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企业管理:《坏营销,好营销》第三部分 品牌化—战略效应最优化(17)

系列专题:《坏营销,好营销》

品牌拉力与渠道推力协同(3)

遗憾的是,本土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中的通病在奥妮身上同样发生,由于心理膨胀作祟,在并未强化与巩固这一皂角洗发浸膏概念的情况下,奥妮匆忙扩张,策略偏移,将营销重心转向“首乌精华”与“百年润发”。直至后来,推出“大江东去、浪淘尽”这样好看不卖座的豪华型广告制作,偏离产品定位这一核心诉求走向空洞的形象诉求。这与海飞丝、潘婷、夏士莲长期围绕自身产品核心定位方面做文章、力保目标市场老大地位的精耕细作式经营手法迥异。

在品牌形象代言人的选择与应用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策略与执行的不一致。不少国内企业选择品牌形象代言人时,仅从知名度与明星效应出发,不考虑品牌消费群定位与广告表现力,广告制作以明星为中心,淡化产品影响力。广告发布的结果是哄抬了明星身价,消费者却对产品本身知之甚少。因此,我们在国内电视屏幕上经常可以通过巨星广告领略偶像的“风采”,却对该广告的真正主体——产品的性能一无所知,有时甚至都没有留意到是哪个品牌在做广告。如果能在广告制作时将品牌主张与产品定位这些核心策略元素考虑进去,相信必然带来更佳的市场效应,且能为品牌生命的长久性奠定坚实基础。让明星为产品服务,不少广告的实际效果往往与这一初衷背道而驰,实在可惜!相对而言,成熟的国际品牌都很重视策略的引导性,尤其强调品牌策略对代言人的同化,百事可乐在国内也很喜欢邀请明星偶像代言,并且平凡更替,但其所有的明星广告都被其前卫自信的风格统一在一起。这样做无疑能够形成持久的品牌印象,并且沉淀品牌资产,品牌定位和个性也将更加突出,资金投入的有效性无疑不断得到提升。而很多中国企业即使长期使用同一个代言人,广告风格可能极不稳定,今天优雅,明天前卫,这又如何达成营销的高效率呢?

这都是典型的策略与执行精神分裂症的表现,如此经营,很难实现品牌效应由量变到质变的目的。

汽车跑得再快,如果跑错了车道,耗油越多,离目标越远。策略思考是实效的引擎,缺失了策略的统合,所有的执行就难以形成合力,倒会相互抵消。家乐氏营养谷类早餐是一种小包装的食品,附加一盒牛奶与塑料汤匙,诉求“方便至上”,却败得灰头土脸。究其失败原因,发现家乐氏在广告上告诉消费者,营养谷类早餐是一个“可以到处吃”的食物,却在产品包装上说“必须放在冰箱里”,其诉求明显与实际不符。

在品牌营销过程中,为避免策略与执行的背离,需要一以贯之的坚持。宝洁曾两次明确表示其不愿妥协汰渍的大洗衣量之品牌定位,甚至不惜因此而失去市场。附加功效不应牺牲品牌定位,这是宝洁坚持策略的基本体现。运用二合一技术的潘婷及海飞丝之所以成功,是因其提供产品附加功效却无损于潘婷健康亮丽或海飞丝抗头皮屑的品牌定位。

策略游移对于企业而言是冒险之举。在与可口可乐的营销大战中,百事可乐以清爽和青春的品牌诉求作为关键差异点。但是在过去的20年里,它曾经若干次偏离过这一核心策略,这也许是它的市场份额始终不尽如人意的原因之一。百事可乐每次尝试对品牌重新定位,最后都以退回到早先成功的策略而告终。

对于国内企业而言,一个策略很难贯彻到底,或者是因为决策草率,或者是易被人为因素所干扰。如国内企业在人事和组织架构上的不完善——人员的频繁调整、市场部与销售部各自的本位主义都有可能导致策略与执行之间的扭曲,因而让营销效果大打折扣。

要实现策略与执行的有机统一,企业必须做到:

第一,建立协调一致的管理体系,确保品牌战略作为公司业务成长的重要战略来实施。因为品牌有两方面的组成要素——传播和产品,二者必须相结合。员工、产品、销售、服务和公司都和客户关系密切,这些要素都必须以品牌战略为红线来相互协调统一。

第二,严守合作和承诺。所有成员必须了解并认同管理的方向,增强组织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并结合品牌开发产品和服务。

第三,高层管理者有坚持推行和全心投入的决心。品牌战略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形象战略。因此高层管理者应该承担全部责任,不能让公关部、营销部、广告部和其他宣传部门各行其是。管理层必须带领整个组织打造品牌,实施变革。只有这样,高层管理者才能带领组织一起建立品牌认知和品牌热情。

表3-1品牌行为与品牌的个性特征

品牌行为==个性特征

频繁改变定位、产品形态、标识、广告等

频繁优待和赠券

密集的广告

强大的顾客服务、易于使用的包装等

保持不变的人物和包装

高价、排他性分销、在高端杂志上做广告

友好的广告、代言人

==

反复无常、精神分裂

廉价、没有教养

开朗、流行

平易近人

熟悉、舒适

势利、老练

友好

摘自:戴维·阿克,《创建强势品牌》,北京: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案例

耐克:营销与执行的统一

耐克自己没有工厂,全球加工,只做品牌,其成功就在于在任何层面都有效地实现了策略和执行的完美统一,正如其品牌主张“just do it”,说到做到。

耐克公司固执地坚持自己的信念:我是一个体育用品公司,体育活动的根本是建立在运动员和球队上的,我应该把资源放在帮助运动员和球队上。赞助赛事那不过是一个冠名权,于公司要传递的实质内核无补。因此耐克从未打算以赞助商的身份出现在所有企业都梦寐以求的奥运会和其他全球性赛事上,唯一一次以赞助商的身份在奥运会上亮相,也并非初衷。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原赞助商锐步在奥运会前九个月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最终退出对奥运会的赞助,国际奥委会为填补运动鞋类赞助商的空缺,主动找到了耐克公司。

但耐克长期赞助体育团队、体育明星。耐克的签约运动员,自杀手级人物乔丹后,有皮蓬、科比、詹姆斯、纳什、诺维斯基、小奥尼尔等NBA球星,也有菲戈、托蒂、罗纳尔多、卡纳瓦罗、门迭塔、萨维奥拉、亨利等足球巨星,还有泰格·伍兹这样拥有全球市场号召力的高尔夫球星。

基于所设定的品牌策略,耐克公司整个企业文化,不分地域,都把运动当成信仰,对于运动有极高的热情,而且愿意做各种事情来帮助运动员。例如长期赞助自行车选手蓝斯·阿姆斯特朗,当1996年阿姆斯特朗罹患癌症时,所有的赞助厂商全部解约,只剩耐克愿意赞助,耐克的用意是希望鼓励像癌症患者这样的弱势群体也能够继续运动,那种坚持热爱运动的本性,是别的品牌模仿不了的。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