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咨询过程中,常常与许多民企的老总、CEO沟通交谈,谈做企业的心得体会及困难,大多数企业家感到人累、心累,一天时间下来只要是不出差,除了吃饭睡觉每天在办公室工作高达十七八小时。究竟是什么原因?几经沟通下来,多半是因为事必躬亲或追求尽善尽美,唯恐企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终日处心积虑,总之是三个字:“不放心”。可见民企的CEO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是多么不容易,因为有所成功,在经营过程中总只是相信自己,不善于放权,不善于管理。因此要想轻松、高效地管理企业,我认为有以下六项是值得遵循的法则:
1、实施分级管理,不越级问事
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要进行必要的分级管理,在管理上不要一竿子插到底,那是出力不讨好的事。对下属的管理人员要在明确责任和奖罚的基础上,让他们有职有权。即使碰到问题,只要不是事关企业大局的问题,也要所属的部门自己去处理和解决。 这样,你不仅能从管理几十人、几百人甚至几万人的沉重负担中解放出来,只要管理几个人就能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而且能够充分地调动管理者、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主观能动性和高度责任感。老总您还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研究企业的发展方向或重大决策。
2、大智若愚,举重若轻
作为一个企业的一家之主要分清什么是企业的大事,什么是企业内无关紧要的小事,凡是关系到企业发展和生死存亡的大事,一定要慎重对待,决不可等闲事之。而大事往往不是每天都发生的,对于那些个鸡毛蒜皮的小事,要让下属部门按照分工自己去解决。不要陷于繁琐的事务之中而不能自拔,被那些管不了也管,不该管也管的小事搅得晕头转向而影响了大的决策。 但是也要敏锐地观察和分析一些小事的起因和影响,不要因小失大,一般情况下不必亲自去处理。贺龙元帅是一个 粗人,却有一句最经典的话语传世:“吾当大事不糊涂”!
所以,老总们要多学贺老总,大事不糊涂,小事可糊涂。
3、多思多看,少说少干
这是高明管理者必须掌握的原则,不要大事小事都要事必躬亲。只有站在一旁观看,才能真正旁观者清而避免当局者迷,才能更公正、更有效的判断是非曲直,才能真正看清哪些事情是企业应该坚持的,哪些事情是需要改进的。即您比部属干得还要好也不要事事亲自去干,必要时给他们示范一下即可。
一个元帅如果必须亲自去冲锋陷阵,一个教练如果必须亲自到运动场上去拼搏,不能说明这支军队的强大和运动队的水平很高,而是说明他将寡兵弱,可能离失败为期不远了。轻松管理企业而又驾驭全局就要多当裁判,少当运动员,多当导演甚至观众,少当演员。
4、豁达大度,不小肚鸡肠
“泰山崩于前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是古人称道的所谓大智大勇。企业的老总要培养自己一种处变不惊的素质,以对付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即使企业陷入困境,也要有毛泽东那种“大不了再上井冈山”的气魄。对下属即要严格要求,又要适当容忍。不能时时盘查,事事追究。必要的时候,也要睁只眼、闭只眼。只要不影响企业的重大利益,对一些事情不必去兴师动众地深查深究。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尤其是下属管理人员,还要适应照顾他们的面子和威信,以便今后更好地办事。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甚至会有“一念之差”,如果企业的老总没有容人之量,很难形成一个团结战斗的集体,也很难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如果养活一班没有缺点的圣人是什么事情也干不成的。
5、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企业的管理制度在颁布之前一定要慎之又慎,颁布之后不要朝令昔改,即使出现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比不必手忙脚乱。有些问题可能会越问越麻烦,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少问题会自行消失和解决。越想管细管严,管得滴水不漏,反而会越乱。
6、不事事追求尽善尽美
很多企业老总都想把自己管理的企业办成一个非常完美的企业,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过分的完美无缺了,往往就要走向反面了。一个由来自四面八方的群体组成的企业,要想一点问题都没有也是不可能的。毛泽东时期几年就是一个大的政治运动照样还有贪污腐化的分子,他老人家也不得不感叹地说:房间一天打扫二十四小时也还会有灰尘。
以上所言,一己之见,或许有些价值供老总们参考。若果能坚决实行并坚持下去,则修炼到家矣,有空打高尔夫的时候,别忘记叫我耶,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