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企业管理:《坏营销,好营销》第三部分 品牌化—战略效应最优化(18)

系列专题:《坏营销,好营销》

催化效率的三个热键

塑造强有力的品牌并非一日之功,即使是三星也是奋斗十几年才成为世界品牌的。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要创造具有长期竞争力的品牌,必须在策略、认知、创意这三大方面投注更大的心力。

强化品牌策略思维

一手打造了宏碁品牌的施振荣先生提出“品牌的价值=重置成本+品牌定位×品牌知名度”,其中品牌定位指的是产品的获利性。知名度很高的品牌也可能不赚钱,例如IBM的个人计算机事业部;也有知名度不高,但品牌价值非常高的案例,例如Adobe这样的软件企业。要让品牌价值最大化,就要同时让知名度和定位都提高,最有名的就是路易威登。这表明,为品牌创造价值的,不仅是产品,定位与传播方面的策略性思考更是不可或缺。“中国制造”之闻名,正表现了其产品的竞争力,但品牌价值难以提升则与策略化思维的欠缺大有关系,这也是很多企业在品牌经营上的通病。很多企业包括知名企业在目标群定位、市场细分、消费者沟通、品牌架构的规划方面都缺乏清晰而长远的把握,对于品牌的认知都集中于CI、广告投放等初级层面。至于如何利用已有的重要战略资源如文化传统去构思品牌策略,更是少有人去关注。如何对品牌进行全局性的策略性规划,将是未来中国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也是必须加以补足的“短板”。

整合消费认知

品牌不仅占有市场资源,更占有消费者的心智资源。如何从消费者认知出发去进行品牌的塑造,这一意识对于目前的中国企业来说显然还很淡薄。“中国制造”当然不需要考虑如何利用消费者认知来创造更高附加值的问题,但是要取得路易威登、三星的成就,那就得有理解消费者认知的机制。

提升企业创意能力

以往发展企业靠密集的劳力及资金,如今转变为以知识、创意为基础,如此一来将更具挑战性。挪威的鲑鱼与荷兰的花卉养殖,都是运用对高科技及市场知识的掌握,用创意将传统产业赋予高附加值的例子。韩流、日剧的风行,更有创意在背后撑腰。3M积极挖掘员工创意力,不起眼的报事贴(Post-IT)创造了大市场。拥有创意者能运用较多的交换筹码,创造更高的价值,这便是乘数扩张的观念,如此将造成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局面。

创意点石成金,为品牌画上点睛之笔。未来中国品牌的突破,不患无资金,不患无人才,关键在于如何创新企业机制,将资金与人才转换为可与洋品牌一拼高下的创意。创意不只是体现在广告方面,品牌的机器一旦转动就永远离不开它。

品牌的作用力不只是表现在企业规模上。要论规模,传统大型国企如中国石化、中国银行早已进入全球500强之列,但品牌影响力仍然较弱。因此,中国品牌的努力方向不是单纯地做大,而是要让各地消费者对其产生积极正面的联想并愿意为之付出,而这正好需要在策略、认知、创意方面有更好的表现。

《易经》里说“登其高陵”,意为登上高点,以更广阔的视野看天下。品牌就是中国企业登高的方式,策略、认知、创意则是登高的阶梯。

在这一登高的过程中,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品牌管理将成为一门必须掌握的、极为重要的专业知识。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