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企业管理:你的企业真的“以人为本”了吗?

可能现在我们已无法考证,在中国的企业中拿“以人为本”作为企业理念的企业到底有多少,更不能考究他们提出“以人为本”的初衷和愿望。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在这些企业中,真正能够体现“以人为本”的或者说把“以人为本”的口号转变为实际行为的企业并为数不多。

的确,“以人为本”这个企业理念,应该是21世纪这个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经济圈里最为适合、确切、有意义的企业指导思想。但是,如果把“以人为本”仅仅作为口号或者说在企业的组织行为中觉察不到“以人为本”的真迹,那将是企业的一种悲剧。

可能,有很多的管理者并不以为然,他们会说:“我就是‘以人为本’了,你看,我们企业(组织)对新来的高学历者多重视,大会小会上说‘我们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并且还给了他/她们不低的薪水等遇呢”。他们这样就真的的是以人为本了吗?答案很明确,非也,这并不是以人为本,这只是片面的理解与实施“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至少可以说,这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

在我的词典里,我认为“以人为本”不外乎两方面的内容:其一,对待组织外部的客户“以人为本”;其二,对待组织内部的客户“以人为本”。但是怎样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转换为一种现实,这将是企业管理者所面临的、必须攻克的一道障碍。既然把“以人为本”作为企业的一种理念,那么企业就必须把这种理念转换为企业(组织)的一种行为,并且把这种行为始终贯穿于企业(组织)的日常经营管理中,即从对待客户与员工两个方面去实施。

正如国际化标准组织所倡导的全面质量管理原则中的“以客户为关注焦点”的主张一样,企业对企业外部客户的“以人为本”,企业管理者可能不难理解,也较好的去努力使自己的产品尽量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但是,他/她们对企业内部的顾客——企业的员工并没有“以人为本”,而恰恰是把员工当作被“管理”对象,只讲工作,不讲“人情”。

其实,无论管理者怎样去诠释对员工的“以人为本”,但我认为其实质就是“把员工真正看成有社会需求的人”去对待,如果企业(组织)把这个精神在经营管理行为中身体力行,那么,这个企业(组织)已经“以人为本”了。员工是有社会需求的,他需要社会活动,需要社会荣誉,试想,如果一个企业老是在占用员工的业余时间、女职员休产假不发岗位工资、不给外地员工提供带薪探亲假……,还美其名曰“我们是为了让你多接受培训,提高工作技能等”,这样就是他们所谓的“以人为本”。

亲爱企业(组织)CEO,你的企业真的以人为本了吗?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