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一度被认为是职业管理者的必备要素。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走进课堂,研究公司经营和竞争理论,认为这些知识是他们将来获得丰厚报酬、开启美好前程的金钥匙。
但是现在却有迹象表明,MBA这辆快车正在失去它的功效,将做生意当作一门学问的观念已经过时了。在当今时代,经商更多的是技巧问题,要靠多年的积累和经验,而不是简单地坐在教室里学习书本。
美国研究生入学管理委员会(GMAC)进行的一份调查显示,今年全球仅有143所大学设立MBA专业,大家对MBA的兴趣正在走向衰退。也许这正应了这门专业的老师在授课时所说的:到了该重新定位市场的时候了。
在加拿大麦基尔大学的亨利•明茨伯格教授看来,报名人数和设立此专业的学校的减少是一个好现象。在其新书《要经理,不要MBA》中,明茨伯格教授指出,“让那些已经走上管理岗位的人再进学堂,进行系统化的学习,的确是个不错的主意。可是,让那些根本没有管理经验只有一纸文凭的人管理一个企业,简直就是个笑话”。
那么,MBA是不是就真的到了该“清仓”的时候了呢?是什么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呢?GMAC认为人口和经济因素是导致MBA招生人数下降的主要原因。
25到29岁的大学毕业生成为MBA的主要招生对象,许多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使得这一年龄段的人越来越少。此外,就读MBA专业所需要费用之高也令许多人望而却步。以伦敦经济学院为例,两年制MBA的学费为7.5万美元。对于一个自费上学的学生而言,这笔费用的确是非常高昂的,即便是企业出资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而且对于将来是否能收回成本,得到回报也是一个未知数。
就目前而言,在各大投资银行和咨询公司已不能再像从前那样提供有着丰厚报酬的职位的时候,选择就读MBA来改善自己的就业前景,无疑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举措,还有可能因此而背上债务。
但是,尽管如此,依然有一些猎头公司在不遗余力地为各大企业寻找顶着MBA光环的人。
无论如何,MBA的辉煌已过去。它最主要的主张就是企业管理是一门科学。课程的设置也主要是教授学生一整套关于企业管理的战略知识,似乎他们今天走出课堂,明天就可以去管理任何一家企业。
然而现在,这种观点越来越值得怀疑了。1999–2000年证券市场上的巨大泡沫让一些公司顷刻间化为乌有,也终结了课本上所教授的企业管理理念,证明管理是技巧,而不是纸上谈兵,是需要经过多年的积累和经验才能得来的。在未来,MBA还将继续显示出它的魅力,但是对于企业来说,它只是一种装饰,而不是真正有用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