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企业管理:员工离职:好合好散

一个项目或工程正在节骨眼上,得力助手的一纸辞呈可能会递到你的案头。不管你的心态如何,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必须正视:项目或工程如何不受影响,照常进行?你可能会说“怕什么,天塌下来,还有大个子顶着呢。”关键是公司里有没有这样一个大个子;或者有,是否恰好顶得住。而项目或工程又多多少少会牵涉管理或工艺技术机密,如何才能将损失减少到最小?

一、制度约束

有的企业通过签订《保密协议》的办法,协议中约定权利和义务,“把丑话说在前头”,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半拉子”项目或工程的发生。北京一家食品企业就在《保密协议》中约定:1.甲方(指企业)在终止、解除乙方(员工)劳动合同前六个月时,有权根据乙方涉密情况的不同调整乙方的工作岗位。2.乙方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应提前三个月向甲方提出书面申请,甲方有权根据乙方涉密情况的不同调整乙方的工作岗位。同时,甲方还根据权利对等的原则约定严格的违约处罚措施。尽管处罚并不是目的,但既然员工“走心”已定,在临走之前,让他知道(参与)的机密尽量少一些,于情于理都说得过去。

二、细心观察

“运筹帷幄之内,决胜千里之外”。预知员工的心理才能更好地予以任用,并提前做好心理准备。而员工一旦有离职的意向后,不管他掩饰的多么好,只要用心去观察,总能发现蛛丝马迹。

离职的先兆主要有:

1. 午餐时间延长;

2. 经常性请假;

3. 私人电话比平时多;

4. 沟通较神秘或减少;

5. 穿着或外表较注重且正式;

6. 办公桌面简单化:工作量减少或私人物品带回家;

7. 态度明显改变:由积极变得消沉,或者由冷漠变得喜欢与人交往。

8. 异常休假:利用休假面谈或离职前将假休完。

三、给对方一把“梯子”

一旦发现你的员工有离职“倾向”,你就要考虑是否不再安排他从事涉密较多的项目或工程,已经参与的,不能“杯酒释兵权”,也要尽量使其避重就轻。此时,物色新人选的工作也应列入议事日程,但做好保密工作是必要的,否则,只能加速员工的“去意”。但也不排除通过沟通做做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其回心转意。如果其执意要走,留也无益,何妨给对方一把“梯子”。麦当劳(北京)有限公司的一位人事经理说:“我敢肯定,离开麦当劳的员工没有谁会说麦当劳不好的。”这何尝不是对麦当劳信誉和形象的一种宣传呢?但有些企业认为员工的离职是对自己的“背叛”,临走还想给个处分,“恶心”一把,而不是去弄明白员工“离职”的真正原因,于企业并没有太多的好处。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