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正祥
现实社会的日新月异,迫切要求人们以积极奋发的态度,通过不断知识更新,捕捉智慧的资讯,才可减少永续经营的阻力。而惧者生存的一条捷径便是不断地“充电”——接受教育培训。同时传统的教育培训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呈多元化发展趋势。
平时我们对影响公司发展的阻力往往归咎于市场拓展不力,产品质量有问题等动因。其实不尽然。透过现象的深层次看,问题之一是公司员工的品质障碍。因此,必须首先解决的是员工对公司的不满、不忠和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有些公司似有觉察,用“利益驱动原则”以尽可能地维护员工的劳动权益,但未必能彻底解决。
最近,美国培基教育学院品格训练中心何霆翱(译音)到北京就“品格第一”的文化训练作了专题演讲,受到欢迎。他认为:“所谓好品格,是一个人无论在任何场合都按最高要求的行为标准做正确事的内在动机。好品格源自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品格不好的人对人对事常持错误态度或错误行为,错误的行为必然影响到企业和其他员工的利益,这个是规律。”我对此颇有同感。人们往往追求成就,忘记品格,人生就会失衡。如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家与追求价值最大化的企业家相比,前者的品格就逊色,如不考虑环保、假冒伪劣等短期的非货币化的决策要素往往被其在决策时淡化。换个角度,某人有成就时,人们往往对其业绩赞赏不已,而对其取得业绩的动因往往模糊,如认为能力、智商、环境等。
所以说,对人才的第二天性或附加值而言,我们不仅要注重智力、能力,更要注重和塑造人才的品格。据悉,在美国实施品格第一训练的公司都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结果,为其持续经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不是偶然的。“授之于鱼,只享一餐;授之于渔,可享一生”。日本的魔鬼训练营声名远扬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而我们平时培训往往根据现象培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效果不明显也就不见怪了。
有些员工在工作中为了显示对公司的忠诚,钻法律的空子(如偷漏税等)以维护“公司的利益”,上司会认为他对公司“有功”而看不到他品格的缺陷,这足以给人以某种启示。
因此,我们在日常培训中,不妨增加些品格方面的内容,如锻炼员工的诚实、尽责、主动、耐心、毅力、创意、果断、美德等,从治表到治根,健全人格,提升员工的工作生存之道,定能取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即将成立的上海哈德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有志于这方面的努力。他们以教与练相结合的培训新理念,通过野外活动,寓教于乐、于危、于险之中,让员工角度转换、情景模拟演习,以达到整合企业持久竞争力和员工健康发展的目的。
我相信,任何一朵娇艳芬芳的鲜花,都有无病害的根在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