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向你们介绍3位管理高手,他们是伊莎贝拉•比顿 (Isabella Beeton)、安东尼•伯尔顿 (Anthony Bourdain)和妮盖拉•罗森 (Nigella Lawson)。
首先是位女士。144年前,当时年仅21岁的伊莎贝拉写了一本大部头的书,告诉中产阶级妇女应该如何持家。书里的内容包罗万象,比方说,胡萝卜要煮两个半小时;把燕麦粥倒入平底玻璃杯中,要比倒入汤盘中看上去更诱人等等。
另一位安东尼•伯尔顿吸过毒,说话大嗓门,曾是个坏男孩,但现在纽约一家名叫“Brasserie Les Halles”的餐厅担任主厨。至于妮盖拉•罗森——如果你还不知道妮盖拉是谁,那么你一定生活在多哥,要不就是在吉尔吉斯,因为世界上几乎就这两国家禁播她性感的厨艺电视节目。
这三个人听起来不是很像管理高手,我想你们也会这样认为。然而,三人当中前两位已经在一些颇受尊敬的商学院出版物中,看到了关于他们自己的文章。尽管迄今为止没有谁试图将妮盖拉奉为管理大师,但她的很多材料还是使我很感兴趣,因此我决定亲自研究一下。
当然,我还是要先谈谈比顿女士。在《伦敦商学院评论》(London Business School review)刊登的一篇文章中,管理学家罗宾•温斯利(Robin Wensley)将比顿的《家政管理学》(Book of Household Management)描绘成一本商业管理圣经。他在文章中大量引用《家政管理学》中的内容,并加上了自己的一知半解:“战略管理在本质上是否是一种矛盾修饰法而非家政管理?”
与这类含糊不清的空话相比,比顿的一些建议还是值得称道的:“早起是管好家务的最重要的品质之一,”她写道。对此我十分赞同。我认为,如果某些领导力研究专家能够根据人体生物钟来规划事业,他们会发现“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的确有道理。“提高领导力的最佳机会是在面对仆人的时候……女主人如果让他们看到她行为端正、恪守礼节,她就一定能得到他们的尊重。同样,如果仆人的工作一贯出色,忠于职守,而且同时女主人也对此表现出体恤的态度,那他们的尊敬就一定会带有爱戴的成分,而且会继续希望赢得女主人的好感。”
上文用语虽过于古雅,但同时也确实讲出了一个不变的道理:作为管理者应该以身作则,相信雇员能够做好,且友善待人。而这正是最重要的三条管理原则。
现在我们再来谈谈已被《哈佛商业评论》推崇为管理高手的伯尔顿。在他的那本《厨房秘事》(Kitchen Confidential)中,他讲述了一名主厨与一名表现糟糕的厨师发生了矛盾,并称那名厨师是个“暴躁、怒吼和语无伦次的疯子”。主厨解雇了那名厨师,并命令他“把柜子里的东西给我清干净,然后他妈滚蛋!”结果被解雇的厨师回家后上吊自尽了。
伯尔顿提出的问题是:这位主厨是否有过错?伯尔顿冷静的看待这个问题,并得结论说:是的,他的那位主厨朋友是杀人凶手。尽管得出这样的结论似乎有些无情,因为公司对因遭解雇而发生不幸的员工负有责任的观点,现在已经有些过时了,不过看到有人对这种观点仍然支持,我还是觉得耳目一新。有些解雇过多名员工的管理人员会给你讲一套大道理,说什么解雇某某人正是符合他本人利益的最佳选择等等,基本上都是些瞎话。
伯尔顿一生解雇过很多厨师,并由此总结出一些原则。他会向新聘用的厨师明确说明,有两类行为令他无法忍受——不服管和失职,并警告说,这两种行为中任意一种只要出现一次,就得立刻走人。但无论是谁,只要在工作中尽心尽力,伯尔顿都会宽容的对待他——即使他们中有人存在“边缘性人格、药物滥用问题和反社会倾向”等等问题。我们可以发现伯尔顿的的做法与比顿女士相比有着以下相似的地方:准时、良好的意愿和友善的态度。
伯尔顿给即将上岗的主厨们提出的建议,对即将担任高管的人来说同样适用。首先,要立场坚定,不要做墙头草,也不要推卸责任;其次,不能有偷摸的行为(这一点很重要);第三,永远准时;第四,对各种人的蠢行和不公现象要有心理准备;第五,努力做到不撒谎(这比发誓永远不撒谎要明智一些,毕竟这更现实一些);第六,正确对待批评——我是个饭筒,你应该可能也是。 (这种态度坦诚有加,不过可能有些走极端)。 总体来说,这几点都是很不错的建议。
我认为,比顿和伯尔顿之所以能够对管理发表如此高明的见地(与以理论思考为职业的管理学大师相比较而言),就在于他们写的不是抽象的管理学理论,而是实实在在的事情,是他们极为熟悉、也做得很好的事情。因此,他们的观点也就合理而实用。
现在我们来谈谈妮盖拉。我花时间通读了她写的《吃的科学》(How to Eat)、《尼格拉论吃》(Nigella Bites)和《家有女神》(How to Be a Domestic Goddess),希望能在其中找到与管理和商业的共通之处。妮盖拉的管理风格似乎是时下流行的“开导启发”型,而非比顿和伯尔顿偏好的“专制命令”型。“我一向是通过食谱和你们对话沟通,而不是大声命令你们应该如何做。我希望使你们感到,你们在厨房做饭时,我始终在你们身边。”(但愿,很多读者能这样想)。此外,妮盖拉还希望让人们自我感觉良好,这与最近出现的某些“温情”理念是暗合的。
“因此,我的意思不是真的要做一名家政女神,而是要有做家政女神的感觉……这种感觉是热望,或者讽刺地说,是美梦。”
转念一想,我决定放弃这个说法,因为她说的有些太过了,而且有点自命不凡。我只是同意烹调与具有某种讽刺意味的美梦有关。我可以十分肯定的说,商务管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是、也不会成为美梦。
妮盖拉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具有文艺复兴精神的女性,但还不能称她为管理高手。经过仔细地考察,我们就会发现,她的烹调书籍与商业管理之间没有多少相通之处。当然,书中那个制作酸橙巧克力奶酪蛋糕的配方确实还不错。