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个月,我一直在环球旅行﹕由香港到北京,再到美国东岸、墨西哥,继而欧洲、印度。一路上接触的工商界和金融界人士,谈论的关键词莫过于「中国崛起」和「全球化」。而执笔之际,有关中国钢铁业这一战略资源的问题,又成了讨论的关键点。
二○○五年是钢铁产品价格出现拐点的一年。在连续三四年的需求旺盛和价格摸顶之后,去年下半年价格开始回落。在行业高峰期创造利润,在行业低谷期提高市场份额,是钢铁业发展的规律。利润主升浪结束之后,大规模的企业吞并期也山雨欲来矣。
回望上世纪,全球钢铁工业格局发生了三次转变,美日欧分别成为这三个时代的列强。如今,全球钢铁业迎来了第四次并购重组时机,这是中国谋求钢铁强国的机会。
外资已紧盯中国钢铁业
中国是产钢大国,但称不上钢铁强国。所以,突破重围,向钢铁强国转变,是产、官、学的共识。
可惜的是,这一年来,由于宏观调控以及产能严重过剩,中国钢铁行业正步入低谷,甚至出现了钢铁公司股票跌破了净资产的现象。在内地一些投资者眼中,钢铁只是行将就木的夕阳产业,但国际财团却视之为垄断式收购的好时机。
由于集中度太低,中国钢铁产业的兼并重组迫在眉睫。二○○五年七月出台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的核心就是提高行业准入门坎,提高行业集中度,明确指出要到二○一○年形成两个三千万吨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企业集团;今后原则上不再单独建设新钢厂,将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大幅度减少钢铁企业数量。
从欧洲钢铁整合的过程看,国际钢铁业已经走完区域整合,现在正以全球化视野审视行业的整合。但在已成型的全球合作中,却没有中国的位置,而且中国的钢铁需求远高于其它地区的增速,因此国际资本参与中国整合只是时间问题。愈是这样的时候,就愈要清醒,因为其中容易出现危机和后患。
目前中国原则上不允许外资控股钢铁企业,仍将以投资参股或战略合作为主。但市场上已经有声音指称,垄断不失为追求的方向,也是企业提高市场份额的内涵之一。即使和外资巨头联姻,对收购及被收购方都是双赢。此言或许对个别企业是适当的,但绝对不是产业提升的良方。
在今年「两会」期间,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就提出,对外资垄断性并购应该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理论上,外资行业的巨头只要用约一百八十亿元就能控股上海的宝钢,而当初中国投资近千亿元才建成宝钢。更加可怕的是,一旦为外资控制,日后即使再投入千亿元,也因为时机错过而再无可能打造一个同样规模和实力的钢铁企业。
不能任由外资控制
笔者认为,对于外资钢铁业巨头在中国的布局,中国必须进行适当的限制,否则就会平添社会发展的成本以及经济和社会不稳定因素。钢铁是国家实力的基础因素。作为一个大国,对此类战略资源有所规划布局,方为务实和负责之举,切不能轻易被一些二三流专家学者的极端开放论而误导。
钢铁业只是一个例子。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之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愈来愈大。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问题也日渐突出。
跨国公司控股并购中国企业后,通过对战略资源产业的控制,将会垄断或图谋垄断国内一些产业。外资控股并购最大的负面效应,就在于可能导致垄断。因为外商不仅控制国内市场,制定垄断价格和瓜分市场策略,而且将能左右一些产业的生产进程,从而间接影响到国家的稳定。
国家经济安全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主权独立、基础稳固、运行健康、增长稳定、发展持续;在国际经济生活中具有一定的自主性、防卫力和竞争力;不至于因为某些问题而使整个经济遭受过大打击和损失;能够避免或化解局部或全局性危机。
面对外资的并购,虽然拿出「民族工业」的口号来应对是过时和缺乏价值的,但从经济安全和产业发展来说,进行合理的管制乃是迫在眉睫。事实上,这种管制在国际上也有成例,许多发达国家在面对关键行业的收购时,都会无一例外地考虑相关因素。
以美国为例,对外资并购行为,国会、政府层面都有多种限制和审查规定。某些行业即使允许外资收购,也会有股权比例的限制。与之相比,中国在外资并购方面相当落后,缺乏法律和规章,缺乏流程限制。因此,参考国际规则与惯例,迅速建立与完善并购规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淡马锡是潜在战略伙伴
其实,中国钢铁行业最应欢迎新加坡淡马锡这种资金雄厚的战略投资者。淡马锡一方面有丰富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经验,能够为钢铁企业带来先进的经验,使其转型升级事半功倍;另一方面,注入的资金又能够激活原来的资产存量,让钢铁企业自身运作得更专业,逐步提高效率。这才是真正的资源互补,产生协同效应。不同于欧美行业寡头的是,淡马锡一类的公司并无商业以外的其它图谋。
中国钢铁企业的重组不可回避的问题包括﹕机制转换难,债务解除难,冗员解决难,社会负担难。一些所谓的专家提出,由大型国有企业来并购,由国家出面,给一定的优惠政策。这种想法其实又是走回老路,不能实现市场化的真正改制。
相比之下,大量新生的民营钢铁企业,无论是机制还是实际运作都更加贴近市场,它们才是钢铁企业真正具有成长性的主流力量。事实上,有限度地对民营企业开放钢铁并购,由这些企业牵头重组,才能避免换汤不换药的低级重组模式。
此文原载于《联合早报》二○○六年五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