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企业说,现在的人才少了,难寻;现在的人才太滑,难管;现在的人才太奸,难留。是这样吗?回答是干脆的:不!
一个人要生存,要尽家庭义务和社会责任,就得进入到各种职业中去。每个人的能力、水平、素质与各自的经历、学历、知识、思维、悟性的不同而异。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人才真是少了吗?不是,那是因为:
①企业招聘主试者不会寻人。主试者的知识、见识、经验、判断能力自然决定了对应聘者的探试、揣摸、分析与判定。作为主试者的礼仪、语言、素质与决策,直接影响到应聘者是否愿意和主试者沟通、为之展示、与之分享、合作。“他都这个标准、这种要求、这个态度 …… 今后会是怎样?”经验告诉我们:当主试者在招聘、面试应聘者时,应聘者也在面试选择主试者。
②待遇、福利不相符。有句老话:“既要马跑得好,又要马儿少吃草。”这正是寻不到人的基本原因之一。年薪10万、100万元的待遇标准,无论是企业的炒作也罢,还是企业本身求才若渴,都会吸引众多人才蜂拥而至、聚集在主试者左右,让其挑选。不是吗?试试看。当然,求好人才不给高薪金,人才自然会与你擦肩而过。要记住:好的人才是免费的。
③人文环境不如意。进入职场中的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在企业里有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领导瞧得起,同事合得来;工作既能开心,又能挣钱,还能得到发展,何乐而不为呢?但人才毕竟与众不同。他有着独特的见解、思维、方式和操作程序。而领导者自己的知识欠缺、认识不足、思路不对、理解不够、态度不好,人才难免会觉得“不给面子”,折腾几次,终成“敌对”关系。当然员工与领导间发生了“敌对”,走的绝不是领导,而是员工。从爱才到惜才变成弃才,自然人才就这样失去了。
同时如果企业的环境氛围不够,从上至下的思维、意识、视野与现代人才的观点不相符,自然成了世界乒乓球冠军与一个刚学会打乒乓球的新人比赛一样。“冠军在整个比赛中就会觉得非常没劲,赢了也自然无趣。”此时的人才还能不走吗?学不到更多的东西,没有更大的发展余地,还呆着干什么呢?
④人才培植不明确。作为一名职员,都非常希望自己所处的企业有发展潜力,有社会地位,同时自己也有发展、学习的空间和用武之地。一个企业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不同的发展阶断,其技术、经营、定位均有所不同。如果给人才以不断的培育、辅助和设置,让其工作在希望中、奋斗中,这样他们自然是拼命、忘我的工作。既然是人才,就需要体现人才的价值。当然如果表彰、奖励、深造、晋升、加薪、关怀等一系列的方式不用,能留在企业的人才肯定是由某种真实的意图所掩饰着……
希特勒曾经说过:“只要我的将军、将士们还在,失去什么都无所谓,有了他们一切都会拥有。”可见其人才的重要性。
现代企业以人为本的经营方式已得到共识,全球化的“人才大战”早已开始。微软公司原来在中国招聘职员后,召回美国培训学习,再派往中国各地。而现在投资近一亿人民币在中国建立研究院,每年计划招收、储备人员高达1.5万人。难道这不是在掠夺和搜刮人才吗?警惕吧,谁拥有人才,谁就能将企业做大、做强。让我们好好的分享招聘面试的一些技巧,以达到寻才、用才、护才、储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