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企业管理:层出不穷的管理废话

今年年初,我为《金融时报》写过一篇专栏文章。如果《金融时报》要评选它所刊载过的最具误导性的专栏文章,可供评选的文章一定不会少,但我那篇肯定是相当强劲的角逐者。你若是看了,定会同意我这个说法。

我在文章中自信地预言,2004年管理术语的全球供应量将会下降。我预言这一年内管理界将突然清醒起来:企业将不再讨论诸如“公司DNA”之类的说法,而是集中精力去赚钱。

我在文章中写道,“作为一个头脑清醒的工作者,我期望2003年是朴实的一年,专注的一年,多产的一年,令人满意的一年。”天哪,我在说什么呢?不错,这一年确实是朴实无华,但是自从我开始工作以来,哪一年不是朴实无华?朴实之余,就全部是垃圾了。

相反,过去一年,管理的术语还是各种各样,只是内容有所改变。如我所预测的那样,“Fun世纪”终结了,被新的说法所取代。

这一年,我们被煽情的废话所淹没。这一年,所有领导潮流的领导者都讲究用“心”来说话。七月份,我找到了摩根大通的一份备忘录,内容是公司副董事长要求他的投资银行家们打电话给客户,说自己爱他们。

上周我又看到一份用“心”写的备忘录,是一家英国公司写给其雇员的,它是我所看到的同类备忘录中风格运用得最不恰当的。它是独立财务顾问公司Sesame负责人写的圣诞贺词。贺词一开始写道,“我们最好的一位朋友的孩子昨天因感染流感不幸去世。值此圣诞之际,此事更让我想到了Sesame公司的核心价值,那就是关怀。”

这贺词写得简直太可怕了。将一个孩子的死和公司的核心价值观联系起来,不但牛头不对马嘴,也缺乏可信度。另外,此圣诞贺词的语法也让人不敢恭维。备忘录接着写道,“我祈祷在这个圣诞节,你们想到的不仅仅是圣诞礼物和愉悦,也要想到,我们每个人都要主动去关心我们所处的家庭和社区。”

我不介意CEO告诉我怎么去做我的工作(其实我还是有点介意的,不过这是他的特权,我只能接受),但是要是有人告诉我如何对待自己的家庭,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社区,我会非常非常介意。公司的电子邮件容不得祈祷者的言辞。如果首席执行长们想去当牧师,不妨在下了岗的时候去重新接受牧师的培训。

圣诞节是说废话的大好时机。全球最有头脑的管理顾问公司Bain & Co的圣诞卡是我目前最喜欢的例子:这家管理顾问公司在其贺卡上印了四个家常季节性图片(落叶中的孩子,孩子堆雪人,等等),打开后里面的文字是这样的(全是小写):

“热情洋溢在

各个季节,

成长,繁荣,庆祝,

享受!”

如果我是Bain公司客户,我会立马炒该公司鱿鱼。管理顾问靠什么赚钱?靠的是提供战略方面的咨询,这是很严肃的事,怎能和絮絮叨叨的季节感慨扯在一起?

今年的管理著作也很愚蠢:写了那本俗不可耐、但是大红大紫的《谁动了我的奶酪》后,斯宾塞•约翰逊(Spencer Johnson)博士的书又上了畅销排行榜。管理者在抢购他的《礼物》一书,作为圣诞礼物。此书的套路和原来一样,简简单单的寓言故事,每页上都没几个字。为了跟上潮流,书中煽情的成分增加了。我随便翻开此书,看到的那一页上是这样写的:“如果你有目标地去生活,去工作,去抓住重要的事,那么你将更有能力去领导,去管理,去支持,去交友,去爱。”

要是说此书有什么独创的话,那就是约翰逊走出了首字母全部小写的狂热,而用了大量的大写字母。(可怜的Bain还不知道,首字母小写已成了昔日黄花。)除此以外,《礼物》一书只是一流的废话,通篇胡扯。

我今年也见过一些挺合情合理的东西,但是有时也合情合理得过了头。获得头等奖的是一家安全顾问公司,名叫TPS顾问公司。它送出了一份新闻稿,题为:“建筑设计中安全和反恐举措可能会成为强制标准”,文中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条准则:不要在室内放炸弹;

第二条准则:让炸弹尽量远离建筑;

第三条准则:遵照第一、第二条法则。“

这下好了,在新的一年里,哪怕我们在别的方面都走不通,至少我们认识了炸弹安全问题,可以去保安业去找份饭碗。

现在,我要提出新理论了,那就是全球管理术语的供应量明年不会升也不会降,后年也不会,大后年也不会。其库存总量将保持不变。

我对自己的担忧能力也有同样判断。担忧的内容总是在变,而担忧的总量保持不变。比如有时候我会有很糟糕的事去担忧,一些无关痛痒的担忧就会被取代,比如我的餐具为什么在洗碗机里变成了奇怪的颜色。

只要有空子,就会有废话钻进来,只是有些废话比其它的废话更为糟糕。今年流行的废话就特别恶毒:光是煽情也就罢了,不会让人过分反感,问题是它虚假得厉害!我敢打赌,在2004年,这类废话已经过了顶峰期,将会走下坡路。我还不知道新的废话会以什么形式出现,但是我希望它们不会令我们太反胃。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