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的企业文化是激情,而我们在中国的管理经验证明,中国的员工更需要的是一种家庭式的人性化管理,我们把两者融合在一起。”
——周璐:《唐骏—当家微软中国》中国经营报《金周刊》2002年4月25日
“对你说的‘威胁’感,我可能会无能为力,其实微软本身并没有要去威胁谁,但微软总是最好的,这确实对别人是一种威胁。但是微软其实也并不是什么都做,它只做与自己核心竞争力相关的业务,微软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做平台—各种各样的平台”。
“要说对微软的评价,我心目中对各类企业有个归纳,我认为三流企业靠人才,如果一个企业太依赖于某个人的话,它就只能算作三流企业;二流企业靠机制,机制会把人的作用切成无数的碎片,因此,谁走了都不会影响企业的发展; 而一流企业则是靠文化来管理的,机制不能挖掘出人的潜力,但文化却能。我到了微软以后,感觉微软比我想像的要深奥得多,它是靠一种文化在管理着,在微软的文化中渗透着一种激情,使每一个员工都认为自己做的事业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事业,甚至连看门的人也会觉得能给微软看门非常荣耀。所以,我从进了微软,就没有想过离开它,除非它不要我了”。
——吴萍:《唐骏的新微软——微软中国公司总裁唐骏与本报总编辑刘九如对话》计算机世界报2002年第48期
“微软来中国10年了,再不成功就说不过去了。”唐骏说。
“微软很难影响我,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也很难影响微软”。
——张旭光:《唐骏的新官“三把火”2002年微软为中国而变》北京晨报2002年12月26日
“其实未来对我来说可能更具挑战性,因为我和微软总部的蜜月期已经过去了!”唐峻并没有因为自己在2002年的耀眼而丧失理智:“其实我和微软总部的蜜月期从我到微软的第一天开始就已经没有了!可能总部会说头半年是蜜月期,以后再跟我来真刀真枪的。但事实上,我上任的第一天就已经意识到了,在我这个‘特殊’的位置上永远都不会有什么蜜月期。”
——陈拥军:《微软中国总裁唐骏:我跟微软的蜜月期已经过去》搜狐IT2003年1月27日
“品牌、技术、市场、资本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是人们普遍认同的。一个企业如果拥有其中之一就能生存下去,在市场中占用一席之地,微软也许全部都拥有,这就是它为什么是全球最成功的公司的缘故之一。另外管理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管理包括公司整个运作,全方位的管理,一家好的公司一定要有出色的CEO。从微软来讲,许多人认为盖茨和鲍尔默是一对黄金搭档。‘4+1’是微软一个新的竞争力所在。”
他认为,国内企业普遍缺乏一个上面的“1”。“在企业只有几个人、几十个人规模时,家族式的管理可能很有效。但是当企业发展到几百人的时候,一个人的声音就很难传达到最底层。微软也是从几个人的小公司发展起来的,属于一家类似家族式管理的公司,但是因为盖茨创造了一种科学的管理体系,这就能够保证企业的中层管理者顺利执行上面的决策”。
唐骏承认,从绝对值上微软中国确实没有实现赢利,但是他认为任何一个企业进入一个新市场都会遇到这个问题。“所有的外国公司对中国抱着非常大的希望,他们是抱着希望才进入中国市场的。”他认为,微软在过去的时间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渠道,而这是无价的。“微软的投资是战略投资,未来肯定有利润。”唐骏相信这一点。
——贾中山:《唐骏:形象变好比赚钱更重要》北京晚报2003年4月9日
“我自己是一个非常喜欢微软公司的人,所以我本人不会主动离开;而另一方面,我自认是一个非常有能力、非常有才干的人,像我这样的人即使是在微软也是公司的财富。所以,两方面的因素决定了,我不会离开微软,我会实现我当初的承诺!”
——陈拥军:《微软中国调整尚缺两位高层 唐骏自称有才华是公司财富》搜狐IT2003年7月29日
唐骏曾不无感慨地说过:我在微软做到这个位置,再到另外一家外企已经没有意义。微软是最好的,我到外企做,不如留在微软,微软将是我服务的最后一家外企,时间长短我不知道。今后,我又绝对不做自己的企业,这两条路都断了,还能做什么?要么,到大学当老师,要么,只能去国企了。大的好的国企也不会让我做,所以,我只能做一家小的不成功的国企,成功了会有成就感,不成功也会另有一番感受。
——蔡恩泽:《唐骏为何失宠微软?》《IT时代周刊》2003年12月6日第20期
注:唐骏,1962年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后留学日本、美国,分获物理学学士、电子工程学硕士和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1994年加入微软公司,担任微软总部Windows NT开发部门的高级经理,被任命前任微软公司全球技术中心总经理。2002年3月26日,出任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