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管理学家贾哈尔的理论,一个人的知识分为几个层面,他将其定义为公开区、隐藏区、盲区、求知区4个部分。将这几个层次综合考虑,要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应该从4个方面来着手:
工作分析
工作分析是任何组织制订工作(或职位)说明书的基础,才能确定其工作的性质、难易程度,以及从事此职位所需的资格条件、学识、能力、经验,从而制定职位说明和业务说明。同时,人力资源主管应该凭借面谈观察和系统的分析工具,对员工的专业工作能力、逻辑判断能力、社交能力、心理能力,以及对工作的专注情况等,进行一定的判断。以上措施,将为充分挖掘员工的潜能,建立一套制度基础。
由上可知,工作分析不仅提供给人力资源经理或公司高层经理用才的依据,而且也是今后其他部门对该员工考核、授权、激励,从而进行潜能开发的准绳。同时,也要确立该员工的职责范围,避免职责冲突的发生,为其潜能的发挥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依据工作分析的结果切实订好工作说明书后,就应该据此选择合乎该工作性质的人才,并使其发挥他的专长与学识。我们要做的就是提供一个人才发挥的平台,也就是管理学家贾哈尔提到的“公开区”,即你知我知的能力范围。
组织气候
组织气候,乃是在某个特定环境中,各个人员直接或间接地对这一环境的察觉。因此,组织气候是组织内各个员工对该组织的心理认识。不同的员工具有不同的教育与家庭背景,具有不同的心理和个性差异,故他们对于组织的看法也各不相同。经营者欲使人才的潜能得到发挥,一套激励和创造性的气候是必不可少的。应该如何运用主流占主体的组织气候,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呢?
首先要加强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让每一位员工了解企业文化是什么,企业价值观是什么,把企业组织的气候明确地灌输给员工。同时尽量使员工适应企业的组织气候,就能让员工在往后的职业生涯中,成为公司文化的认同者,充分发挥其才能。
如何造就有利的激励性和创造性的组织气候?首先,实施开放式沟通;其次,组织内各部门之间紧密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第3,某些职位必须具有独立工作的能力和条件;第4,工作规范应该具有一定的弹性,工作计划可以随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调整;第5,工作职位应该定期评估和设计,使工作永远具有挑战性和成就感。
激励手段
心理学家荷兹勃格(F.Herybery)提出,企业员工具有2种要素:一种是维生要素,这是员工最基本、最原始的心理动机,包括企业的薪酬制度、组织制度、管理方式、企业文化和工作环境等。另一种是激励因素,即管理者欲发挥员工的潜能时,必须使员工获得满足的因素,它包括了声望地位的要求、受尊重与承认的要求,以及更高生活水平的要求等。但满足激励因素必须先于满足维生因素,如果管理者无法满足员工最基本的维生要求,员工必然弃企业而去,更谈不上让员工发挥其潜能。
激励手段必须以组织利益和员工利益为目标,这就是说,要尽力满足员工的需要。员工的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和精神需要2部分,经营者必须在满足组织需要的情况下,尽量满足员工的这2部分基本需要。因此企业必须建立一套合理的薪酬体系和绩效考核测评管理系统,健全的激励制度更是挖掘员工潜能的必要因素。
职业培训
员工的职业训练,包括职前培训和在职培训。前者的目的,是帮助员工熟悉企业的规章制度、企业文化和价值观,适应企业的组织气候,同时熟悉或者掌握工作职能。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人力资源管理成为关系到一个企业与发展的根本问题,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职业培训。松下幸之助曾说过一句有名的管理箴言,“我们不但生产机器,也生产人”。松下公司之所以成为世界级跨国公司,就是与注重员工的培训、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创造性潜能密切相关。
职前培训的形式包括:个别谈话、集中课堂式学习、试用或实习等方式。而在职培训则是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员工的整体水平进行提升。培训的方式也多种多样:专家授课、内部研讨、大学深造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像摩托罗拉公司,除采用传统的培训方式外,现在已逐步向网上培训的方式过渡。
当对目标人员进行严格的、确实的培训之后,并充分考虑他们职位的适宜度,经过培训的大部分员工都会充分发挥其职业潜能。当然在培训的过程中,企业也要注意培育员工的团队精神。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日益细分,事物的依赖性越来越广泛,这一切都需要组织的团队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