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企业管理:《华尔街日报》MBA调查报告:花落谁家

世界头号MBA院校的桂冠花落谁家?今年这个问题有三个答案。

是的,根据《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和Harris Interactive联合进行的第四期年度MBA毕业生招聘方调查结果,今年占据榜首位置的MBA院校不是一家,而是三家。

像以往一样,此次排名依然只是反映了各所院校对招聘方--亦即MBA人才买方--的吸引力程度。但是今年的排名方法与以往有了变化,目的是为了避免将所有院校不分青红皂白地放在一起进行所谓“苹果和橙子”式的比较。于是就出现了3个排名表:

北美地区19所“全国性”院校:来该类院校招聘MBA毕业生的大多是同一类公司,主要是全国性的和全球性的跨国公司。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的罗斯商学院(Ross School of Business)占据了该类院校排名的榜首。

北美地区44所“地区性”学校:这类院校规模相对较小,来这里招聘毕业生的多是本地的公司企业。位居该类院校排名榜首的是印第安那州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的克兰纳特管理学院(Krannert School of Management)。

再就是21所“国际性”学校:仅限于那些吸引世界各国公司企业的院校,其中包括8所欧洲学校和13所北美学校。瑞士的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 简称IMD International)在该类院校排名中拔得头筹。

此次在2003年12月2日至和2004年3月31日这段时间内共有2,849名MBA毕业生招聘者接受了网上访问和调查。受访者只对他们最近举办过招聘活动的学校进行评分。一所学校进入上述三类院校排名中的任何一个都必须获得至少20个招聘者的评分。

新的评分方法基本保留了《华尔街日报》前三次MBA评分所使用的方法,包括招聘者对其所录用的MBA毕业生在诸如领导潜质、团队技巧和人机关系能力等20个重要方面的印象,以及学校的“整体吸引力”(所吸引的招聘者数量)等等。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排名中新加入了一个被称为“加分行为”的评分因素。所谓“加分行为”是指招聘者“重来某校招聘毕业生的意愿及未来两年中录用该校毕业生的可能性”。

改动最大的是排名计算方法。由于旧的计算方法导致排名越来越受到整体吸引力这一因素的影响,因此新的计算方法赋予了印象、整体吸引力及加分行为相同的权重。实质上,过去排名在更大程度上反映了学校的规模和招聘者的数量,而不是招聘者对学校和学生的感觉。

Harris Interactive Inc.高级副总裁Joy Marie Sever说,计算方法变动之后,“排名结果具有了更高的价值。每所学校都可以看到与其他学校之间的共同之处以及它们在与哪些学校进行竞争;招聘者在招聘活动中可以获知其他学校的信息;有意攻读MBA的学生可以更容易地对其所选择的学校进行比较。”

区分“全国性”院校与“地区排”院校的因素都有哪些呢?主要因素之一是它们所吸引的招聘者的数量。根据调查结果,一所全国性学校平均吸引331个招聘者,而地区性学校平均仅吸引81个招聘者。

对全国性学校打分的招聘者大多是美国东部地区的公司,它们招聘的多是高级管理职位,其提供的薪水也最高--23%的全国性院校毕业生的招聘者称他们的基本年薪为100,000美元以上,而开出同等薪资水平的地区性院校毕业生招聘者只有8%。

全国性院校排行榜中院校的毕业生接受的招聘职位多倾向于投资银行、战略规划、风险投资和私人资本运营。地区院校毕业生的应聘领域则主要是基本财务、市场营销、销售以及运营/供应链等。

两所顶尖学校

尽管分别在两个排名榜中占据第一位置的两个北美商学院可能吸引不同类型的招聘者,但是它们在其他方面却极为相似。它们最明显的共性是,它们皆是处于美国心脏地带的大型公立学校,并且在体育运动领域都居于前10名之列。

密歇根大学和普渡大学的MBA计划在运营管理方面都胜过其他学校,并且传统上它们与制造业保持了紧密的联系。两所学校都日益重视跨学科课程。在密歇根大学,商学院与自然资源与环境学院(School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在社会和环境责任的课程上面有著紧密的联系。普渡大学的克兰纳特管理学院与该校的生命科学等技术型学院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

