样的扩张模糊了消费者对李维斯的印象,弄不清李维斯到底是什么定位的公司。发现这个问题后,李维斯决定重新定位,集中力量于牛仔裤市场,而为新开发的休闲裤创立新品牌。现在,李维斯不仅成为产值数十亿美元的国际企业,新开发的休闲裤也成为美国的第一畅销品牌。
耐克曾经以为自己可以将牛仔服作为运动服的附属品投放市场,甚至还同运动明星签订协议进行促销。好在这个营销能手醒悟得够快,及时收手。
企业界在谈到这个问题时总会津津乐道于跨界经营最成功的维珍——这个从音乐领域起步的品牌,在航空、伏特加以及金融服务各行业都做得相当出色。
然而,维珍毕竟是特例中的特例,其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更是企业家中的“珍稀动物”。而且,维珍能做到这一点,也跟这个品牌所具有的内在张力大有干系。
中国企业做品牌的经验、环境、资源、通路及人力的准备,对于快速的品牌延伸尚未构成充分的支持。
我们都知道娃哈哈儿童饮料在国内市场遥遥领先,但这一品牌在童装市场的影响显然有天壤之别。
七匹狼是国内服装业的佼佼者,但将其品牌延伸至护肤品后却表现平平。
一些企业刚刚开始驶入市场快速道就开始翻车,就因为它们在营销方面就像俄罗斯诗人普希金创作的童话故事《渔夫和金鱼》里的老渔妇一样,务求“多多益善”,企图用一个刚刚有一点市场影响的品牌通杀各个行业。
20世纪80年代初,复印机行业的龙头老大施乐决定将它的业务范围扩展到金融服务领域。在“施乐金融器”旗下的子公司包括两家保险公司、一家投资银行和一个共同基金。但“金融器”在1992年倒闭时,公司的税后收入被抵消了7.78亿美元,从此宣布彻底退出金融领域。《华尔街日报》说:“退出的决定姗姗来迟,是因为施乐不愿意承认失败。施乐在公司鼎盛时期将生意拓展至金融领域,结果是眼看着这项投资非但对本企业无益,反而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