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图传播
人有人言,兽有兽语,同样,大脑也有自己的语言。大脑既不是用英语思考,也不是用中文思考。例如,当一个人听到“西瓜”这个词的时候,他的大脑首先联想到的一定是一个“西瓜”圆滚滚的图像。图像和联想正是大脑自己的语言。人脑对图像的加工记忆能力大约是文字的1000倍,一幅图画抵得上1000个词汇。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喻国明曾把读者买报的过程描述为“五步三秒”。要做到在五步之内,新闻照片能直射人眼,三秒钟弹珠落睛,使读者一眼便可发现它,喜欢它,进而产生购买欲。读图比读文字快捷,直观,感受直接,而且具有视觉上的审美愉悦。图片强化了新闻与生俱来的“真实美”,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读者对图片形式美的接受欣赏能力。图片的使用,也使文字新闻的美有了具体的“附着物”,增加了文字新闻的内在含量。什么样的新闻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吸引读者的眼球?答案只有一个——新闻图片!
看看卫生间标识就知道了,上面的文字已经被图片代替,人们可能不认识男女,却连小孩子都能从厕所上的人形标志上认知,应该去哪一个厕所。我们可能想不起一面之交的朋友的姓名,但是事隔多年,我们再次与这个人不期而遇,有可能马上就能认出来。
为此,我在为企业策划每一次新闻公关组合活动的时候,都紧紧抓住图片不放手,能用图片传播的一定不用文字。同时,保证传播的一致性,保持图片的一致性,目的就是简化消费者选择的时间,一眼就能看到,并一见衷情。许多专门制造李鬼品牌的就很擅长钻人们这种一时的视觉错误,如:在图书销售上,为了借名人的势,将一个不为大家熟知的人名写成“全庸”,让人们误认为是“金庸”写的;在食品行业,有的把畅销的“今麦郎”,扮成“今麦浪”。
链式传播
营销大师里斯•特劳特指出:“亿万美元被浪费在了根本不可能奏效的市场营销计划上”,“人们在市场营销中所浪费的金钱比任何其他社会活动中所浪费的金钱都要多”。今天的中国经济环境正处于里斯•特劳特指出的那个时代,中国企业在市场营销领域所浪费的金钱有过之而无不及。
中国的营销环境与10年前相比,媒体的数量平均增加了10倍甚至更多,以前一个地区往往只有一、二种媒体,现在则多达几十种甚至上百种;与此同时,媒体的版面或频道平均又扩大了10倍甚至更多,以前一张报纸通常只有4个版,现在动辄几十个版甚至上百个版,以前一台电视通常只有几个频道,现在则有几十个频道甚至上百个频道;那么,媒体的价格是不是下降了呢?恰恰相反,同样版面或时段的广告价格不降反涨,媒体的价格却又平均上涨了10倍;而广告的数量又平均增加了10倍,因为做生意的人多了,赚钱越来越难了,竞争白热化了,结果大家都挤到了广告这条羊肠小道上来了。10×10×10×10=10的四次方,广告效果被稀释掉了一万倍,人们的注意力和眼球被稀释了一万倍,花同样的钱做广告,只能达到10年前的一万分之一的效果!
厂商最常想到的传播手段往往是广告。在市场上,摆地摊似的吆喝,就是最基本的广告方式,往往谁吆喝的声音大、谁吆喝的好,而且时间长,谁的摊位前围的人就多,而且卖的东西也多。但是,随着市场和消费者的成熟,只要大量烧钱投放广告就必定能成功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广告已经被公认为是一个烧钱而未必灵的迷信。首先,广告的效价比、影响力越来越令人悲观;再次,广告的信誉度越来越低,由于虚假广告充斥,现在即便是一个好的产品真实地在广告中描述自己的好,消费者也会半信半疑。有了这两点,即便是这个广告的到达率很高,其效果也大打折扣。
当我们助力上海百事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用其独家专有的宫廷御妆品进击高端化妆品市场时候,我们就向企业方提出,只有跳出这样的营销传播环境、突破单一广告模式,才能彻底走出“做广告找死,不做广告等死”的怪圈,改变巨额资金打水漂的命运。而只有在整合赢销传播上下功夫,才有可能跳出或突破这种困境。为此,我们采取了链式新闻公关组合传播模式,产出投入比是广告营销的产出投入比的数十倍甚至数百倍,同时,构建和掌控了在化妆品高端市场的话语权,极大地提升了品牌价值和销量。
附文:
红动世界,赢在人心
今年春节前的雪灾给中国的和谐社会制造了不和谐音,却也让国人深切感受到了和谐社会的春风和温暖,从总书记和总理的冒险前行、身先士卒,到春节晚会的完美体现,再到湖南卫视对人民子弟兵舍小家、顾大家的感人事迹表彰,雪灾虽寒,人心暖。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体现在什么地方?无疑,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应该更和谐,更完美,应该引导世界的新走向。因为无先例可以参照,需要改变思维模式,勇于创新,实践理想,在试验中不断完善。
资本主义为什么能够畅行全世界?因为其将人的私欲向纵深挖掘了,这也是老美敢于拿起人权武器的原因,好像只有将私欲无限放大,只有建构在私欲膨胀基础上的机制才能将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中国之所以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因为中国人发现了驱动力更强的东西,那就是人心。共产党从星星之火到最终成功的血泪史,已经揭示除了私欲,还有更崇高的东西对人们更具感召力,更具凝聚力,更能促动人们发挥所能。
资本主义有什么高招?