两所学校在国际商务方面都不是特别出名,这反映出学生的全球视角不是大多数招聘者的首要考虑因素,特别是对在美国开展业务的公司而言。

但是招聘者对这两所学校学生的行为准则和谦逊品质都予以了高度评价。在对密歇根大学评分时,医药生产经理史蒂芬·哈维尔(Stephen Havel)说,“密歇根大学MBA学生在快速理解问题方面的能力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在供应链和运营事务方面。他们的社交能力很强,并且务实,不像某些学校的学生会说,“看我!让我证明给你看我能做什么。”

受访者埃里克·欧德罗得(Eric Oldroyd)是零售行业的一位财务经理。他对普渡大学的就业安置办公室、教室中的前沿科技以及相对较小的班级规模的印象最为深刻。

当然,普渡大学和密歇根大学商学院之间仍然有著巨大的差异。比如,密歇根大学在学生的多样性方面享有更高的声誉,该学校拥有更多的女性和少数族裔学生,而克兰纳特管理学院有半数学生之前在工程和科学领域研修,他们中的大多数是男性。

密歇根大学的MBA规模远大于普渡大学,前者拥有大约850名全日制学生,而克兰纳特管理学院只有大约300名。实际上,规模是这两个北美学校排名的一个主要区别。全国性院校排行榜上的MBA院校规模相对较大,并且集中在东西两岸,特别是东北部大学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这些学校大多数都是私立的精英学校,包括所有6所拥有商学院的常青藤联盟会员学校。

地区性院校得分更胜一筹

地区性院校大多数规模相对较小,其中私立和公立学校数量比较均衡,学校所在地理位置分布比较广泛。

地区性院校平均起来几乎在所有方面都获得了招聘者更为积极的评价。因此,与全国性院校相比,地区性院校与招聘者的关系可能更为密切也就不出乎人们的意料了。与全国性院校相比,它们还吸引了更多的校友回校招聘。

招聘者认为许多地区性院校具有平等协作和以团队为中心的特症,并在个人道德规范、正直以及务实和综合发展方面给这些学校的学生打了很高的分数。例如,在地区性学校排名中名列第四的马里兰大学(University of Maryland)的史密斯商学院(Smith School of Business)获得最高分的是学生的正直,其次是团队技能和与公司文化的融合。

这在其中一位受访者--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的产品专员保拉·西西瑞(Paula Cecere)看来并不奇怪,她说,“我在史密斯商学院招聘学生时,时刻感受到校园存在的团体和团队氛围,我认为这在商界是一个重要的品质,因为许多行业都存在著跨部门的团队。”西西瑞女士也是马里兰大学的毕业生,她补充说,“这里的学生当然也相互竞争,但是与其他一些商学院不同,这里的竞争没有到残酷无情的境地。”

金伯利·萨里姆(Kimberly Salim)是Regions Financial Corp.的一位财务顾问,她对母校范德堡大学(Vanderbilt University)也有著同西西瑞一样的感受。她说,“该校的欧文管理学院(Owen Graduate School of Management, 地区性院校中排名第二)的课程非常注重培养团队能力,而当前大多数公司,尤其是我们的公司,将团队协作能力的重要性放在GPA和GMAT分数之前。”

在许多学校,特别是全国性院校排名中的学校,其学生在招聘者面前表现出了错误的态度。这正是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的安德森学院(Anderson School)在全国性院校排行榜中位居末席的一个原因。一位受访者、投资银行Waveland LLC的研究经理达任·维森(Darren Whissen)说,“安德森学院的MBA显然很强,但是我发现这里的学生有些傲慢,在面试过程中表现得很没有礼貌。举例来说,我面试的几个学生在第一次面试时就向我提出了薪金要求。”

在《华尔街日报》的此次调查中,招聘者重复使用了“挑衅”、“自命不凡”、“傲慢”等词语描述哈佛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及其学生的主要缺点(该学校在全国性院校排名中名列第13位)。一位招聘者在今年的调查中这样说道:“大多数学生都自我膨胀。”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种感觉。其中一位受访者、来自Parthenon Group的顾问盖茨·布瑞恩特(Gates Bryant)说,“我认为哈佛实际上有很多优秀的人才。问题在于一些哈佛的毕业生怀有不切实际的期望。他们希望马上就能管理项目和团队。”

