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的发展经历了生产导向到行销导向的演进,今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人力资源导向的时代已经来临。在沿海地区,学习人力资源的热潮一波连接一波,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都在尝试进行人力资源改造。这一切是有缘由的。企业面临着更大的3C(顾客、竞争、变化)挑战,要生存和发展,迫切需要建立不易被复制的竞争优势。一个点子或一个机遇就成就一个企业,这已经成为历史的神话。企业需要综合战力,可以不断成长的综合战力。最终,一切还将聚焦到人才的身上,人力资源于是成为各家企业高擎的战旗。
笔者多年来在高校、企业授课,为数十家企业提供企业改造和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眼见人力资源在国内日渐得以重视,但同时也更多地看到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上的差距。很多企业人事部的牌子摘下来,换成了人力资源部,但本质却没有改变。要判断其实很简单,只要看一看企业在这三个方面的表现:
1 企业主是以追求财富还是以经营事业为核心,是追求短期经营绩效还是可持续发展
企业主的事业理念决定了其用人之道,短视的企业主是不会考虑到企业和人的双赢发展的。
2 企业主在本心中是否真正地尊重和关心人才
以人为本实在是讲的多,做到的少。只要看一些具体的个案,你就可以判断企业主是视人才为创利的工具,还是发展伙伴。很多英雄式的领导人一己独大,他们的眼中是其个人主宰了整个企业,其他人既可有,也可无,影响不了企业的发展。
遇到这样的企业主,只需要人事执行者。
3 人力资源总监能不能和企业主进行战略对话
如果人力资源总监与企业主有代沟,不能进行战略对话,人力资源将自动降格成人事管理。任何人力资源的专业理论,都建立在与行业、企业的整合的基础上。不能识别行业的成功关键要素,不了解企业今天和明天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人力资源的所有工作都失去了方向。这样,人力资源部成天关起门来做事,变成企业可有可无的部门。
企业主也好,人力资源工作者也好,先做好上面所讲的判断,再来定位。在办公室上挂上一个人力资源部的牌子容易,在墙上写上以人为本的口号更加容易,但请记住,有80%的挂在墙上的标语是表示做不到的,你所在的企业也是如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