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企业管理:眼明手快,枪不准!

有问题吗?
很多CEO一拍脑门儿就能拿出解决办法来,可是没过多久,同样的问题又被再一次送上了他的案头……
确实,这些CEO的反应能力非常地快,可是或者就跟按照相机快门儿一样,光快没用,还要打开镜头盖,还要对准目标,否则,要么啥也没拍着,要么想拍的没拍到;或者就跟决斗场上那人眼明手快而枪法没有练好的西部牛仔,出枪比对方快,却没打中要害,最后被对方一枪撩倒。
没开镜头盖,没对准目标,光眼明手快有啥用?照相,白费胶卷;决斗,白搭一条性命;至于解决问题嘛,恐怕也是不着边际的吧?
如果你不相信,那么我就给你来概括一下发生在CEO与人物事情之间,而CEO又“眼明手快,枪不准”的例子:
如果某天早上CEO一进办公室,发现价值5000元的电脑不见了。于是,立即就会人打110报警。然后,要询问,录口供,调查取证等例行公事。最后,CEO会制订完善的安全保卫措施或安装保安设备。不仅眼明手快,而枪法很准。
可是如果某天早上CEO一进办公室,发现一个月薪5000块岗位上的员工突然辞职不干了。就算一连发生好几回了,CEO也只是立即找人顶替他的位置而已。却没人会就此事展开调查,更没人会把这当成是公司面临的危机,CEO也不会去关心那个价值5000块的岗位为什么总是出现空缺,不太会检讨人事制度方面是否存在弊病,因而也就不可能得到丝毫改进。眼明手快是做到了,但枪法准吗?
做CEO的是不是应该像对失窃的电脑一样,关心重视一下人才流失问题背后的真正原因?如果有人不想在你的公司干下去了,是不是应该把它当成一件大事好好反省反省?
现在,想要招兵买马的各大公司都在竞相亮出自己的优厚条件,以吸引应聘者的眼球。你也是这样做的,可为什么三番五次招不来人留不住人呢?是的,你认为你的招聘广告很棒,而应聘的人太鸟,可是设想一下,如果有人竟然问你:“凭什么我要相信,你就不会把事儿搞砸?”
你还能那样眼明手快,给出令对方满意的答案吗?你还认为你的广告词儿对准应聘者的心窝儿了吗?待遇,现在未必就是正中靶心的子弹,可能还要捆绑上挑战和机遇,可以还要让应聘者理解并认同你的企业发展理念,让他明白他在你业事中所能扮演的角色。如果你不能做到这些,眼明手快,照样会把子弹打偏!
如果你还以为你的员工因为没有得到善待,也只好受着,冲自家的小狗撤气,在自己心里窝火生闷气,充量拍屁股走人。那么你可能又犯了“眼明手快,枪不准”错儿了。因为就算他不敢当面把你顶撞一个大跟头,不想失去这份工作,但他绝对不会跟自己和小狗过不去,而会和周围的同事、和手头的工作过不去(消极地、隐蔽地);如果他是客户接待员,当然也会把火气发泄到客户身上。
沃尔玛连锁超市的创始人山姆·沃顿认为称,CEO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善待自己企业的员工。因为,当员工满怀喜悦地工作时,他们才会和顾客建立起更好的关系。而顾客享受到好的服务,就会更经常光顾这家商店,并买走更多的东西。
你不觉得山姆叔叔的话值得考虑?至少他能秉承这一理念,把他那家阿肯色州一个无声小镇上的无声商店,做成了当今世界最大的零售企业。因为他不仅眼明手快,而且对付员工的枪法特准!
现在,人们的工作节奏已经大大加快,时间就是金钱、速度就是金钱,效率似乎成了CEO衡量属下工作的最高也最好计量的标准,而不是效能。速度也许可能适用于流水线,但是能够适用于办公室吗?适用于制定企业战略吗?适用于大规模兼并活动吗?做多少件事能够代表做对多少件事?做对多少件事能够代表做好多少件事吗?
哈,你又瞄准错了!
而当员工们纷纷抱怨CEO和他们接触的时间太短,几乎记不清他长什么模样时,CEO还认为自己很了解自己的员工,并让他们有机会发挥聪明才智吗?
CEO是太忙了,忙于去解决问题;是太注重节奏了,都快把自己变成一只滴答作响的秒针了,但是利用好他的所有资源了吗?
瞄准点儿——员工需要CEO花时间去熟悉、去督促和赏识的。当他们带着疑问找到你时,你不应该为了省下10分钟时间就直接扔给他们一个答案(就像用肉包子打狗一样);不妨问一问,他们都尝试过什么方法,还能想出什么方法?把解决他们的问题变成你们彼此学习、沟通、熟悉,建立信任关系的机会;因为你所面对的不是高速运转的机器,而是活生生的人,或许会因此降低你的工作效率,但所射中的却是长期的、高效能的靶心!
如果你死抱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并从此出发,推断出手下员工的需求,然后去满足他们,其结果常常也会因为“眼明手快,枪不准”而好心办坏事,吃力不讨好。你得先问问他们需要什么,然后再去满足他们。
你可能会以为越级授权是减少管理层级、防止指令变样或提高工作效率的不二法门,可是当你真正这么做的时候,却发现指令落实和问题上报比原来更拖沓了,你希望的成了最令你失望的。
事情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你眼明手快,枪法却很糟糕,而且你竟然忘记了所瞄准的是事情而面对却是高举“事情”标靶的大活人。
可是,如果你赋予属下应有的自由和尊重,不必凡事亲自裁决,给他们目标,让他们自己移动它,瞄准它向它射击,他们反而会取得相当出色的成绩。
你可能认为,自己管得越多就越像个CEO,管得越紧就越有威严,所以你要求手下的六十名员工每天早上向你直接汇报工作;当然,你的员工可能会很听话,你也很像CEO,可你的公司却一定不会像你一样长寿。你以为,这仅仅是浪费时间和精力?不,是让你的员工沮丧!如果你让你的员工沮丧,你也会沮丧。
就算你眼明手快得不得了,就算你是个神枪手,你能同时射中六十个移动靶吗?