布瑞恩特在哈佛和达特茅斯大学(Dartmouth College)的塔克商学院(Tuck School of Business, 今年排全国性院校第三,去年第二,在最初两年排名榜首)招聘毕业生时发现,两个学校的学生有著明显的区别。“与哈佛毕业生相比,塔克商学院的学生的国际化色彩较淡,职业经验也没有那么多样化”。但是他说:“塔克的毕业生具有更强的分析能力。尽管哈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能力很强,但是他们在执行具体市场调研或财务数据分析方面则显得比较迟钝。”

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的商学院(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在这次调查中获得了受访者比较积极的评价。该院在全国性院校排名中名列第十。以前该学院许多学生钟情于网络公司的名利并渴望自己创业,这一点让招聘者心灰意冷。但是后来,该商学院改变了其就业服务中心的管理,开始日益受到招聘者的欢迎。

一位招聘者在今年的调查中表示,“斯坦福在最近几次排名中情况不好。不过当工作岗位本就稀缺时,雇主是无需向学校乞要学生的。”

另外一位招聘者补充道:斯坦福的学生与以往相比对招聘者更加敬重,这也许是因为互联网泡沫的破灭,也可能是因为学校的录取程序得到了改善。”

此次调查中,斯坦福在录用“明日之星”的可能性、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领导潜质以及战略思维方面所获的分数最高。

不占地利

康乃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的强生管理学院(Johnson Graduate School of Management)在常青藤盟校中排名居末,在全国性学校排名中仅比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高一个位次。招聘者面临的重大障碍是:位置、位置、位置。

康乃尔大学的学生有多样的背景,并且表现高于平均水平,受访者托贝斯·哈特曼(Tobias Hartmann)说,“该学校的MBA课程非常实用,并且在现实世界中的可用性很强。” 托贝斯·哈特曼是Reed Elsevier PLC子公司LexisNexis的副总裁。“该学校的弱点是它的位置太偏远了。我们在西雅图,这里没有到纽约州伊萨卡的直航航班;因此到那里去很费时间。”

强生学院的管理者对这样的抱怨心知肚明。该学校过去两年采取的解决方案是:专机接送招聘者。

康乃尔大学免费接送纽约、波士顿、芝加哥等地的招聘者,所用飞机由两位校友和该校最大的公司赞助人S.C. Johnson & Son Inc.提供。这种策略在过去取得了成功,2003年该校收到了24个录用通知,而今年则收到了14个。根据明年春季MBA就业市场的状况,康乃尔大学可能会再次整体接送招聘者。

附录:《华尔街日报》MBA学校排名

北美地区全国性院校:

1. 密歇根大学(罗斯商学院)
University of Michigan (Ross)
2. 卡耐基-梅隆大学(泰珀商学院)
Carnegie Mellon (Tepper)
3. 达特茅斯大学(塔克商学院)
Dartmouth (Tuck)
4. 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Wharton)
5. 芝加哥大学(商学院)
University of Chicago

地区性院校:

1. Purdue University (Krannert)
普渡大学(克兰纳特管理学院)
2. Vanderbilt University (Owen)
范德堡大学(欧文管理学院)
3. Ohio State University (Fisher)
俄亥俄大学(菲舍尔商学院)
4. University of Maryland (Smith)
马里兰大学(史密斯商学院)
5.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Marriott)
杨百翰大学(麦里特学院)

国际性院校:

1. IMD International
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
2. University of London (London Business School)
伦敦大学(伦敦商学院)
3. Escuela Superior de Administracion y Direccion de Empresas (ESADE)
西班牙ESADE商学院
4. HEC School of Management, Paris
巴黎HEC管理学院
5.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loan)
麻省理工学院(斯龙管理学院)

调查统计方法说明

《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和Harris Interactive Inc.联合进行的第四次商学院年度调查排名是根据2,849名负责招募全日制MBA毕业生的公司招聘者的意见和实际招聘行动做出的。网上调查始于2003年12月2日,截止于2004年3月31日。调查要求2,849名招聘者给他们近期去从事过招聘活动的学校打分,总共收到了4,398个评分。一家学校要想进入排行榜,必须至少有20名招聘者的评分(最低21名,最高158名)。

