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企业管理:卓越管理:你的企业尊重「人」吗?

  现实生活里并没有什么流行的管理工具,而在书店新书架上的企管书籍,也往往都是一些炫目的主张,许多企业盲目追逐这些看似闪闪动人的工具,却忘了这些工具的背后其实立足在控制“人”的基础上。控制“人”就可以将成本降低?就可以提高收益?就可以创新产品和服务?

  “员工的忠诚度下降了,竞争者把薪水加一两千元,他们就集体跳槽!真是一群恶劣的人,早知道当初我就不要他们来上班了。”这是最近某电子公司CEO对我说的话。

  不管是微利时代,还是经济不景气,裁员变成企业的家常便饭的时候,企业规模缩减有其必要。然而当公司要求员工对公司有向心力、利他精神、忠诚度的时候,公司是否也对员工展现了善意?抑或认为“有付薪水就是善意”(某公司CEO对我如是说)?

  员工、顾客都是个体,个人化是现代人的特性,国际化的商品与服务市场、劳动力市场的多元化、跨国企业的并购与结合等,都进一步促成员工的异质性,公司不断采用一些管理工具,试图在员工心中建立企业认同感,总是让许多领导者大叹:“为什么没有用?”

  忘记员工个体性的公司,相信已把员工变成具有血肉之躯的自动化机器,让这部机器按部就班,随时可以调动或更换,无须自己的想法,只听从公司的指挥与命令,这样的员工才是“好”的员工,有意见的、则变成了异类。

  也许在数十年前这样的想法是可以创造效率的,好比泰勒(Taylor)在1911年提出“科学管理的原则”,在市场环境还很单纯、生产模式大量依赖机器,组织里总是重复性、规则性的工作时期,领导者期待他的组织里充满着秩序、对称、一致性,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环境是否已经剧烈变动,或者员工追求成就自我已经成为主流的时候,企业还可以忽略人的主体性、独特性吗?

  不论是营利或非营利组织,领导者不应该把组织变成一种精确的系统,就好像开车一样,激活、油门、加速,让人完全可以掌握,一旦某个零件坏了,找一个新的递补上去就好,一个螺丝松了,拴紧或换一个也行,这是机器的特性,“人”不一样,不能也不该如此机械化,强调纪律、利润,却反对人的特殊性。一个不尊重“人”的企业,又怎能让“人”从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呢?

  其现实生活里并没有什么流行的管理工具,而在书店新书架上的企管书籍,也往往都是一些炫目的主张,许多企业盲目追逐这些看似闪闪动人的工具,却忘了这些工具的背后其实立足在控制“人”的基础。控制“人”就可以将成本降低?就可以提高收益?就可以创新产品和服务?

  我曾经对某个上市公司CEO说过:“你花太多时间在喊口号,要大家团结一致,对公司和工作要投入付出,可是你要大家付出,有没有先想过自己对员工付出了多少?只有薪水是不够的,激励员工不像为机器上油,员工对于你提出的任何手段与口号,都是心存观望,当今天公司需要删减成本时,还不是直接先删减人事?”公司对员工都没有忠诚度,又怎能要求员工具有忠诚度?公司都在删减员工的福利与对员工的投资,为甚么不先删减高层主管的待遇?一个出入都讲究排场和高规格礼遇的领导者,怎么能和员工站在一起共度时艰?

  究竟员工在领导者心里,是一种达成目的的工具,还是具有个人特色的个体?过去的员工毫无条件地信任公司,将他的一生奉献给公司,唯一微薄的希望,就是当公司赚钱时,能够分一些给员工。可是这家公司遇到困难时,毫不犹豫就抛弃这些员工,有些更恶劣的居然不是先告知,早上员工上班时才通知“今天是最后一天”!现在的员工总算让还活在机器时代的公司吃到苦头,员工不再是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零件,使用一大堆的命令和规章,即使能约束员工上班时间,一到下班时间,员工很自然的收好文件离开,员工没有必要对企业忠诚,因为企业先不尊重员工,员工只好自己先尊重自己,只顾自己不顾公司了。

  一个不尊重“人”的公司,“人”也不会尊重它,很自然的双方都是以利益交换,公司觉得不需要了,自然把员工遣散,员工觉得想走了,毫不留恋地离职,甚至到竞争对手的公司任职,把顾客都带走。

  能怪员工吗?是不是应该先想一想,自己是不是忘了尊重“人”呢?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