你的员工很团结,什么样的问题,他们都能通过交流、协作和运用集体智慧解决它们,甚至在你病重卧床半年多时间里,公司照样运作得很好,甚至比你盯在现场时还好。你觉得他们不再需要你,甚至想要找出其中那个实际担当领导的“非正式的灵魂人物”,支持他把大位传给他,而上自己退居幕后。可是你又可能瞄错了,因为你的手下干将们解决小团体问题的方式,可能和解决整个公司范围内的问题的方式大相径庭。
所有CEO都知道,顾客总是对的;如果公司做的事,总能满足顾客所需,他们就会不断来买公司生产的东西。但是同时,几乎所有CEO都认为,员工的言行总是不对的(即非全部也是大部),必须把他们改造成适合CEO需要的模样。但是,你又错了。
其实,属下才是CEO天天必须面对面打交道的顾客——如果顾客对你不满意,不高兴,他们就会掉头离你而去;员工也会这么做。所以,CEO也得想方设法给员工(顾客)想要的东西。别又一想就想到加薪和奖金,而是要像戴尔公司对待客户那样,根据不同需求,订制出不同的产品(员工待遇):
有的是调整他们的工作环境,有的需要给予工作上的认可;
有的分配给他们极富挑战性的工作;
有的可以提高对他们的关注程度;
有的是加大工作上的自由度等等。
一位导演可以为一部电影创造出数十个不同的角色,你能为你的员工提供多少种角色?
如果你一律要求他们都像“黄继光”,那么,他们就只能帮你堵枪眼,托炸药包,可就别指望了。
你可能会认为你的属下成功之后所需要的是金牌。但很不幸的是,你又错了。因为衡量和评估已不再是CEO对员工的专利,作为CEO,你也在接受属下的评估。而且只有当你接受到他们颁发给你的金牌(他们乐意为之工作的CEO)时,才有更多的金牌发给他们。
深入其中倾听员工如何评价你,对你说些什么,并把这些意见用来改进你的实际行动:这才是你惟一获得金牌的方法。不然,就轮不到你发金牌。
看过奥斯卡的颁奖典礼没有?颁奖也是需要资格的!
你可能会认为公司是你的,只有你才有权力作任何决定,小到几毛钱的铅笔也该由你签准,这才是最安全的对吗?就算你眼明手快、枪法也准,可像这种高射炮打蚊子的做法,你认为划算吗?
在某公司,凡是“吃水线”以下的那些决定,也就是对员工产生重大影响的决定,专门留给属下来做。比如:有关一万块钱以下的买卖,业务人员可以自己拿主意;三万元以下的生意,员工和部门经理共同作决定。结果公司定下的“吃水线”政策,让员工的业务成交量猛增一倍。
你和你的员工也有“吃水线”吗?
CEO们几乎从来不问辞职员工在什么条件下可以留任,一是觉得没必要(人都要走了还问啥);二是认为既然要走就不必挽留,勉强留下日后也会跷脚;三是担心对方开价太高无法满足。
其实,很多时候,这些要求很好满足的,即使对方提出的最高要求无法兑现,稍低一点的要求总是可以满足的;
还有,问与不问的区别在于:问了,会让对方感到CEO其实很重视他,只是觉悟迟了一点而已,体味一下,如果你被CEO这样一问,心里是啥滋味?不问,你永远找不到问题的答案。
很多CEO认为,让员工更卖力的奥妙是给他们更好的物质待遇。是,但不全是。CEO对员工的努力必须报以合理的工资水平,奖金和加薪,是很重要;但当你发现传销商们的口号能让那么多人上当受骗时,想过没有他们是多么善于为下线描绘诱人的未来图景啊!另外,你舍得每天对出色的员工真诚赞美吗?
所以,做好CEO还是门艺术,而不单单是一门科学。因为,人的工作意愿并不像薪水数字和业绩提成比例那么精确。
也许你觉得那些台湾讲师一遍遍地要求受训员工一起高喊“我们相信自己!”,场面有点肉麻是不是?但是,这种看上去不登大雅、令人肉麻的小手段却能像一粒火种,重新点燃员工心中的自信。
当然,这类“火种”不一定要从土里土气的台湾讲师那里去找,每一CEO生而就有,比如当一位属下找你有事,只要你马上停下手头的工作,专注地倾听;给属下几分钟时间唠叨几句;一句鼓励的话;一个让你的“兵”可以靠在上面哭泣、得到安慰的肩……
赶紧去找出你的“火种”来,学会把肉麻当有趣,你会惊讶地发现,如果态度真诚,用得又适时、得体,你就能轻易地点燃起员工的火热激情。
许多CEO虽然不太轻信一份简历上所写的那些东西,但对学历证明、毕业学样却蛮在意,而且还会设想出他如何有能力,适应什么样的岗位;甚至认为主动要求承担额外工作,总是要比规定下班时间晚半个小时或最后一个回家的才是好员工。
其实,你不认为自己瞄错方向了吗?你不认为他们或许是因为无能,或许是为了讨好你,也或许是想得到高薪,但却并不念味着他们真的很有能力吗?即便不能一概而论,但你真的必须对他们做一下调查。
当问题摆在面前时,别忙着拔枪射击,先问问自己枪法练得咋样。
重要的是,我们真的找准了靶心了吗?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