院校

调查中涉及的美国商学院均得到了全球主要商学院认证组织──美国国际管理教育协会(AACSB International)的认可。美国国际管理教育协会提供的名单仍然是有关美国商学院最客观的信息来源。由于没有机构能为美国境外的商学院列出一份客观名单,因此,入围的美国境外商学院名单是由MBA招聘专家经过讨论后筛选得出的。

那些没有设置全日制课程和2003年全日制MBA毕业生不足50人的学校不在此次评选之列。最后的大名单包括186家美国商学院和75家非美国商学院。

在入围本次调查的总共261家学校之中,71家学校在最后一轮评比中获得了规定的20名以上招聘者的评分。但我们这次并没有通用一张表格给所有的学校打分,而是首次针对北美商学院设置了两个单独的排行榜。我们这样的目的是为了根据招聘人员在招聘时的地域倾向性来对学校进行归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对2002年9月以来和招聘人员有过接触的院校进行了叫作阶层式群集法(hierarchical clustering)的多元化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由19所院校组成了第一组排行榜,有59%的招聘人员为该组院校打了分;另一组排行榜由44所院校组成的,有61%的招聘人员为该组院校打了分。32%的招聘人员曾在两组中的至少一家院校从事过招聘活动。但调查显示,曾从某一组院校中招聘过MBA毕业生的招聘人员往往喜欢从同一组,而不是另外一组的院校中招聘其他MBA毕业生。

依据这两组院校各自的最显著特性,我们把由19所院校组成的那一组称之为“全国性”院校;把44所院校组成的那一组称之为“地区性”院校。“全国性”院校的学生数量往往多于“地区性”院校。有79%的“全国性”院校拥有500名以上的学生,而只有14%的“地区性”院校在学生人数上能达到这样的规模。而且,“全国性”院校吸引了更多的招聘人员。公众吸引力是两组院校最大的区别之一。

“全国性”院校多数是私立学校,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的比例分别为68%和32%;而“地区性”院校的私立和公立比例则大体持平,分别为48%和52%。约半数的“全国性”院校位于美国东北部地区。平均而言,到“全国性”院校招募MBA毕业生的人往往一次会去5家院校招聘,到“地区性”院校招募MBA毕业生的人往往一次会去4家院校招聘。

我们在本次调查中还引入了国际商学院排名,针对的是吸引了4个以上国家(4至15个国家)招聘人员的国际院校。最后共有8家欧洲院校、10家北美“全国性”院校和3家“地区性”院校入选。

招聘人员

《华尔街日报》和Harris Interactive用各商学院提供的联系信息通过电子邮件和/或平信的方式与招聘人员取得联系。我们向每位招聘人员都发送了网上调查的网址以及各不相同的登录密码,以确保没有重复投票现象的发生。

我们要求每位招聘人员把自2002年9月以来从中招聘过学生的院校罗列出来。我们要求罗列的院校数量超过3个的招聘人员给其中3所院校评分(从罗列出来的多所院校中随意选择)。因此,每位招聘人员至多只能给3所院校评分。如果招聘人员罗列的院校数量只有3个或者不到3个,他们就有权为罗列的所有院校打分。

同前几届评选一样,商学院无权控制招聘人员对哪些院校打分,他们也不能阻止不在他们提供的联系信息之列的招聘人员给他们打分。

为了确保只有合格的招聘人员参加此次调查,我们完善了审核过程。同过去一样,我们要在调查后对一些招聘人员进行采访,以核实他们提供的信息。那些不符合本次调查目的的招聘人员所打的分数将不会反映在最终结果之中。另外,所获评分不足20个的院校也无缘最终的排名。

有些时候,根据调查所涉院校的地域分布情况,院校提供的招聘人员信息或者招聘人员给出的分数显然超出了正常范围。这时,我们便会向有关院校发出一张审核表格,要求他们对这种反常现象给出解释。

评分项目

根据对调查的审核和过去4年来商学院、招聘人员以及学生的反馈,我们修改了最终排名的计算方式。每所北美院校的得分仍然基于招聘人员对商学院及其学生的评价(但我们把定性指标从第三届评比的24项削减到20项。),以及该校的公众吸引力(即总共有多少位招聘人员从该校招收过学生)。对于国际院校来说,公众吸引力指的是共有多少个国家的招聘人员从这所院校中招聘过学生。

