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企业管理:巨头博弈:战略营销模式大比拼(2)

企业战略的高下

严格意义上讲,企业的战略选择没有优劣之分,只有对环境、市场、自身和竞争的适应与不适应,但处在同样环境下的竞争过程中,不同企业采取的不同发展战略却绝对有高下之分。

在肉类行业的企业战略选择上,肉类主业的发展目标和战略地位的设定,多元化产业与肉类产业的相关性如何,以及冷鲜肉、高温肉制品、低温肉制品三大子产业发展侧重点的不同,都会显著影响到肉类企业的资源投向、产生的效率和效益!那么,双汇、雨润、金锣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分别采取了什么样的发展战略?它们的适应性如何?

  1、双汇:聚焦主业的业务归核战略

双汇的业务归核战略,就是以围绕主业发展上项目,以主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相关产业的发展又支持了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反哺主业,从而全面增强了主业的核心竞争能力。首先,双汇始终围绕肉类加工主业上项目,90年代初期大力上马高温肉制品项目推动了整体规模和实力的大幅提升,90年代后期全力加大低温肉制品、高标准冷鲜肉项目的建设,全面推动了低温肉制品、冷鲜肉产品的规模快速提升。主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强大的资源消化能力,双汇积极发展种植、养殖、骨素、香精、纸箱、肠衣、大豆蛋白等产业,相关产业没有销路不畅的后顾之忧,肠衣、骨素等相关产业,每年均创造了超过5000万元以上的净利润。其次,这些相关产业通过自身内部强化生产、质量、成本等管理手段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从而降低了肉类制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了肉类主业高温、低温和冷鲜肉等主导产品的价格竞争力,纸箱、肠衣等相关产业每年为肉制品主业降低成本达亿元以上,骨素除降低主业成本外,还显著改善了高温、低温肉制品的品质、口感和风味,全面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双汇聚焦主业的业务归核战略,实现了以主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相关产业又反哺支持主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双重目的。

  双汇整体市场竞争能力的强大,以及卓越的市场表现,是其以肉类加工为核心,建设养殖、饲料、屠宰、肉制品加工、商业连锁、物流配送的产业链体系,贯通肉制品生产、流通环节,最大限度发挥主业规模优势与实力的归核战略的最佳诠释。

  2、雨润:低温肉制品起步的发散多元化

雨润前期的发展战略在于其避开了高温肉制品的激烈竞争和强大的对手——双汇、金锣、春都等,以战略性眼光从低温肉制品的细分市场切入,抓住竞争对手对该细分市场观望、犹豫的宝贵时机,加快、加大了低温肉制品的培育和市场开发力度,以先入为主的占位优势,成为中国消费者心目中低温肉制品市场的开创者,“雨润”甚至成为低温肉制品的代名词。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冷鲜肉市场经过双汇、金锣等的培育,开始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但与美国前5名屠宰加工企业产量占美国猪肉市场总产量的71%相比,双汇、金锣、雨润加起来的屠宰量仅占我国屠宰总量的4%还不到,冷鲜肉行业必然进入一轮新的整合,集中度迅速将提高,冷鲜肉市场存在着极大的市场机会。因此,雨润做出了在低温肉制品持续增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冷鲜肉产业、2010年屠宰生猪3000万头,成为生猪屠宰行业中国第一、世界前三强的战略目标。随着安徽阜阳300万头、沈阳300万头、山西高平200万头、武汉200万头、河南漯河150万头、江西新余100万头等大型屠宰加工基地的建设,雨润已构建了一个拥有20多家大型现代化屠宰加工基地、较双汇和金锣更为周全的全国性战略布局。2007年雨润冷鲜肉销量已高达52万吨,销售额46.77亿港元,较上年同比上升124.6%。

在低温肉制品、屠宰加工(冷鲜肉)两大核心子产业高速发展过程中,雨润集团确立了新世纪的多元化战略选择,确立了发展大型百货连锁商场的商贸产业,每年开工项目达150万平方米面积的房地产行业,拥有华东地区最大果品批发电子交易平台(南京)、中南地区最大肉类批发交易平台(长沙)、东北最大的海鲜、小食品批发交易平台(哈尔滨)等的物流产业,和拥有五星级酒店黄山松柏高尔夫乡村俱乐部、黄山国际旅游度假村等高尔夫、酒店和文化旅游产业。这些产业与其肉类主业的关联度不高,而且均需要投入巨大的资源投入,给肉类主产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风险。

  3、金锣:屠宰、高温起步的发散多元化

金锣的发展战略,前期是以屠宰加工产业为基础,大力拓展高温肉制品产业,以优质的产品品质和较低的价格形成了强大的竞争优势,从而取得了快速发展。90年代初期,金锣通过超强的屠宰加工成本控制能力,从为双汇、春都等供应原料肉开始起家,迅速发展成为年屠宰生猪1000万头的强大屠宰加工能力和规模,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生猪屠宰加工企业。

90年代中期,金锣开始大力发展高温肉制品产业,依靠其较低的生产成本和产品质量的核心优势,金锣确立了高温肉制品优质低价的竞争策略,并在1997年全国玉米减产、生猪收购价大幅飙升的绝好机遇,发起一轮轮的价格大战,当时的行业老大春都因为成本的大幅上升、被动陷入产品价格战而元气大伤、迅速落败,金锣则迅速成长为仅次于双汇的高温肉制品第二大企业。

由于对现代零售流通业运作的陌生和资源投入,金锣低温肉制品子产业发展缓慢,其生产规模和市场影响力均非常有限。另外,高温肉制品产业受限于增长幅度趋缓和双汇竞争优势的全面提升,金锣高温肉制品近来年增长明显放缓。在屠宰加工产业,由于2007年以来生猪收购价的疯涨和历史高位价的不断打破,为规避风险金锣减少了屠宰加工规模,部分省外分厂减量屠宰或停产,年屠宰量也开始明显落后于双汇。

金锣在肉制品产业上的发展趋缓和竞争力的减弱,与其近年来在多元化产业发展上的战略选择有较大的关系。从2003年以来,金锣开始将较大的资源投向于大豆蛋白保健品行业、资本市场、火力发电和医院等与肉类主业高度不相关产业的发展上,但这些产业的发展始终没有能够迅速取得较大的突破,还在相当程度上占压了企业的大量资金,分散了发展主业的精力和资源。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