一是实干,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自救者,上帝才能救之,自助者人恒助之。在美国,拿到博士头衔,开出租车、开饭馆找饭吃的比比皆是,在这里,王侯将相,没有现成的,年满十八岁,就要被赶出家门、自食其力,家庭的接济都是要还的,看似无情,却使得孩子们及早成熟起来。难道,在中国,国家还不富裕,大多数家庭还很苦,难道大学生不应该更朴素一些,更应该接受社会的历炼,及早投入到生产实践中去,展示才华吗?难道靠卖水果、擦皮鞋创业就是浪费人才?孔夫子早就提示我们,君子不器,伟大如爱因斯坦,还为了生计做过专利代理人。其实,行行出状元,对于大学生们来说,走入社会才是大学生活的新开端,在这里有更鲜活的课程,更有价值的经验和教益;从底层干出来的成就更稳固,更能品出幸福的甜滋味。
二是不以成败论英雄,鼓励创新、冒险,虽败犹荣的创业精神成就了硅谷,也成就了GOOGLE、微软、戴尔、安利等一大批世界领军企业。即使是这些巨头的创始人,还不是靠自己的奋斗?难道中国的大学生就不能从车库干起?就不能靠自己的聪明才智,走出一条阳光大道来?为民族、为社会打工,自食其力,永远是值得人们褒奖、颂扬的,而躲在角落里独自神伤,慨叹英雄无用武之地、怀才不遇的心态是为人们不耻的可笑心态。忙着去走考研的独木桥吗?文凭就代表成功?君不见已经有博士找不到工作?忙着考托福出国深造?难道您没有看到海外学子正大批量回国?文凭、出国等硬件正在成为敲门砖,没有难道就敲不开宝库的大门?一定要敲吗?有没有办法让宝库自动打开,让宝库的主人主动把你请进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超越资本主义
孔夫子说过,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没有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热爱,人民的积极性何从谈起?
人心齐,泰山移。营造和谐社会的目的首先是为了国家的安定,但这仅仅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欲求实现我们的崇高理想,除了人人热爱,还需要齐心,有劲往一处使,向同一个方向用力,如果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小九九,那窝里斗将产生很大的内耗,将把我们所有的努力化解掉。
红军是如何在几乎不可能的情况下,飞渡大渡河,成功走完万里长征的?如果没有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如果象国民党一样形同一盘散沙,哪里会有今日的幸福生活?虽然许多人没有感觉,因为身在福中的人长久以来会慢慢不知福了,会熟视无睹了,对于许多已经在蜜罐中有点腻味的人来说,不象李洪志、达赖喇嘛之流一样搞出点名堂来,体验一下狂热和暴乱,那简直就郁闷死了。故我们常受到各种反动言论的侵扰,其实这些人一般都是站在个人私欲的平台上来思考、做事,想想看,如果这些人现在真的在水深火热之中,吃不上饭,还能有闲暇来干吃饱了没事的人才能干的“伟大事业”?
老美曾经在朝鲜试验过,中国人已经给他们颜色看了。索罗斯曾经在香港发动金融危机,在那一刻,中国人民再次表现出了齐心抗御外敌的行为,中国政府动用全中国的财力倾力支援,这是索罗斯万万没有想到的事情,他低估了中国人的内聚力和智力,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古话有,上阵父子兵,家大业大了,内部起些矛盾,闹点别扭都是很正常的,但是一旦遇到外敌入侵,能够挺身而出,不顾及个人安危的,还是自家人,差一点都不行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拿起什么武器来超越?
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说:“每个人追求个人财富最大化时,社会财富就能达到最大化。”管子曰:“中国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我国古代著名的政论家王符认为:民是国之根本。民富足,知礼节,这是国家兴旺发达和盛世太平的根基所在。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科学发展观做后盾。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国家正大力推行富民政策,着重解决三农问题,着力推进西部大开发,用心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拉动内需,确保全国各区域、各民族均衡、和谐发展。不能拉动内需,经济发展将始终是海市蜃楼,虚无缥缈,一吹就散。
只有富民政策,才能真正体现出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使得人们更加热爱特色社会主义,更有积极性全心全力投入社会财富创造中去,使得社会实现和谐发展。同时,富民政策的另一大价值是通过盘活资产,拉动内需,用消费促动经济步入良性循环轨道,改变过去靠投资拉动经济发展的各种不和谐隐疾。
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还有文化、资源支撑,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博大精深,历史资源、中医资源、旅游资源等存量丰厚,还远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掘,中国经济的发展后劲非常充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