对于所有的学校来说,本次调查新引入了一项指标──未来继续合作的几率,指的是招聘人员在今后几年来某校继续招生的可能性。定性指标评比、未来继续合作的几率以及公众吸引力这三项的分数各占到了总分数的三分之一。对于北美院校来说,2004年的最终排名是基于本次和上次评比的平均结果。而国际院校排名则只基于今年的调查结果。

计算2004年的排名

要想入选本次排名,一所院校必须至少获得20位招聘人员的评分。2004年北美院校排名是综合考虑了今年和去年的评分结果。而国际院校排名则只基于2004年的评分结果。

步骤1:计算今年的排名

每所学校的排名都是在定性指标评比、未来继续合作的几率以及公众吸引力这三项的基础上得出的,每项的得分各占总分数的三分之一。

-评价:招聘人员根据20个指标对学校及其学生的评价。

-未来继续合作的几率:基于2个指标在今后从某校继续招生的可能性。

-公众吸引力:表示从某所院校招收过学生的招聘人员的人数。

计算本年度的评价得分

本年度的评价分值是基于招聘方对20项要素的打分。每个招聘方都以10分制对商学院进行打分,1分代表“表现差,根本达不到公司要求”,10分代表“表现出色,很好地满足了公司要求”。

1. 每个招聘方对20项要素分别给出的评分(1分-10分),乘以招聘方对该要素重要程度的评分(1为根本不重要,4为非常重要。)

2. 这样得到的积数除以最大的可能值。最大的可能值即获得评分的要素总数(最大值20)乘以要素的最高评价得分10,再乘以要素重要程度的最高得分4。

3. 本年度每个商学院的评价分值的计算方法是:将所有招聘方对一家商学院的评价得分相加,除以给予该学院评分的公司和机构总数,最后乘以100(以便得出一个整数)。

计算本年度的支持型行为得分

本年度的支持型行为得分由两个要素组成:“未来两年从该商学院招聘的可能性”以及“未来两年向该商学院的学生发出录用通知的可能性”。

1. 将招聘方对这两个要素分别给出的评分(1分-10分)相加,除以最大的可能值。最大的可能值即获得评分的要素(最高值为2)乘以要素的最高评价得分10。

2. 一所商学院本年度的支持型行为得分的计算方法是:将所有招聘方对该商学院的支持型行为评分相加,除以给予该学院评分的公司和机构总数,再乘以100(以便得出一个整数)。

计算本年度的公众吸引力

对于北美的商学院而言,一家商学院的公众吸引力得分是所有从该商学院招聘的公司或机构的总数。对于国际商学院而言,公众吸引力得分是招聘方总部所在国的数量。如果两家国际商学院的最后得分持平,那么公众吸引力得分较高的商学院获得靠前排名。

计算本年度(第四次年度调查)的总排名

依据评价、支持型行为和公众吸引力这3项指标的得分情况,分别对所有商学院进行排名,调查选取的同类商学院的总数即最低排名;全国性商学院19所,地区性商学院44所,国际商学院21所。本年度总排名即这三项排名的平均。

步骤二:计算2004年的最终排名

在获得最终结果前,要对招聘方的评分进行审查,确保不会出现个别招聘方的评分极大程度地影响了一家商学院最终得分的情况。各商学院(每家商学院都至少有21个招聘方的评分)的排名依据最终得分而定。

2004年的最后排名:全国性和地区性商学院

全国性和地区性商学院的最后排名是基于本年度的排名和上一年排名的平均值。第三次年度调查中招聘方调查卷不足20份的商学院,今年的排名仅依据今年得分。如果出现不相上下的情况,在第四次年度调查中获得较高排名的商学院获得的最后排名靠前。

2004年的最后排名:国际商学院

国际商学院的最后排名只基于本年度的得分,即三项排名的平均值。

调查结果说明

《华尔街日报》/Harris Interactive Recruiter第四次年度调查最终结果是基于2,849家招聘方提供的调查样本,而每家商学院的得分是基于较小的样本规模(从21家到158家不等)。虽然我们相信招聘方对一家商学院评分的最终样本可以代表大多数招聘方对该商学院的看法,但基于较小样本规模获得的结果,可能会忽略一些能显著影响统计数据的言论。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