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职场,HR就好比一个法官,掌握了许多求职者的“生死命运”。跳槽是一个由旧公司向新公司转换的过程,在这过程中,HR是关键人物,他们是如何看待跳槽这个职场现象,他们又是如何看待跳过槽的求职者呢,什么样的跳槽理由是能为HR接受等等问题,是跳槽者最为关心的。带着这些问题日前笔者走访了一些HR经理们,让大家听听法官们想法。
跳槽是一种人力资源的合理调配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个企业寻求生存和发展,自然也离不开新鲜血液的不断注入。有时员工的从一而终不仅制约了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而且对于整个企业的前进速度造成很大影响。某大型民企HR认为,每个人熟悉社会、锻炼成长都有一个过程,一些必要的跳槽经历或许更有利于年轻人增长阅历和才干,死水一潭并不利于优胜劣汰。一个健康的企业具有5%—10%的员工流动率属于正常现象,只要能够保持骨干队伍的相对稳定,应该不会影响公司正常营运。•
育碧的陆女士坦言,虽然公司对于跳槽会尽可能的挽留,甚至于会私下诚恳的进行沟通,尽可能帮助个人解决面临的职业问题,但是如果跳槽者去意已决的话,公司还是会表示理解的。有些外企,CEO是十分关注个人的发展;你提出的离职请求称自己有更好的发展机会,一般来说,公司不会有太多的阻拦,反而会支持并予以祝贺(提供推荐信)。如果你干满三年,公司非常能接受你的离职请求。因为公司认为,你的确需要换个环境发展自己的职业,跳槽对于公司而言是一件非常正常的现象
HR对频繁跳槽说不
其实每次在翻阅个人简历时,HR最关注的就是求职者的工作经历,从这里他们可以大致了解你以前的情况以及工作能力。麒麟鲲鹏(中国)生物药业有限公司人事担当主任赵瑛小姐认为,每个人进入一个领域工作,从空白到完全掌握,甚至到游刃有余,最低也需要两至三年的时间。如果求职者每次的工作经历都只有一年左右,那他的个人能力就很值得怀疑,或许还会对此人的品德有所看法。不管有再多的客观理由,频繁跳槽的经历还是会对HR产生一种潜在的心理影响,首轮落选也是有可能的哦。以赵小姐的个人看法,平均两、三年一次的跳槽频率还是可以被接受的。
跳槽还受到行业的影响,比如说销售,它本身就是一个流动性很强的行业,因此在招聘这类人员中看中的还是业绩,而内部管理人员因为涉及到企业运作的稳定性,则相对较注重他的个人经历。可见,频繁跳槽并不能为个人身价增加砝码,反而会成为求职路途中的一块绊脚石。育碧人力资源经理刘女士认为:销售职位一般流动性高,跳槽次数频繁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对于技术性职位应尽量避免在两年之内跳槽。有些高级职位,比如项目经理要求时间会更长一些,因为没有时间就没有积累,没有积累的话你这段时间的经历等同于职业空白。
跳槽理由:坦诚为本
在面试中,每一个人似乎都要被问到同样的问题:“你为什么要离开原来的公司?”而你的回答可能就影响到人事经理对你的直接印象。在谈及到跳槽理由时,赵小姐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很有目标。哪怕是跳槽,也是在做过仔细考虑后做出的决定,而且每跳一次都有一定的职位或能力提升,这样的人自然受到企业的欢迎。至于那些因为同事关系恶劣、整天抱怨旧公司、或纯粹为了涨薪水而跳槽的人,是很多公司非常介意的。友情提醒:在跳槽前,不妨从发展的角度多问自己几个问题,慎重做好每一次选择,这样在面对下一个东家时,你可以坦然地说出自己的理由,并被人所信服。
育碧陆女士认为,“与CEO、同事不合”,“原公司管理不好”等都是非常让人很感冒的理由。追求个人发展当然是一个不错的回答,但是HR会根据简历中的个人经历,通过与你的面试来对你离职理由一探虚实。所以求职者最好能把自己的个人发展解释的详细一些,含糊不清的大话往往有“蒙混过关”之嫌。
“防”“治”离职 攻心为上
从第九城市提供的一份数据显示,该公司2003年的员工人数净增了50%,达到了400多人,增加的50%中,其中有几个是回归的员工。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唐明洁将这归结为“九城现象”。在日常工作中,唐小姐非常注意员工的离职“信号”,诸如工作没有积极性、抱怨增多、突然沉默等,在员工提出离职前,先与他们的主管及时沟通,这是“防”。对于已经提出离职的人员,人事部门会以职业咨询师的身份与他们交流,从职业生涯规划的角度为企业员工做深入地分析,让离职人员感受到公司对他们真诚的关心,这是“治”。“防”“治”结合,令员工有更深的融入感,“九城现象”的出现也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而在育碧每年都会进行员工满意度调查,平时注重与员工的沟通性。用政策营造企业文化,并使员工能够理解这种文化。育碧的员工都是以喜欢游戏为基础,他们的工作就是做游戏,游戏成功就是他们的成功,个人非常有成就感,从而达到了个人与公司在价值上的认同,所以在育碧想跳槽的人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